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语言学 > 语用学 >

语用量级与句尾“了”的成句条件(11)


    4.2 量级倒置的规则与理据 
    语用量级最基本的规则就是肯定-否定倒置规则,即:肯定量级=相反的否定量级。如“我喜欢某物”的顺序是 A<B<C,那么“我讨厌某物”的顺序就是C<B<A。而通过句尾“了”和相关量级句式的分析,让我们发现了更为丰富的量级倒置现象。具体来说: 
    1)“预期-现实”量级倒置:如果所实现的命题高于预期,焦点项处于量级的较高点,使用“都……了”句式表达;如果所实现的命题低于预期,焦点项处于量级的较低点,使用“才”字句表达,不用“了”。这本质上是一种“高低倒置”:预期和现实的相对关系中,预期低于现实的部分为正量级,则预期高于现实的部分为负量级。该量级隐含着一种理想与现实之间“水涨船高”的辩证关系:期望越高,失望越大;目标越小,越容易实现或达到。如图3所示。 
    
     2)“完成-剩余”共变量级:对于不变的整体来说,完成的量越高,剩余的量就越少,这时用句尾“了”;反之则不用。这本质上是一种“进退倒置”:在完成量和剩余量构成的增减关系中,其完成-递增部分为正量级,则剩余-递减部分为负量级,表达一种完成与剩余之间“此消彼长”的辩证关系,〔12〕如下所示。 
    
    3)“事件-时间”量级:说话人可以时间为参照点观察事件量级,也可以事件为参照点观察时间量级。总之当焦点项处于量级高点时,使用句尾“了”,反之则不用。这本质上是一种“正反倒置”:基于事件观察时间过程的一边为正量级,则基于时间观察事件进展的另一边为负量级。 
    该量级蕴含着“事件-时间”互为镜像的辩证关系,体现出人类认知时间的两种方式:若以时间为参照,事件不断发展变化,有序移动,称为自我移动(ego-move);若以事件或事件的主体为参照,时间也不断流逝,有序推进,称为时间移动(time-move),〔13〕其对应关系如图4所示(参见 Boroditsky 2000)。 
    
    这些具体的量级倒置现象都是量级“肯定-否定”倒置原理在语言使用中的实际体现,从中我们可以得到许多更具有普遍意义的哲学蕴含。比如次序的更替,量的累积,程度的增长同时间的推移相关;而语义极性可以体现为多种相对关系———“肯定-否定”关系可以具体表现为高低、进退、正反等多种相对的量级关系,并具有相同的倒置规则和真值矩阵。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