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语言学 > 观点·对话·访谈 >

语文特级教师:谐音拆字可能混淆“正统”语文


     继《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后,央视又推出了《中国谜语大会》。这档由中学生参赛、专家点评、明星加盟的以猜谜语为核心的节目,一经播出便备受关注。但也有观众与专家直指节目中谜语不尽合理,有的缺乏科学性,很可能对青少年增长知识产生误导。
    谜语文化展现不够
    上海职工灯谜协会顾问、民俗文化工作者江更生是谜语的专家。他在看了《中国谜语大会》后认为,有趣的、有文化内涵的谜语很少,换言之,略有不上档次之嫌,整体审美情趣也不高。江更生说,电视台能把谜语文化搬到镜头前向更广大的观众做宣传确属不易,但遗憾的是节目的准备工作不够充分,没有把最精彩的谜语文化展现出来,出的都是些陈年老谜语、或谜面和谜底相当牵强的谜题。比如,“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的谜底竟然是“新浪微博”,既然是“乍起”和“吹皱”,又何来“浪”一说?
    此外,江更生还表示,节目组既然将参赛选手设定为中学生,就应该选取符合中学生知识面的谜语。但节目中的谜语不是过于幼稚就是过于艰涩,“有些老谜语现在已经没有必要再拿出来了,现如今有许多与时代接轨又接地气的谜语,应多选取这样具有正能量的谜语,才能更有利于在青少年群体中推广。”
    孩子猜谜不应太难
    猜谜活动的式微,是当今社会的普遍文化现象,在大中小学内能够坚持开展猜谜活动或组织灯谜社团的学校也极少。据悉,沪上同济大学就开设有灯谜的选修课,把推广谜语文化作为开拓大学生知识面、提高文化素养一个载体。复旦附中语文特级教师黄玉峰也曾将班里所有同学的名字编成谜语,让同学们互相猜谜,不但能加快新同学的相互熟悉,又推广了谜语文化。黄老师说:“谜语能够训练学生的思维,把各种知识联系在一起,寓教于乐,何乐而不为呢?”
    但是,“谜语大会”毕竟不同于“汉字大会”般可以靠突击或“认真准备”就能取得好成绩。因为猜谜语需要较高的文化素养,需要知识面的广博,而且还要懂得猜法规则。对此,华东师大一附中语文特级教师陆继椿就认为,有些难度偏高的谜语,其实并不适宜出现在由中学生担当主角的猜谜大会上。谜语原本是古代文人墨客的文字游戏,面对文化素养还未达到这一高度的青少年,谜题的设置应不在于技巧的高低上,而应侧重于文化内涵、教育意义和思维价值。
    谜面要有正面效应
    源自中国古代游戏的谜语,其中有一种谜面的设置就是巧妙地利用了汉字的谐音。比如,“增加十两,打一城市”,答案为天津。此谜就是借用了“添斤”与“天津”的谐音。然而,这种谐音谜语如果大量在青少年中风行,则会与国家语言文字管理部门的要求有些冲突。因为,类似“鸡不可失”“一戴添娇”“衣衣不舍”“朝酒晚舞”等“谐音成语”,都是被禁止出现在正规的教育与宣传场合的。
    那么,对于有些谜语中利用谐音、拆字等方式构成的谜面,是否会对认知程度尚浅的青少年产生误导,甚至不利于他们正确地学习语文呢?作为沪上语文界“大腕”级人物的黄玉峰与陆继椿,对此竟也观点各异。
    黄玉峰认为,谐音或拆字谜语不会对青少年产生误导,“谜语恰好显示了汉语的博大精深和再生能力,所谓谐音等可能造成的误解,都是在教师可辨析的范围内,这样的谜语既能活跃课堂,又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但陆继椿则表示,如果教师指导不及时,任由谐音等谜语作为“正统”,很可能使正处于语文学习启蒙阶段的孩子得不到猜谜文化本应具有的正面效应,不利于孩子正确识写字和词,也不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