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语言学 > 观点·对话·访谈 >

新疆双语教育推动民汉文化的互动与共生 特约(2)


    
    再反向思考一下,如果在多民族共同居住的地区,语言沟通不畅会带来什么问题?人类学家格尔茨给出了回答,他认为:“语言问题是‘民族问题’的缩影。”语言问题之所以导致民族冲突,在于它是一个民族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条件,语言和领土一样构成一种民族象征。如果说领土是一个国家的政治疆域,那么语言就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和心理疆域。这个疆域与国家的领土一样,是神圣而不可侵犯的,除非是这个民族自己放弃,或是寻求一种新的选择。所以,可以说双语教育是冲破民族差异壁垒中的突破口和民族融合的粘合剂。
    但是,我们也应该注意到,新疆有其自身的文化社会环境,仅仅依靠政策措施不可能实现“民汉兼通”,还有许多薄弱环节亟待突破,具体表现在:首先,目前的双语教育主要是通过学校教育来完成,特别是对于南疆三地州,即阿克苏、喀什、和田三地,维吾尔族人口占地区总人口的80%以上,日常工作生活的主要语言是维吾尔语,他们与汉语接触的空间和机会较少,缺乏对于学习汉语重要性的认识。其次,从幼儿到成人的双语教育都是由学校来完成,这就对于双语教师的汉语水平、家长对于汉语的认知程度以及教材的适应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目前从幼儿到成人各个阶段的双语教育都面临双语教师“一缺两低”的难题。少数民族双语教师的汉文化水平较低,教学方法落后、教材内容陈旧,不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根据上述实际情况和“民汉兼通”的培养目标,新疆双语教育的发展目标应定位于倡导多种模式共存:要考虑南疆和北疆双语教育的区别;聚居区与杂居区双语教育的区别;城市和乡村双语教育的区别;学校教育和普及教育的区别;学前、小学、中学和大学不同阶段的区别;不同民族双语教育的区别。
    其中,“民汉兼通”的双语教师队伍是新疆双语教育健康发展的关键。2005年底,自治区专项下达2516名双语教师临时编制,用于弥补因双语培训而产生的教师缺额。未来新疆计划在2018年前投入2.54亿元培训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完成35岁以下4.23万名中小学少数民族教师分级转型培训任务,从编制、资金等各方面保障双语教师培训。但是,双语教师的培训不仅仅是语言技能、教学方法的培训,更重要的是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能力的培训,这无论对于少数民族教师还是汉族教师都同样重要,避免只追求语言目标而造成的文化冲突或文化休克。只有教师有了跨文化的意识,才能带动学生具有跨文化的意识。此外,培训主管部门和培训老师还应加强民族学、教育学、心理学、文化学、社会学、语言学等相关学科的学习和研究,丰富培训知识体系和方法,以保证双语教师培训的质量不断提高。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