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语自信, 不该踢开英语
http://www.newdu.com 2024/11/23 10:11:25 深圳特区报 曾慧雯 参加讨论
北京教育考试院最近公布中高考改革方案,将从2016年起,英语分值下降,语文分值上升。消息一出,此举改变全民英语热、重塑母语信心等好评不断。语文增分,就是重塑母语信心?我不敢苟同。 翻翻语文课本和语文试卷,便可发现,把语文考试加分,扯到加强国文教育、重塑母语自信上,有些牵强。从小学到高中,语文课更像是一门思想课。试卷上,所谓鉴赏、评析题,无非也就是朝着“积极向上”而努力的答题模式,更不要提高考那800字的模板了。用一套经过各种专家总结的答题模式,冲过高考这一关,国学几乎同时撤出许多人的人生。在大学,除了文学相关的专业,可有坚持学习语文的其他人? 真正要提高对国文的重视,中高考增加的几十分也不能发挥多少作用。语文,主要应该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而不应该把重点放在思想教育上。它是一种创造性思维,而不是呆板的固化。与其在考试上做文章,还不如改变语文教育的内容,教会学生如何体会彼时彼境,允许学生自由表达他们发自内心地对一段文字的切身理解。 在我看来,从学习语文本身来说,多掌握一门外语,对语文的学习和领会、个人的思想成长有益无害。一些句子,从中文看来,似懂非懂,而试着理解其英文,恍然大悟。中国人都爱自豪地说,中文博大精深。但试观别国语言,它们也有巧妙的一面。“消除隔阂”这个生硬的词组,在英文里表达为“bridgethegap”。在英语思维里,架起一座桥,隔阂不复存在。这不也是一种美妙的语言惊喜吗?从其他语言中体会语言的美,这不是更利于文学教育吗?学习英文,人们能接触到英语思维。多一种思维,不就是多一个考虑问题的角度吗? 近年来,伴随“国学热”的兴起,人们越来越重视民族文化。这是我们所乐见的,但这与学习别国文化,融入世界文明并不矛盾。母语自信,不该“踢”开英语。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