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把握英语专业学科建设方向
http://www.newdu.com 2024/11/24 06:11:46 吉林日报 路静 参加讨论
英语专业在我国高校506种本科专业中是开设最多的专业,全国共有903所本科院校开设该专业,占本科高校总数的77.4%。但英语专业普遍存在同质化现象严重、学生所学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就业难等问题。因此,英语专业必须转变这种单一的培养模式,要向应用型转型,努力培养社会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首先,在学科定位上,要“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目前很多地方本科院校的定位是教学型大学,更倾向于培养学术研究型人才,忽略了社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而转型后院校的定位是应用技术型,因此应更多考虑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结合区域特色,在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解决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英语专业常被简单地认为就是培养会使用英语的人才的专业,而实际上,2000年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颁布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将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为“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也就是说,除了具备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外,英语专业的人才还需具备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完全可以按照语言+技能的方式进行定位,打造出诸如“英语+汽车制造”“英语+机械工程”“英语+商务”等培养模式,既培养英语专业技能又传授其它相关专业知识、满足社会需求的英语专业培养模式。 其次,在学科建设上,要“跟企业的生产一线学习,把研发中心放到学校,把学校的培养放到企业。”就英语专业来讲,要扩大所学知识的应用面、提高专业适用度。具体来讲,在课程设置上,可根据市场需求,开设与之相匹配的专业英语课程,如机械工业、电气工程、商务等专业英语,使课程具有鲜明的职业特征、更具职业针对性。而且,由于这些课程更接近学生的就业需要,与实践联系更为紧密,学生会具有更大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容易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授课手段上,强调课堂学习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强化校企协同育人。就英语专业来讲,要加大实训、实习在整体课时中的比重,可在校内外建立实习基地。校内可配备适用于翻译教学的交传、同传语音室,模拟进行各种交传、同传活动,还可以打造能进行正式谈判的工作间,可模拟进行涉外商务谈判等活动,使学生在具体的工作环境中学习英语、运用英语,真正提高英语的应用能力。 最后,在师资建设上,要以“双师型”教师为发展目标,努力寻求既能满足工作需求又符合个人实际情况的新的发展方向;而对于已经在高校任职较长时间的教师来说,也要到具体的工作岗位中积累实践知识,如可通过到相关企业单位挂职等方式,弥补自己实践经验的不足,实现产教互为补充。除了要将自己的教师“送出去”,还要将有实践经验的专业技能人才“请进来”,可聘请一些来自生产实践一线的工作人员做兼职教师、实践指导教师,教师来源的多元化也可以进一步优化教师队伍的整体结构。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不要用粗鄙网语“接地气”
- 下一篇:浅谈西藏藏文报纸的发展及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