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传承不能靠“死记硬背”
http://www.newdu.com 2024/11/24 10:11:46 光明日报 张利红 参加讨论
【文化评析】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以下简称“汉字听写大会”)作为一个原创文化传播节目,开播至今已3年有余。参与规模不仅连年来有增无减,而且受关注程度和社会反响也不断攀升。这背后所反映出的正是全社会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或者说是传统文化向大众的一种回归。 民族文化传统传承有多种路径和方式,能否取得成功,文化载体的选择是关键。相较于区域风俗、人文地理、饮食文化等这些高度依赖真实环境体验的载体而言,语言这种载体有其自身特殊的优势。 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然而语言在文化方面最具价值的并不是其文化属性本身,而是它的载体功能。语言既是信息载体,也是文化载体。与其他文化载体相比,语言具有一系列无可比拟的优势:在一种文化传统条件下它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它是能产型的,是一种取之不尽的资源;它的载体功能是系统性的。同时,它又是结构性的,即语言的文化承载功能表现在它的各个结构层面中:文字、语音、词汇、语言作品以及由语言衍生出来的一系列文化现象,比如书法、剪纸,甚至舞蹈、绘画。而具有悠久历史和科学架构的汉字更是我们民族语言中文化因素的集大成者。汉字对于中华文化而言,已不是一个简单的语言符号问题,它承载着一系列传统理念,这些理念正是凝聚我们这个民族、传承这种文化的根基。 公众中也存在这样一种担忧:“汉字听写大会”的比赛形式和内容变相支持了现有基础教育中一些备受质疑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是变相地鼓励家长、教师及学生重视“死记硬背”。其实,任何一种教育理念的形成都离不开培育它的文化土壤,培养民众的文化底蕴与教育改革是相辅相成的,而不是矛盾的双方。单就“汉字听写大会”本身而言,它所反映的文化内涵恰恰与死记硬背是完全相反的,因为汉字作为一种文化载体与所承载的文化信息之间,是有其内在逻辑的,两者之间的关联是一种逻辑推导,而非死记硬背。事实上,不单单汉字如此,任何一种文化载体与文化信息之间的关系都存在一种合理的逻辑关联,而这种关联,正是探索民族文化奥秘的重要密码。 “汉字听写大会”的成功,若是凭借记忆获得的,倒真的成了一件可悲的事情。由此看来,无论是汉字大会,还是成语大会,抑或是诗词、谜语大会,似乎与死记硬背并没有多少关联。相反,这种赛会也许会给当前的中小学语文教学提供一种更加合理的教学思路,而这恰恰可能是我们过去所忽略的。 (作者系黑龙江大学国际文化教育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千秋巨笔:陈望道首译《共产党宣言》
- 下一篇:作为范式的语言,作为语言的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