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蒙,从语言开始
http://www.newdu.com 2024/11/24 01:11:20 文学报 newdu 参加讨论
1 “启蒙”的本义,原指“使初学者得到基本的、入门的知识”,古时候称儿童入学为“开蒙”,即取此义。但自17-18世纪欧洲的“启蒙运动”之后,启蒙的涵义则引申为“开启民智,使人们摆脱愚昧和迷信”,并“使社会接受新事物从而进步”。我们常把“五四”新文化运动比作中国的“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正是因为它的目的是将沉睡中的国人唤醒,迅速走出混沌未开的状态。 “开蒙”与“启蒙”貌似近义,但毕竟不同,否则鲁迅先生就不会说“人生糊涂识字始”了。不过,要想启蒙去蔽,接受新知识和新事物,怎么也得先识字,先学好一种语言吧?可那又何来的“人生糊涂识字始”呢? 窃以为,问题恐怕是出在所识的“字”,和如何识得的这个“字”上。或者说,是出在我们所学的“语言”上。事实摆在这儿:中国的现代教育已有百年的历史,文盲不说扫清,至少也已为数不多;如今有大学文凭的人可谓数不胜数,硕士博士亦不鲜见,启蒙怎么会依然成为问题了呢?是教育方式的问题,还是教科书的问题? 2 倘要追根溯源,我们不能不“问责”于语言。教科书上本身就是书面语言,教育的过程也离不开语言。倘若我们“识字始”所学的字和词,一开始就是错的,之后又用错了,这可咋办?常言道,语言是思想交流的工具,语言是思想的载体,从某个层面上讲,我们不妨说语言就是思想。如果语言含混,概念不清,甚而任意地加以混淆或偷换,思想怎么可能清晰,“人生”怎能不“糊涂”? 汉语尤其如此。汉字的形象性无与伦比,最适于联想,因此,中国的古典诗歌特别发达。但从理性思维上看,汉语也确实有着较大的弊端,望文生义、断章取义、乃至脱离历史与现实的语境的随意发挥,在我们周围并不少见。这些弊端恰恰为把持话语权的人提供了各种方便,他们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任意诠释和表述。这能不令“人生糊涂识字始”么? 国人还特别喜欢修辞,喜欢将一些社会常识和人生要义,用整齐、对仗、押韵的句子表达出来。说起来朗朗上口,但所讲的是否真实可靠,是否合乎逻辑,就没有多少人考虑了。比如,人们习惯了说什么“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并以此来说明集体与个人的关系。可大河的水分明是由无数小河,或者说无数支流汇聚而成,怎么成了“大河有水小河满”呢?但在现实生活中,确实很少有人会去质疑类似的话语。 我们不妨认真梳理一下自古至今的许多民谣、谚语、格言乃至政治口号,就会发现,其中不合事理的不在少数。国人还特别喜欢打比方,比喻虽然形象生动,但其指向却越发宽泛和不确定。而习惯说法一旦形成,广大民众沿着惯用的思维定式接受了,传播了,人云亦云积非成是。你说,启蒙该不该从语言开始? 3 前文说到,人们往往将“五四”新文化运动比作欧洲的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可始于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思潮,之所以能够风靡欧洲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欧洲诸国尽管各有各的母语,但他们同时还拥有一种通用语———拉丁文。有了通用语,各国之间进行思想交流时就可以避免某些误读和曲解,易于沟通,也就容易达成共识,容易形成共同的价值观。汉字有着数千年的历史,乃是人类保存下来的为数不多却生命力最强的表意文字,其模糊性和多义性自不待言,但它一旦面临其他语种所表达的许多现代观念时,就难免会捉襟见肘,因为有许许多多的现代观念是既有的汉语无法表达的。怎么办呢?一百多年前,急于事功的国人,为了尽快地吸纳西方的思想,便匆匆忙忙地从日语中移植了一些概念,至于概念中词义的偏差,他们根本就顾不上认真厘清。 其实,这也没什么了不起,只要我们真正认识和了解这些词语、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并正确地予以逻辑界定,也不会产生多少误读与曲解。遗憾的是,许多人还就喜欢这种不确定性。 4 实际上,任何语言都有其多义性和模糊性,不过程度上有所差别罢了。关键在于,我们在使用时是否通过逻辑来对词语予以界定。因为,如果一个概念没有明确的定义,一个命题没有合理的论证,即使是最基本的知识也无法准确地表述,遑论接受什么新事物了,“糊涂”自然也就在所难免。在学习和运用语言时,原本就应该将语法、修辞和逻辑三者结合起来,而国人历来看重语法、热衷修辞,却往往忽略了逻辑,或者说根本就不讲逻辑。这样一来,思维就很容易为他人所控制,再让各路“大师”一忽悠,岂有不“糊涂”之理,还奢谈什么启蒙呢? 因此,笔者认为:启蒙,当从语言开始。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规范语言造就“曲以载道”
- 下一篇:破坏语言纯洁性的“文字使用”理当被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