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见过的有审美的生活是什么样儿的? 一个有名的学者,同时也在北京大学任教多年,他博学勤奋,对美一直有着自己的理解。建国以后这位教授住在燕东园27号,有一次学生到他家中,想要帮他打扫庭院里的层层落叶,他当即拦住:“我好不容易才积到这么厚,可以听到雨声。” 这位学者就是朱光潜先生,朱光潜是我国现代美学的奠基人。美是他日常生活中一项重要的活动。就像朱光潜在他新书《一升露水一升花》里所说的:“我们对于审美,每个人一些亲身的经验。一部电影,一部小说,一场戏,一朵花,一把茶壶,一个英雄人物,或是一个微小的举动,诸如此类的事物经常引起我们的美感。” 朱光潜在美学方面的第一篇文章《无言之美》就可以看到他对美有一种与众不同的理解。他提到喜剧《青鸟》的布景,择夜阑人静的时候,使重要角色睡得很长久,就是利用无言之美的道理。“口开则灵魂之门闭,口闭则灵魂之门开。”无言之美,与其尽量流露,不如稍有含蓄。不难看出,朱光潜早期是受孔子、庄子思想影响较深的。在《朱光潜全集》里,他给自己写的传记中,可以看到:在一场美学大辩论中许多人批评他唯心,他就开始认真研读唯物主义。他不回避过去,保持勤学进步,这样一个人的生活有“审美”的。 美是什么? 有人问圣·奥古斯丁:“时间究竟是什么? ” 他回答说:“你不问我,我本来很清楚地知道它是什么;你问我,我倒觉得茫然了。”世间许多习见周知的东西都是如此,美也不例外。 帕斯卡说:“优雅和美丽都有某种标准,这种标准由我们自然的天性和使我们愉悦的东西之间联系而成。美可以是庭院、歌曲、文章、诗句、散文、女人、飞鸟、河流、树木、空地、服饰,等等。”而朱光潜在《一升露水一升花》中用极简一句“美一半在物,一半在你”将他言明。 美学家宗白华在提到美从何处寻时写道:“美对于你的心,你的“美感”是客观的对象和存在。你如果要进一步认识她,你可以分析她的结构、形象、组成的各部分,得出“谐和”的规律、“节奏”的规律、表现的内容、丰富的启示,而不必顾到你自己的心的活动。你越能忘掉自我,忘掉你自己的情绪波动,思维起伏,你就会像一面镜子,照见了一个世界,丰富了自己,也丰富了文化。” 而朱光潜在《一升露水一升花》中直接追溯到美产出的一个源头上——艺术家如何能创造美的,让人更直观的理解美。他写道:“凡是艺术家都须有一半是诗人,一半是匠人。他要有诗人的妙悟,要有匠人的手腕,妙悟来自性灵,手腕则可得于模仿。” 我曾经把美学视作一种“陷阱” 读大学的时候,我曾经,偶然遇到了布尔哈通河的黄昏。那一天,金色、橙色、红色的光落在宽广的河流上,温暖而又充满保护。那一刻,仿佛世界包容了一切。 说是偶然遇见,也可以是它特意在此等候我,就是人与自然的美妙缘分。一见钟情,情绪重组,我落入了它设下的美丽陷进。第二天,第三天,我又在同一时间去寻找她。 我仿佛与人群隔离,特立独行,只关心美景。谁说,美学不是一场陷进,它让人心灵得到了净化,但又仿佛让人想要与人世绝缘。 朱光潜在《一升露水一升花》中说,这个社会讨厌的人,“俗不可耐”。而他的这本书也像是一个“陷进”,他谈美,认人“免俗”。我们都是是一个“未能免俗”的人,但是当我们时常领略到能免俗的趣味的时候,当我们在品味一首诗、一幅画或是一片自然风景的时候,我们就拥有了美感。 一个人也是好天气 他一定是一个怪人! 当我们看到一个独行踯躅者的时候,我们不禁这样想到。 谁会喜欢独行呢? “心灵有时可互相渗透,也有时不可互相渗透。”因此同样看一朵花,一片海,你所见的和我所见的却是不相同的。所以,人有时候会感到孤独,寂寞如苦。 朱光潜在《一升露水一升花》中说“我生平不怕呆人,也不怕聪明过度的人,只是对着没有趣味的人,要勉强同他说应酬话,真是觉得苦。”看来朱光潜也是一个对孤独落差深有体会的人。 不过他还是说了:“谁都知道,有真正的好朋友是人生一件乐事。”做一个好人,用真心去交一个好朋友。一个人的时候可以欣赏好天气,就有一个自己的小宇宙。 看朱光潜这部美学散文精选集的时候,我常常会忘记他美学家的身份。他用文字,保持人间的诗意,而这些文字也正是他记忆的一部分。他想帮助我们开拓更加丰富的世界,同时也告诉我们这会是一场灵魂的冒险。他随便谈谈,读完了,你会发现。哈!这个世界原来是让大家闲谈"今天天气好"的世界。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