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话语伦理问题(2)
http://www.newdu.com 2024/11/24 01:11:03 光明日报 董辉 参加讨论
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与民众优良心性秩序和文明礼貌等精神品格之养成密切相关的道德教育,以及由此而来的文明得体的言行、举止和优雅风范,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长期的文化、制度规训和榜样示范等引导的结果。粗鄙无疑是一种道德恶疾,为了避免人们对之由一开始的讨厌到失望,进而渐渐适应、随遇而安、麻痹、冷漠,最后默默接受这种不正常情形的出现,促使社会文化与道德生活回到正轨,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进行有效的综合治理。兹提出以下三方面的解决之策: 其一,首先要明确,优良精神生活氛围和正派的道德生活风气的形成,既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同时更是一个自下而上的过程。精神生活的历史表明,普通民众才是道德建设的真正主体。因此,要从粗鄙化产生的深刻根源入手,采取实质性的措施,真正关心并有效解决这一群体的生存与生活难题,尤其是要营造一种风清气正的制度文化氛围,保障普通民众有一个正常的上升通道,使“承认”“尊重”“重视”“满足”等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实。 其二,借鉴“话语伦理”理论,努力建构个体之间的正常文化理解和意义共享。如上所述,社会文化生活的粗鄙化,使得个体之间的正常理解和意义的共享等日益变得困难,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人与人关系的紧张。话语伦理的核心思想是:在不存在外在的强制与内心的心理压抑的条件下,理应通过语言的相互理解和理性的共识来协调因文化理解差异所导致的语言冲突。话语伦理的实践与建构坚持两条原则:其一是普遍化原则,即有一套能为大家普遍接受、认可和遵循的道德规范有效性标准;其二是平等性原则,即话语主体能够将自己和他人均视为自主、自由、自觉的个体,坚持平等交流,以达成共识。 显然,要逐渐消除社会文化生活中的粗鄙化现象,我们需要做的,是在社会文化生活中努力建构一种基于“尊重”“理解”“真诚”“信任”“合作”“共享”等的理想的话语环境、情境,促使个体之间进行规范化的理性表达与主体际沟通的良性机制真正建立起来。 其三,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耦合中,探寻、创制中国特色的话语文明之典型。语言文明是社会精神文明的载体与重要部分,语言及其相应的话语表达形式,体现着与该时代的文化和价值观念变迁相一致的文明水准。语言文明对于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等有直接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视民众个体日常言行与其性情、修养的关系,非常重视在伦常日用中对普通民众进行优雅、得体的语言表达形式的灌输与道德教化。当前,全国范围内正在进行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的伟大实践,“文明”作为国家层面价值观的核心内容,语言与话语的文明是其中的应有之义。我们有理由相信:一个有着悠久历史、优秀精神文化和道德价值传统的千年文明古国,一定会在不断富强的同时,注重培养民众的话语合理化担当意识,向世界贡献出属于自己的话语文明典范。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莫忘方言就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 下一篇:法律宣传不妨用点“大白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