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语言学 > 观点·对话·访谈 >

读书来不得半点“想当然”


    大一时,我从学校图书馆里借到了一套脂评本《红楼梦》,这套《红楼梦》和我以前读的那套通行一百二十回的程高本不一样。当我读到第五十回的时候,却发现了一个“错误”,就是标题印错了一个字,标题是《芦雪广争联即景诗,暖香坞雅制春灯谜》,而我记得之前读的程高本中,这一回的标题应该是《芦雪庭争联即景诗,暖香坞雅制春灯谜》。第二天,我特意到图书馆借出了程高本的《红楼梦》,发现果然和我记忆中的一样:程高本的第五十回标题是《芦雪庭争联即景诗,暖香坞雅制春灯谜》。也就是说,两个版本差了一个字,一个为“广”,一个为“庭”。于是,我想当然地认为那套脂评本印错了,错把“庭”字印成了“广”字。
    五六年后的一个周日,我到市图书馆看书,在古籍部翻阅另一家出版社出版的脂评本《红楼梦》时,无意中发现,这家出版社出版的脂评本的第五十回,标题竟然也是《芦雪广争联即景诗,暖香坞雅制春灯谜》!难道两家出版社都把同一个字印错了?这不可能!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回到家后,便开始查《汉语大词典》,这一查果然有收获。原来,“广”这个字,我们通常读guǎng,但它其实还有另一个发音,读ān。当它读ān的时候,意义也有了变化,是指“傍山建造的房屋”。这样一来,就好理解了,原来“芦雪广”并不是“芦雪庭”之误,而应该是曹雪芹的原笔。至于程高本为什么写成了“芦雪庭”,很可能是在传抄过程中被改写了。因此,我初读时把责任归咎于出版社,实在是有些想当然了。
    还有一回,我在一本杂志上,读到关于“高丽”的内容,说“高丽”是朝鲜古代一个国家的名字。后来,我又在报纸上看到“朝鲜古国高句丽”的字样,便想当然地认为“高丽”就是“高句丽”的简称,高丽与高句丽是同一个国家。后来,当我读史学大师吕师勉的《中国通史》时,才发现高丽并非高句丽的简称,二者虽然都是朝鲜古国,但并不是同一个国家。高句丽的存在时间,是公元前37年至公元668年。而高丽是在918年才建立的。也就是说,当高丽建国时,高句丽早已在250年前亡国了。可见,将高丽和高句丽混为一谈是多么可笑的事。而这一切是由于我的想当然造成的。
    通过这两件事以后,我认识到,读书是一件非常严谨的事,来不得半点“想当然”。对于任何一件自己无法确定的事,都不能凭主观臆断匆忙下结论,而应该如胡适先生所提倡的那样“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把问题搞清楚、弄明白,这样才是做学问的态度。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