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应受保护和传承
http://www.newdu.com 2024/11/24 11:11:41 未知 newdu 参加讨论
近期,在上海举办的市民文化节上,沪语大赛颇受关注,土生土长的“老上海”和新入住的“新上海人”,以沪剧、独脚戏、小品、童谣、朗诵等五花八门的形式秀出“沪语”,引来众人围观。作为传承方言的一种途径,笔者不禁要为沪语大赛点个赞。 近年来,在普通话的推广和普及下,由南到北,自西向东,小至三四岁孩童,大至七八十岁老人,说一口流利、标准的普通话并不是难事。而颇具地方特色的方言似乎越来越受人冷落,正在悄无声息中消逝。 有人说,方言是地方文化的“活化石”,是汉语言文化的组成部分。笔者甚是赞同。方言传承着古老历史文化,是地域文化的直接标志,体现出浓郁的地域韵味和地方特色。在某一地域代代流传的方言,与其历史背景和人们的生活方式息息相关。南腔北调皆是风土人情,各地方言都是文化结晶。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说一方话。方言不仅仅是语言,更是一种维系情感的工具。陌生人之间说起家乡话,油然而生的自然是亲切感。方言让生生不息的后人在与时俱进的时代潮流中,了解家乡的特色,烙上家乡的印记。 所以,方言不能丢。若各具特色的方言在广袤大地上消逝,其各自承载的地域文化难保也会随之消亡。这与当下尊重和提倡文化多样性、保持文化活力明显相悖。 值得欣慰的是,除了沪语,一场关于方言的“保卫战”已在多地打响。广州、苏州、长沙等地加大推行各自方言保护项目力度;国家语委也启动了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建设试点,以保存最地道的方言。 在开展各具特色的方言保护行动的同时,笔者认为,必须将方言渗透到日常生活中,尤其要将普及和推广方言的行动着眼于孩子。普通话与方言完全可以并行,在教育孩子从小学习普通话的同时,不忘给予方言足够的空间,才能让其在与时俱进的潮流中源远流长。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不可漠视“写字文化”
- 下一篇:进退之间 人生百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