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网络新词:是中国文化的悲哀
http://www.newdu.com 2024/11/27 05:11:26 西安日报 newdu 参加讨论
最近和好友网上聊天,他给我发来了两个新的网络词汇:“人艰不拆”、“十动然拒”。看到这两个词,我当时就傻眼了,因为这两个词的意思我完全不懂。急忙搜索查询,才知道所谓“人艰不拆”就是“人生已经如此艰难有些事就不要拆穿”的缩略语,而“十动然拒”的意思是“十分感动然后拒绝了他”。此外还有诸如“累觉不爱”、“说闹觉余”、“喜大普奔”等一长串让人眼花缭乱又摸不着头脑的东西。看到这些“新创网词”,我忽然想笑。因为我想起了这样的对话—— 甲:今儿是几的连活?乙:菊的连活。甲:捶皮的呢?乙:撇条去了。 这是陕西关中旧社会戏曲艺人们常用的“黑话”,意思是: 甲:今天的演出劳务费是多少?乙:十块钱。甲:敲板鼓的到哪儿去了?乙:撒尿去了。 说实在话,假如没人解释,即使是最高明的“网虫”,怕也没有几个人能明白上边这些话的“深奥”含义。所以,笑过之后,我又不由得有点想哭:世上所有的“黑话”(也叫“暗语”),“圈子”里的人肯定是懂的,因为那是特定人群专门为自己设置的信息符号,可是如果21世纪作为大众传媒的网络语言也到了和“黑话”相去不远的地步,这该是中国文化多么大的悲哀呀! 由此,我又想到了一个更为令人忧虑的问题: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正在慢慢地流失,悄悄地消解。在文化传承过程中,书籍无疑担当着重要角色。一个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绝大部分都保留在那些堪称“经典”和“名著”的书籍中。如果一个民族的大部分成员(尤其是青年群体)对博大精深的经典、名著淡漠、远离,而对低俗肤浅的“快餐文化”趋之若鹜,那么这个民族的前景绝对是令人忧虑的。然而令人慨叹的是,在这个“信息爆炸”而“快餐文化”大行其道的时代,不可胜数的青少年以阅读“快餐作品”为时尚,他们宁愿去看一本毫无含金量的言情小说,也不愿去看一部古典名著,宁愿听一首《青花瓷》也不愿去欣赏一篇《长恨歌》……在众多的“腐蚀剂”里,扭曲变形的网络语言,也是其中之一。 应当承认,多年来的网络词汇中,确实也有一些被大众认可并流行的词语,如“给力”、“雷人”、“草根”等等。但是,不客气地讲,绝大多数新“创造”的网络词汇,并不像传统文化积淀了数千百年的语言那样精粹,往往显得随意而草率,如,“偶”(我)、木有(没有)、神马(什么)、斑竹(版主)等等,其实是在打字时打的错字或别字,是由新科技“培养”而成的“新惰性”,使很多人不仅把提笔忘字(或敲键出错)看作是“正常现象”,而且输错了字懒得改正竟也变得“合情合理”,网友们互相以极其“宽容”的态度予以“原谅”,大家将错就错以讹传讹,久而久之,那些本当纠正的错字错词,竟慢慢地由名不正言不顺的“小三”过渡成了堂而皇之的“正室”,甚至还带上了“幽默”色彩成了“通用”或流行的网络词汇,正确的写法和其蕴含的意义,反而渐渐被人们忘却。 从对民族文化负责任的态度出发,我认为这种网络文化是一种扭曲的文化,是必须进行匡正和矫治的。它也许暂时能给某些“懒惰者”带来某一时刻的“方便”,但如果不加以节制、不进行规范、不施行约束,任其“天马行空”随心所欲地拼凑编造,让诸如“人艰不拆”、“十动然拒”等“黑话”类的“新词”恣意泛滥,久而久之,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很多宝贵的东西,就很有可能在这种似乎“无关宏旨”的“随意”与“宽容”中渐渐消解甚至消亡。而这正是我最感痛心的。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网络流行词,写公文当慎用
- 下一篇:公文、教科书应慎用网络词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