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的界定:问题与建议(5)
http://www.newdu.com 2025/01/08 12:01:08 《外语教学》 袁周敏 参加讨论
5. 从身份到语用身份 语用身份的提出是对身份研究目前一边倒现象的矫正,从“共建观”到 “共建/修辞观”并重将为身份研究的以下两个重大问题提供可能的解决方案或者新的补充,并且推动现有语用学分支学科的发展。 第一、消解了身份建构的本质主义与建构主义之争 概括说来,本质主义认为身份是先定的、不变的(如,Joseph 2004);建构主义则是对本质主义的一种革新(陈新仁,2013a),因为后者关注身份的动态性、协商性与情境性(如,de Fina, Schiffrin & Bamberg 2006;Grad & Rojo,2008;Yuan,2013)。支持本质主义的一个重要观点是人的性别、出生地域、国籍等作为内核性的身份基本是稳定不变的;而建构主义提出的反例显然很多,比如一个人可以同时拥有多种社会身份(学者、教师、大学院长、篮球队长、父亲、儿子、丈夫等等),并且会话中身份的选择是会话双方共同协商的结果。而这种争论在语用身份观看来或许显得没有必要,因为不论何种身份,带有稳定性的身份也好,或者多元可变的社会身份也好,只是潜在语境的一部分。只有激活的在线身份(有意或者无意提及)才构成语用身份。换句话说,在具体的会话中,我们不需要做出二元区分,例如稳定的身份或者动态的身份,我们需要关注的是哪种身份被交际者所运用。 第二、淡化了身份分类的闭合性与开放性之争 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身份做出分类。除了前文提到的两类代表性分类(Zimmerman,1998;Tracy,2002),其他分类举不胜举,近年来的分类例如,Benwell和Stokoe(2006)区分了会话、机构、叙事、商业化、空间以及虚拟身份共6类身份,Mckinlay 和Mcvittie(2011)则将身份分为7个类别,除了与Benwell和Stokoe(2006)相同的虚拟身份类别之外,其他6类分别是国家、民族和宗教、性别、健康、法律、工作以及虚拟身份。不难看出,无论何种身份分类都或多或少陷入分类的陷阱中,即分类的穷尽性和交叉性缺陷中。语用身份虽然没有给出身份的此种分类,并不是回避分类的问题,而是从新的角度阐述了身份的不同类别,例如定义中直接提到的三类:自我身份、对方身份以及他者身份。自我身份指向发话人身份,对方身份指向发话人交际对象身份,而他者身份则是交际双方可能提到的其他人身分(陈新仁,2013),以及作为解读资源、施为资源、人际资源、阐释资源和评价资源的身份类别(陈新仁,2014)。 第三、推动现有语用学学科发展和分支学科研究 从语用学学科发展来看,对语用身份展开研究将有助于进一步丰富关于说话人身份的研究,避免身份建构的静态观与本质观。语用学研究关注说话人意义、行事效果等;但仍需要对说话人加以研究(Yule, 1996;陈新仁,2009)。而说话人身份在言语交际中的存在是一种常态,对其展开研究具普遍性意义。任何语言使用必然涉及到使用语言的人,现有关于语境理论的探讨基本没有离开一个主题,即谁在说话以及对谁说话(Yule,1996;Verschueren,2000)。另外对语用身份的探讨将可以进一步推动社会心理语用学的研究(Turnbull & Saxton, 1997;Muntigl & Turnbull, 1998 ),因为现有语用学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交际者社会心理属性的考察(陈新仁,2009),而语用身份则是交际者社会心理属性的一个集中体现。 6.结语 在结构主义和本质主义思潮的影响下,说话人的身份大多被视作静态的、不变的实体。语用学视角下的身份不仅认同建构主义的关于身份不一定是固定不变的实体的观点,而且认为身份是一种可供说话人调用的语用资源,随着会话的推进得以动态建构;人们通过与他者对话实现自身,身份在影响话语产出的同时也重塑话语,从而重建主体的身份特征。本研究认为语用身份概念的提出展现出身份研究这枚硬币的两面,即“共建观 ”与“修辞观”并存的格局,并为身份研究的本质主义与建构主义之争提供了中间道路。开展语用身份研究能够弥补对于说话人研究的不足,并且推动语用学学科发展与社会心理语用学的研究。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