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语言学 > 圈外·视野 >

机器人像“人”待何时?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封锡盛在题为《海洋机器人创新发展的思考》的主题报告中谈到,现在很多机器人确实没有“人样”,但随着各方面技术的进步与融合,机器人会越来越像“人”。
    “现阶段我们很多自主智能机器人,应该说‘人味’不足。好多人站在我们的机器人面前还问我‘你的机器人在哪儿?’。”4月12日,2016国家机器人发展论坛在重庆永川召开。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封锡盛在题为《海洋机器人创新发展的思考》的主题报告中谈到,现在很多机器人确实没有“人样”,但随着各方面技术的进步与融合,机器人会越来越像“人”。
    《中国科学报》记者注意到,封锡盛打开了“机器人没人样”这个话题的话匣子之后,引起了现场听众以及其他演讲者的共鸣。著名空间机器人专家、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教授马欧也在报告中说:“许多不搞机器人的觉得机器人起码看起来应该‘像个人’,实际上并非如此,比如深空机器人最常见的是机械臂。”他认为,机器人最像“人”的地方是它们功能上的人化。
    “人模人样”不等于有“人味”
    相比会场内学者专家们对于机器人没人样的讨论,会场外则是另一番景象:小到“儿童明星”小优机器人,大到某家庭陪护机器人,还有火锅机器人、仿真机器人等,无一不被他们的设计和制造者们“打扮”得“像个人”,要么神态逼真,要么憨态可掬。
    趁着论坛间歇,记者怀着浓厚兴趣上前与这些“人模人样”的机器人互动,结果却大失所望。它们有的虽然“跳舞”还行,但与记者的沟通效率却低得气人:有的你跟它讲话说好多遍,它都搞不清楚面前这个人到底在跟它拉什么家常,只好不断重复“我好晕哦”,急得在一旁的工作人员满头大汗。
    原来,会场噪杂的声音让它们不能清晰地收听到互动者与它的对话,在这种场景下其语音识别能力大幅下降。记者继续走访了几个展台后发现,这种问题普遍存在于定位为家庭陪护、儿童早教、游戏等角色的机器人身上,而且这些机器人的功能相近,就连路数也都差不多:外表或呆或萌,交互起来却不觉有太多新意,有的还需要依靠一块平板电脑与之交互。
    一位要求匿名的某机器人公司市场人员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市场上类似服务机器人同质化严重,特别是儿童机器人,有的到现在也没有找到市场痛点在哪里,在试水家庭消费折戟后,只好转战幼儿园或早教课堂。
    现场一位创业者这样解释:“除了仿真机器人,儿童机器人倒是最像人的机器人。儿童机器人从结构和控制的角度不难,难在内容和交互以及机器人的学习能力上。拿语音交互为例,直接拿科大讯飞的语音技术肯定是不够的。比如说小孩喜欢聊小动物,科大讯飞肯定不会在小动物的特定语义下将技术做得很深入,这样创业公司需要把它的语音SDK拿过来做二次深度开发。现在很多儿童机器人都只是语音互动和用手机控制动一动,语音对话根本达不到顺畅程度,大人们都无法接受,更何况孩子。”
    另外,该创业者说,目前的机器人大部分都不具备自我学习能力, 但这偏偏是决定一个机器人能走多远的重要因素之一。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