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语言学 > 观点·对话·访谈 >

滥用“流行语”暴露思维惰性


    因演员文章婚外情而催生的“马伊琍体”风靡网络。人们纷纷以“XX虽易,XX不易,且行且珍惜”的格式造起了句。所谓“话说三遍如稻草”,当广告商、媒体铺天盖地地套用“且行且珍惜”时,让人颇觉反感。难道我们的词汇量竟匮乏到如此地步?
    答案显然不是。中国文字丰富多样,形容“春天来了”,就有“春回大地”“春满人间”“四季回春”“春意阑珊”等许多说法。然而,从“给力”“中国好XX”到“舌尖上的XX”“最美XX”,还有如今的“且行且珍惜”体,一些人似乎已经习惯在某一时刻反复使用某一个词语。虽然这些所谓的流行语都有其现实背景,偶尔套用的确能让语言生动有趣,但一旦铺天盖地地反复使用,未免有拾人牙慧、咀嚼剩馍之感。
    “流行语”泛滥,有的人或出于好玩,或出于时髦,跟风使用,以期望表现自己很潮,不至于在朋友圈中插不上话。而很多商业化的模仿接踵而至,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可无论是自发的还是商业驱动的模仿,都是一种思维惰性的体现—套用这些“流行语”,没有多少时间与金钱成本,却能达到吸引眼球的目的,自然乐此不疲。可这样的套词游戏,暴露的是想象力的匮乏与创新能力的不足。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