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注意到网络上对“民国之后无大师”的论调的辩驳,其中不少网友提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即堪称当代大师,其成就并不亚于任何一位现代大师。对此我深以为然。袁隆平是中国当代科学家的一名杰出代表。他创造了杂交水稻一个又一个世界新高度,也创造了一段又一段脍炙人口的中国传奇。近30年来,有关袁隆平的传奇、他的人生故事、他所创造的人间“奇迹”一直在广为传颂。关于他和杂交水稻的文学作品创作与发表也一直没有中断过。目前可以看到的有关袁隆平的最早的传记大概是1990年由谭士珍创作、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庄志霞则是书写袁隆平最多的作者,她相继于2000年、2006年和2008年独立或与人合作出版了三本关于袁隆平的传记。中宣部曾先后编辑出版《用一粒种子改变世界的人》和《杂交水稻之父》两部书。单单2016年,除了陈启文的长篇报告文学《袁隆平的世界》之外,还有谭仲池和郭久鳞出版了关于袁隆平的传记。可见,这是一位有故事的传主和文学作品主角,值得人们不断地书写和讲述。 在数十部有关袁隆平的作品中,陈启文的这部新著有着鲜明的个性特点,使其显得与众不同。首先,作者是带着强烈的感情来采访创作的,将个人的生命体验完全融进其中。譬如,他从自己少年时代的饥饿记忆和因为粮食而处境困窘的往事着手,追忆了父亲在粮食上对自己近乎“绝情”的严苛,自己当年带到学校的口粮不慎丢失受到同学接济至今铭记在心的故事,包括他当年第一次见到袁隆平时的难忘印象。这些个人经验的书写,拉近了作品与读者的距离。而在采访袁隆平生平事迹的过程中,作者始终是一名在场者、见证者与感受者,以此确保自己笔下的内容“完全真实准确”。他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心体会,真切感受到了以袁隆平为代表的中国水稻研究专家们一代又一代的辛劳付出与无私奉献。他们都像是一个模子印出来的,几乎都长着一副“刚果布”农民一样的脸。然而他们所从事的却是一项震铄古今的伟业,令人肃然起敬的事业。因此,在平凡、朴实与伟大、崇高之间,作者找到了一个切入口,找到了自己情感的共鸣点,倾注了全部真情实感去讴歌和赞美这位像棵庄稼一样行走、劳作、奉献不已的科学家袁隆平。他也正像养育人类的庄稼一样,平凡、寻常而伟大。 苏格拉底说:未经思考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袁隆平的人生,经过作者的反复思考、评析、研究,变成了一份心路历程和精神的样本、一个楷模。袁隆平的一生就做一件事,就做好一件事,为了“把饭碗牢牢地端在中国人自己手里”,为了“舌尖上的安全”,亦即为了保障和确保我们国家的粮食安全。这是国运、国脉之所系,事关民族安危。因此,袁隆平是怀有深刻忧患意识的科学家。他的爱国精神、家国情怀是深入骨髓、沁入灵魂的本色与底色。袁隆平的人生没有也不会有休止符,他“一生都在抵达”,都在路上,都在广袤的田野中,在芸芸农民中。他像一粒米一样,在寻常与平凡中努力追求卓越,并用一生的努力缔造了一项人类的奇迹。袁隆平被称为当代的神农氏,让人类远离了饥饿。这个由中国现代妇产科事业之母林巧稚接生的男儿,最终以一种神性的贡献回报了这个社会。这部作品难能可贵的一点是,能够直面社会上对于袁隆平的各种评论包括批评性意见。特别是,因为袁隆平坚定地支持尚存很大争议的转基因作物及食品,近年来备受指摘乃至攻击谩骂。作者不是片面地铺陈观点,反击对方的指责,而是努力探寻真相,试图以一种比较公正客观的态度揭示转基因的利弊得失和真实情况。无论作者的这种努力是否会被读者接受,但是他求真务实、揭示还原真相的做法确实遵循了一名真正的报告文学作家的行为准则与叙事伦理。 袁隆平是一部大书,值得不断地书写。《袁隆平的世界》不是第一部描写袁隆平的作品,也绝不会是最后一部。袁隆平的人生和他所达到的人生境界可能是作者着重要表现的主题。作者讲述了袁隆平的科学世界、生活世界和精神世界。其中最重要的便是他的精神境界。在陈启文看来,袁隆平已经到达了一种天地境界或宇宙境界。这是超越道德、超越人类利益的、天人合一的境界。作者通过这部作品,还试图探析人与自然的关系。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