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语言学 > 语言漫谈 >

“寻”字解


        现在我们写作“寻”的字为简化后的字,其繁体作“尋”,其本意如何?无论从该字简体还是繁体均已看不出了,需借助其在古文字阶段的字形加以分析。
     
    甲骨文:
    A.(合集6718)(合集16079)
    B.(合集32221)
    C.(合集33307)  (合集32484)(合集35285)
    D.(合集32256)
    E. (合集2461)(合集16066)(合集6406)
    F.(合集28060)(合集36904)(合集36914)
    唐兰先生最早将以上诸形字释为“寻”,A、B、C、D字的由两部分构成即“”、“”,“ ”象伸两臂形,“”为“丈”形,二者合起来表示“伸两臂为度曰得八尺”,即伸开两个胳膊来丈量大概为八尺,因此“寻”之本意为“寻丈”,也就是长度单位;E形字中的“”为“席”之象形,古代的席长八尺,则E的构形为伸开两臂丈量席长得八尺。F形字为从口声的字。(唐兰:《天壤阁甲骨文存》,辅仁大学出版社,1939年4月,第42页;又李孝定编著:《甲骨文字集释》,第1033—1037页)
    李学勤先生赞成唐兰先生将A、B、C、D释“寻”,但对E形字有不同看法,其谓:
    前人已经说明,“(即形)”是“”字。“”字古音透母侵韵,“寻”邪母侵韵,从这两字为声的不少字彼此同音。因此,“(即E形字)”字不妨理解为在“寻”字上加标声符。(李学勤:《续释“寻”字》,《故宫博物院院刊》2000年第6期,第8—11页。)
    李学勤先生对E形字的解说可从,那么上列A、B、C、D形字为以两臂与丈会意丈量得八尺,即“寻”为长度单位,E形字为添加了“”为声符的字,可隶定作“”,实际上亦是“寻”字。
    唐兰先生谓F形字中的“口”为表意偏旁可商,古文字中添加“口”为装饰习见,不一定有表意的作用。F形字中的“口”可能也是装饰性的,在字中并不表意。
    综上,甲骨文的“寻”字有三种形体,即以两臂与丈会意长度单位的“寻”、添加声符的“”、与添加“口”形装饰的“”。
     
    金文:
    商:簋 三代6.48)
    西周:(五年琱生尊乙 文物07.8)(寻伯匜 集成16·10221)
    春秋:(眚仲之孙簋 集成7·4120)(寻仲匜 集成16·10266)
    商代金文“寻”字较之甲骨文稍有讹变,仍能从字形看出两臂与“丨”形,西周金文第一形“寻”字下添加了“巾”旁,第二形与甲骨文F形同添加了饰旁“口”。
    春秋金文第一形仍为添加了“口”形的“寻”字,第二形“寻”下有增加了一“手”形。
     
    小篆:
    (说文·寸部)
    小篆字形可隶定作“”,许慎对“寻”字的说解为:
    绎理也。从工,从口,从又,从寸。工、口,乱也。又、寸,分理也。彡声。此与同意。度人之两臂为寻,八尺也。
    许氏对“寻”字构形的解释不知所云,“又、寸,分理也”尚可理解为二字都与手有关,解为“绎理”义勉强说得过去,将“工”、“口”解为“乱”则让人无法理解,“工”、“口”何以就“乱”了呢,“彡”形亦不知从何而来。其“度人之两臂为寻,八尺也”则是完全正确的,可见许慎对“寻”字的构形与字义也不是特别清楚。
     
    吉林大学文学院 白显凤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