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翻译中讲好中国故事----记扬州大学翻译行为研究中心教授周领顺
http://www.newdu.com 2024/11/24 09:11:06 中国社会科学报 记者王广禄 通讯员 参加讨论
在学科意义上,翻译学还较为年轻,其分支领域翻译批评尤其如此,国际翻译学界在翻译批评方面对相关理论的认识与研究体系的构建尚未达成一致意见。扬州大学翻译行为研究中心教授周领顺是较早关注这一领域的学者之一,他在国内翻译界发起了“翻译理论与实践关系”大讨论,提出了“译者行为批评”的概念,并尝试将相关研究系统化。 “跨学科”、“学派意识”、“中国故事”,是此次采访结束时,他在记者脑海中留下的几个关键词。 尝试解决外汉“两张皮” 周领顺最早的研究领域是语言学,近年来则将精力主要放在翻译研究领域。谈及这一转变的原因,他说,这与他具有不同的学科背景有关。 周领顺本科就读于河南大学外语学院,硕士课程时期转入该校文学院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博士研究生阶段就读于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专业为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跨学科的学术背景让他既关注语言研究,也关注翻译研究,也正是由于具有跨学科的学术视野,他才能够比较容易地发现翻译学界存在的问题,并取得具有独特见地的研究成果。对此,《山东外语教学》2012年第5期曾结合外汉“两张皮”现象评述道:“解决外汉‘两张皮’现象,毕竟已经得到了多数学者,特别是外语界中青年学者的共识。……在这样一些学者中间,周领顺无疑是其中的一位。” “对于翻译批评,学界泛泛而论、说说而已的偏多,而真正集中一个点、一个侧面进行深入研究的偏少。”周领顺选取“译者行为”这一方向,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和研究。在他看来,语言研究历史久远,路子比较平坦,所以重在发掘语料、发现新的语言规律,而翻译研究的历史短暂,还有很多可开拓的空间。翻译研究应当强化学派意识、不追风、创新自我。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谈语文学术语的翻译
- 下一篇:在否定自我中前行——陆俭明、马真夫妇小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