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语言学 > 语言·文化·生活 >

大学语文,何时不再“边缘化”(3)


    大学语文能不能走职业应用化道路?
    大学语文课能不能走职业应用化道路,成为与会专家和教师热议的话题。
    与会专家认为,大学语文向职业应用化转型,势必要寻找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契合点,那就是培养思辨习惯、练就表达能力、确保写作水平。
    王步高认为,为了让大学语文课接上社会的“地气”,在教学中可以有选择性地靠近各专业的职业需求,如在“应用文写作”中教建筑专业的学生写投标书,从而突出社会需求,以改变学生对大学语文课“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也能增强学生的实用技能。
    大学语文教育和中学语文教育应有何区别?谭帆指出,大学语文作为一门以语言塑造人的课程,能说会写必须以语言思维能力为突破口,否则跟中学语文并无二致。因此,创设思辨性、激发表达的教学语境很重要。在思辨主题下,进行语言表达能力的逻辑性、条理性训练,从而生成大学生职业汉语应用能力。
    虽然目前大学语文职业应用化改革尚有诸多争论,但有一点共识是,汉语运用能力是一个人最重要的职业核心能力,大学语文只有逐步走向职业应用化,才能确保大学生的职业汉语运用能力得到培养。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