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语言流行的神秘面纱:语言模因与变体在语言传播中的作用
http://www.newdu.com 2025/01/06 11:01:51 中国社会科学网 王婷婷/摘编 参加讨论
原文作者: 何自然,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教授。 原文标题: 《语言模因及其变体的应用》 原文出处: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37卷第2期 文章从语言模因与模因变体的基本概念出发,对语言模因的定义和语言模因变体在变异过程中的不同表现进行讨论,指出语言模因与语言模因变体的合理运用与广泛传播是社会及公共话语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丰富社会及公共话语都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文章大致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语言模因和模因变体;第二部分,语言模因变体的形成过程;第三部分,语言模因及其变体的语用功能和合适性;第四部分,结语。 文章首先讨论了语言模因与语言模因变体两个基本概念。语言模因是语言中的模因,带着模因宿主的意图,能够借助语言结构以重复或类推的方式反复不断传播信息的表征,而在传播过程中,语言模因会由于属性、宿主或语境的不同而带有意义或形式上的变异,虽然与语言模因元表征不同,但是却都多少带有元表征中某些可辨认的信息特征。作者指出,语言模因与生物中的基因进化一样,变异过程中形成的变体也可以区分为基因型和表现型两种,而这两种类型在传播方式上存在差异,前者以重复的方式传播,比如2013年习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开学典礼上引用“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话,以该语言模因强调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树立正确的三观;后者以同音或同构类推的方式传播,比如“虎(苦)尽甘来,兔(吐)气扬眉”。 接着文章又讨论了语言模因变体的形成过程,也即是变异过程,总共有三种:模仿、变异、主体联想。模仿并非是百分百的模仿,而是宿主对元表征信息的内容和形式刻意模仿产生新的信息表征,成为语言模因变体传播出去;变异主要包括成语变异、诗词变异及方言与常用词语变异,如“笑逐言(颜)开”等,这一过程是宿主仿造出与元表征形/音/义方面双关的新模因变体;第三种过程是主体联想,作者指出模因之所以像“病毒”一样能够通过信息感染来传播、扩散,最终起决定作用的还是模因宿主,宿主结合语境对原模因信息表征激发出主体联想,比如“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作为强势模因被广泛传播,产生“致广州逝去的青春”、“致我们终将逝去的梦想”等模因变体。 在讨论完语言模因及变体的基本概念与变异过程之后,文章又对语言模因及变体的语用功能展开讨论。作者认为语言模因变体在社会及公共话语交际中的作用有四:第一,丰富社会语用现象,随着时代的进步和要求,通过网络及其他大众传媒的传播,语言模因不断更新着我们的语言;第二,给社会带来正能量,语言模因可以携带正面信息在短时间内传遍大江南北,宣传力度很强;第三,揭露社会负面现象,提醒社会警惕和抵制;第四,反映民众的感受与诉求,模因变体可以借助模因传播的强大力度,向社会表达自己大大小小的诉求。 同时,作者指出有的语言模因在交际中能够得到民众支持与广泛传播,也有一些只临时因应语境和宿主需求昙花一现。这种现象除了模因本身反映的事件和时间方面受到制约而不能长久外,其本身内容和形式的好坏及传播格调的高低都会影响到它们的寿命。因此,作者强调语言模因的好坏必须有所区分,只知道模因的传播功能,而忽视它传播的合适性,必然影响到语言模因及其变体在语用上的合法地位。就此,语用学者的责任是加强研究,正面引导人们正确使用语言和尊重语言,而对语言模因及变体本身的合适性和能够最终被人民大众接受并达到规范的境界,只有时间起最后的决定作用。 最后,作者指出我们一方面要通过教育,提升人民群众的语言规范意识,使他们能够正确地提高自己的语用能力,促进语言的发展;另一方面我们也应有一定的宽容和耐心的引导,让群众在语言使用过程中认识语言,防范不良语言模因的传播。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身份的界定:问题与建议
- 下一篇:说话者意图与会话蕴含——对语义—语用论者的反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