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语言学 > 语言漫谈 >

“单身狗”与“XX狗”构式


    “狗”在中国文化里本是个贬义词,但是,当前网络新词“单身狗”却很流行,并且形成了一批以“狗”为中心语素的指人名词,这些词语都是善意的,有自嘲和调侃的意味,没有贬义色彩。
    (1)终于可以心安理得做个单身狗。(《楚天金报》2014年11月25日)
    (2)岔开这个话题总可以吧!谁让我还是一个单身狗呢,再问下去,恐怕会伤及五脏六腑啊!(《钱江晚报》2015年2月12日)
    (3)人家93年的都当妈了,我为什么还是单身狗?(《广州日报》2015年4月4日)
    “单身狗”是对到了适婚年龄没有结婚且没有男/女朋友的青年的称呼。该词来自于网络社区,最早出现在2011年,开始指狗,到了2012年底开始指人,2014年“单身狗”登上了年度热词榜,成为大学生十大校园流行语之一。(汪洁 2014)
    

.“单身狗”生成过程
    “单身狗”是“单身”和“狗”二词的整合,“单身”强调“独自一人”,“未婚”,“无家属”,“无婚恋对象”,“缺少异性关爱”等,它表现了“单身狗”的核心意义。“狗”是对单身者的进一步诠释,形象地表现了单身者的生活状况:像狗一样辛苦、漂泊,没有家的感觉。“狗”有多种品质,提到狗,人们会有不同的联想,比如“可爱”、“忠实”、“势利”、“辛苦”等。但是“狗”一旦和“单身”复合,其“辛苦”“缺少关爱”等形象凸显,成了前景,其中的“可爱”、“忠实”、“势利”等形象背景化。受“单身”的影响,“狗”的辛苦形象被激活,在整个词里隐喻人。“单身狗”的概念整合过程可以图示如下,“单身”在“单身狗”里贡献的是“未婚且无恋爱对象”义,“狗”以“辛苦”的形象隐喻人,整个词表示“未婚且无婚恋对象的青年”。

 

“单身狗”概念合成图 

二.“单身狗”的构词心理

在“单身狗”出现之前,汉语已有表示单身人士的词语:单身汉、单身族和单身贵族。它们和“单身狗”一起组成了一个概念场,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义素“未婚”。但是在语义上又有区别。“单身汉”凸显性别,指未婚男性。“单身贵族”强调单身者的条件优越,注重生活品味。“单身族”是集体名词(邹嘉彦,游汝杰2007: 55),是对单身人士的总称,表达比较中性化。从语体上来说,“单身汉”属于通俗的口语体,“单身族”和“单身贵族”则比较典雅,单身狗是个更俗的词语。“单身”语义场的四个词语按从俗到雅的等级可以排列如下:
    


    汉语中已有“单身汉”“单身族”和“单身贵族”三个词语来表征单身人士,可是为什么还要再造个“单身狗”呢?这受到认知文化心理的影响,同时也是当今社会现实的反应。
    1.标新立异的语言认知心理。旧的表达方式因为频繁出现而语义磨损,使人们视而不见,为了吸引人的注意,年轻人总喜欢标新立异,力图运用新奇的表达方式吸引别人眼球,提高语言效力。汉语中程度副词异常发达,除了“极、很、十分、非常、特别、尤其、异常、格外”等,现在又有“酷、巨、特”等,就是不断创新、历史累积的结果。现代青年面临的社会压力很大,生活成本很高,工作紧张,房价飞涨,结婚恋爱不再是一件简单的事,以往表单身的词语都不能表达当今单身青年焦虑、辛苦的状况,于是“单身狗”这种诙谐幽默的表达应运而生,并且一出生就受到草根青年的喜爱。
    2.违反大众的语用逆反心理。年轻人对新鲜事物接受得快,喜欢和主流对立和对传统的反叛。中国传统中对狗的评价一直是负面的,汉语里与狗有关的词多是贬义词,如“狗官”、“狗腿子”、“狗男女”、“狗东西”、“狗仗人势”、“狐朋狗友”、“狗眼看人低”、“狗咬吕洞宾”、“狗改不了吃屎”、“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等,都表现出了人们对狗的厌恶。但是年轻人总喜欢用反传统的东西来表现自己,以标新立异,显示卓尔不群。所以他们偏用这个传统上不为人喜爱的语素“狗”来表现自己,也间接地表达了对生活中的不满情绪。
    3.西方文化的影响。随着西学东渐,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受西方文化尤其是英语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英语中的狗多和聪明、幸运联系,人们也常常以狗自喻。英语中与狗有关的习语多是褒义词。如:lucky dog(幸运的人),clever dog(聪明的孩子),top dog(优胜者),sea dog(老练的水手),water dog(水性好的人),every dog has his days(人人皆有得意时),等。这些英语习语里的dog都不能直接翻译为“狗”,而应该翻译为人。年轻人故意违反传统,力求新异,有的按字面意义把dog直接翻译为“狗”,如luck dog有人译作“幸运狗”。与此相应,汉语中出现了很多与狗相关的褒义词,如:顽皮狗,开心狗,浪漫狗,聪明狗,俏皮狗等,“狗”的亲切、可爱的形象逐渐深入人心。“狗”和人的关系越来越近了,在网络上,有不少年轻人以狗自喻。于是,把人比作狗,把没有男/女朋友的年轻人称作“单身狗”就是自然而然的了。
    4.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压力。当今社会节奏紧张,职场竞争激烈,年轻人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生活使年轻人越来越现实,恋爱结婚的成本越来越高,有房有车成为恋爱结婚的前提,否则免谈,所以很多年轻人谈不起恋爱,以致大龄剩男剩女越来越多,他们需要承担工作、生活等多方面的压力,独自奋斗,所以用“单身狗”自嘲。
    5.新媒体的助推作用。随着互联网的推广,特别是WiFi、智能手机的普及,微信、微博、QQ等新媒体的出现并迅速普及,上网越来越方便,在这种情况下,人人都是自媒体,工具的方便,也有助于新词的推广和快速传播。所以,符合年轻人心理的“单身狗”一经产生便受到他们的喜爱和追捧,在网络的助推下便迅速传播开来,一跃成为2014年度大学生十大校园流行语之一。 
    .“XX狗”构式——“单身狗”的扩展
    随着“单身狗”的高频使用,“狗”逐渐有了“工作或学习辛苦者”的意思。在类推机制的影响下,已经形成了以“狗”为中心词的“XX狗”构式,造成了一批新词,如:学生狗、初中狗、高中狗、大四狗、文科狗、三本狗,分别隐喻学生、初中生、高中生、文科生、三本学生、IT工作者等,比喻学习、工作和生活非常辛苦的一类人。这些人整天忙于学习、工作,很辛苦,活得像“狗”一样。
    “XX狗”构式中的“XX”多是名词性的,但也可以是动词性的,如“考研狗”、“加班狗”、“留学狗”,甚至还可以是英语缩略词,如“IT狗”等,表明“XX狗”构式的构成能力很强。 

四.结语

“狗”在中国文化里本是令人生厌的动物,汉语中与“狗”有关的词语大都是贬义词,但是在英语的影响下,“狗”增加了可爱、亲切的色彩,又与汉族固有文化里狗的“辛苦”特征结合起来,形成了“单身狗”。“单身狗”本来是对没有男/女朋友的年轻人的调侃,在网络的助推下得到快速的传播,并且形成了“XX狗”构式,比喻在工作或学习中非常辛苦的一类人,造成了一批新词。

参考文献
    [1] 汪  洁. 人人网发布2014年度热词榜 披露年轻人7宗你不知道的事[N]. 中国新闻网, 2014年12月24日. http://finance.chinanews.com/cj/2014/12-24/6907054.shtml 
    [2] 李宇明. 词语模[A]. 邢福义主编. 汉语法特点面面观[C]. 北京: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1999. 
    [3] 邹嘉彦, 游汝杰. 21世纪话语新词语词典[Z].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7. 
    [4] 杨绪明, 杨文全. 当代新词新语探析[J]. 汉语学习, 2009 (1). 
    声明  
    本文删节版刊于《语文建设》2015年第9期,原题为《没有贬义的“XX狗”》。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