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用学视角下的身份研究———关键问题与主要路径(3)
http://www.newdu.com 2024/12/29 07:12:57 《现代外语》2014年第37卷 陈新仁 参加讨论
3)交际带来多种身份而非个体的、单一不变的身份。社会学家 Sacks(1972)提出了“成员身份分类”(membership categorization)的概念,认为日常言语互动中充满了各种身份。社会建构主义反对本质主义的自我观,认为自我不是人们拥有的东西,不代表人的核心本质。 4)身份不是简单地源自个体,而是来自磋商的过程和语境化,研 究者不关注界定身份类别的标准,他们尽管注意到特定身份类别与一些特征、活动、权利、义务具有常规的联系,但他们更关注说话人如何或明或暗地在身份建构中诉诸这种常规知识。这种常规知识可以被唤起,也可以被挑战、改造。 5)身份需要通过话语来实现。社会建构主义强调话语产生的积极过程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潜在生产和转变,关注人们如何使用语言策略传达、建构身份,研究互动中冲突性不同自我的呈现,研究各种身份的存在,考察交际对方、听众及其他社会主体对社会场合下身份展开的影响。通过对分类和成员身份界定过程的分析,他们发现,身份建构往往与自我和他人的界定有关,与一些典型的活动和程序有关,这带来了对传统的身份界定方式的反思,身份不再仅被看作是在话语中再现的,而且被认为是在话语中通过各种语言或非语言手段实施、执行、体现的。 6)身份是参与者的资源,而非简单的人口统计事实。社会建构主义认为,不应关注人们拥有什么身份,而是关注身份是否、何时、如何被加以利用。他们关注身份如何在特定时间、场所被引发而具有相关性以及如何对相关应对和说话人的当前目标产生影响(见Widdicome 1998:195)。一些研究(如Widdicome 1998:192)发现,身份经常被交际者用作行事的资源,他们通过构建特定的身份,可以支持商业活动、分配责任、指控或辩护、调用其他身份等。 基于社会建构主义观开展身份研究呈现出一个明显的趋势,即研究者更多地关注与(身份相关的)社会行为而非心理建构,强调身份是一个始终嵌置于社会实践中的过程(见de Fina et al.2006:2-3)。 3.语用学视角下的身份研究 纵观现有国外一些文献(如Piller 2001;Kong 2003;Chiles 2007;Haugh2007;Schnurr et al.2007;Spencer-Oatey 2007;Blitvich 2009;Esbensen 2009;Ho 2010)以及一些国内文献( 如 Ren 2012;袁周敏 2012;陈倩、冉永平 2013;陈新仁 2013a,2013b,2013c,2013d;陈新仁等 2013;王雪玉 2013;袁周敏、陈新仁 2013),笔者不难发现,语用学视角下的身份研究一般都体现了社会建构主义观的一些基本观念,如身份是通过话语建构的,身份是交际双方互动的结果,身份是在特定语境下为了服务于特定交际目的而选择的结果。 然而,笔者发现,语用学学科中关于身份的研究从关注问题及研究路径上看仍然比较单一。最主要的一种做法是探讨身份建构的语境制约,比较宽泛地讨论身份建构的目标或动机;另一常见做法是探讨身份构建如何作为一种交际资源被用来推进交际目标的实现(如Ho 2010;袁周敏 2012;王雪玉 2013),还有一种比较理论化的做法是通过身份构建研究反思既有语用学理论(如 Kong 2003;Spencer-Oatey 2007)。为了拓展本学科中相关话题的深入研究,笔者弃用综述性文章中一般采用的“叙事”和“展望”方式,而是结合语用学的学科特点和目标,直接勾勒出本学科中体现社会建构主义观的身份研究问题,接着,通过梳理既有研究,尝试提出一些主要的研究路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