国际化发展需要语言搭桥通心
http://www.newdu.com 2024/11/25 08:11:33 中国教育报 赵世举 参加讨论
当今最为显著的时代特征是信息化和全球化。可以说,语言促进了“两化”形成;“两化”又助推了语言发展。《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充分把握了这种发展机遇。 社会发展使得语言文字事业成为深刻影响国家建设、发展、安全和大众生活的重要因素,因而也赋予其诸多使命和任务。科技创新需要语言领域的基础支撑和学术支持,急需加快面向机器应用的语言研究和语言资源建设;社会治理和国家安全需要语言保障,面对复杂的语言关系和语言矛盾、激烈的国际语言竞争、花样翻新的语言文化渗透、亟待治理的网络空间语言生活等,都急需对策;国家软实力建设需要提高国家语言能力,无论是国民素质、社会文明和人力资源水平的提升,还是民族凝聚力和国家认同的增强、文化传承创新传播和国际影响力的扩大、国际话语建构等,都需要语言助力;新兴领域需要语言学协同,如语言经济、语言产业、认知科学、神经语言学、病理语言学及语言刑侦、新媒体等;社会生活需要语言服务,如语言规划、语言教育、翻译、语言咨询、应急语言服务、残障人士语言服务等;国际化发展和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需要海外语言服务,尤其需要语言搭桥通心…… 为此,《规划》明确提出了五大任务: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进语言文字信息化建设;提高国家语言文字服务能力;弘扬传播中华优秀语言文化;完善语言文字工作治理体系。“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与综合国力相适应的语言强国提供有力支撑”,这充分体现了使命担当。 《规划》与时俱进,强化了全面语言观和服务意识,体现了开拓创新精神。主要表现是:由过去主要关心语言文字的使用,拓展至全面关心语言资源建设、保护和利用;由只关心人的语言文字使用,拓展至也关心机器的语言文字使用;由主要关心语言文字的工具功能,拓展至也关心其他功能;由主要关心语言文字自身,拓展至也关心相关领域;由主要关心人的基本语言表达,拓展至全面关心人的语言素养和语言能力;由主要关心国民语言能力,拓展至全面关心国家语言能力;由主要开展语言文字规划和管理,拓展至也提供语言服务。 中国主流学术传统历来都充满着使命感、责任心和担当精神,“经世致用”是任何真学术的根本目标。当代学者应该勇于投身现实语言问题研究和相关事业建设,为国家做贡献,为社会尽责任。《规划》的落实也需要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和共同努力。 (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语情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培养国家需要的外语人才
- 下一篇:立足基础 突破技术 强化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