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语言学 > 观点·对话·访谈 >

网络流行词的这十多年(3)


    如今的“草泥马”成了怎样一番模样?
    翻阅维基百科关于中国网络流行语的词条,我们会发现其英文版把“网络流行语”翻译为Internet memes。Memes一词可直接音译为“米姆”,它最早源于生物学。西方互联网研究借用“米姆”的概念来指代那些广泛传播并得到不断复制和衍生的文化“基因”。美国学者Limor Shifman在《数字文化的米姆》一书中把“米姆”定义为有着共同内容、形式或立场的数字文本;它们不断地在网民中间流传,同时被模仿和转化。这样说来,从一个聊天表情包,一张经过加工处理的图片,到一部恶搞性质的短片,所有这些网络文本都可以被视为米姆。
    绝大多数网络米姆都是诙谐、搞笑的。但Shifman认为在娱乐的外表之下,米姆实则蕴含着互联网时代政治参与的潜能。有着共同主题、形式和观点的米姆可以将个体连接在一起,从而对某一社会热点或公共事务予以关注甚至讨论。
    这样的政治米姆曾大量存在于中国互联网。欺压百姓的城管、肇事逃逸的官二代、戴名表或“悬浮视察”的领导,这些社会热点都催生过形形色色的恶搞段子和图片。而2008年左右进一步加剧的网络和媒体管控引发了一系列网络神兽的诞生,“草泥马之歌”曾红遍网上的大江南北。研究中国媒体的学者孟冰纯把此起彼伏的网民恶搞比作巴赫金笔下的欧洲中世纪狂欢。她认为,这些以粗鄙和搞笑为特点的数字狂欢令草根得以集体嘲讽和玩弄权力,真实世界中的秩序被暂时搁置。网民对时局的隐性批评和集体的身份建构都融入在这些恶搞和文字游戏里。
    然而,如今“草泥马”是怎样一种存在?它绝大多数时候脱离任何网络文本,成了人们发泄时用的口头禅、旅游业的噱头,成就了从马克杯、T恤到公仔的一大波周边产品。如果说早期的中国网络流行语中有相当数量的词可被视为政治米姆,那么自2012年(恰好是微博开始走下坡路、微信崛起的那一年)以来的网络流行语开始越发贴近和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而商家也日益参与到流行语的生产和语义流变中。
    再看一眼维基百科,其中文版对每年中国网络流行语的总结明显反映出数量呈下降趋势的“政治性”词汇。而表征性别或阶层的词语似乎有所增多,尤其是以屌丝为中心“向周围扩散”的一大波语义相关的流行词汇:搬砖、高富帅、白富美、矮穷挫、黑木耳、土豪、绿茶婊、直男癌等等。这些词语没有明确指向任何社会热点,更像是针对各种社会群体的标签。但并不是说相比于那些早期的政治米姆,“屌丝”等词语不再含有政治意味。相反,笔者认为这些词汇带有前所未有的政治性。屌丝和其他与之相关的流行语的语义流变实则构成了当下性别和阶层这两大社会关系主轴的价值观博弈。而商业力量在其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