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最后一战》:在历史的天空熠熠生辉


    

读完陈璞平的长篇纪实文学作品《最后一战》 ,被书中所描写的发生在鲁西北小城的这次抗日战争的“收官之战”中敌我对抗深深震撼。彼时抗战已经取得胜利,黎明的曙光俨然洒满中华大地,但是日伪力量依然负隅顽抗,企图破坏我军统一全国的伟业。多年后,作者引领我们再次回眸,重温半个多世纪前的“最后一战”,让我们更加铭记那段血与火交织的历史中那些流血牺牲、奋勇杀敌的英雄事迹,凝聚今天的我们奋进的力量。
    《最后一战》全书洋洋洒洒几十万文字,生动翔实地记录了1945年底八路军在山东禹城全歼在中国最后一支拒不投降的日军的故事。作者紧紧围绕这场战役,将敌我双方激烈的斗争进行了生动的展示,尊重史实却又不拘泥于史实,运用艺术化的手法,塑造了一批丰满感人、有血有肉的抗战英雄形象。将原本发生在鲁西北小地禹城的这场战争,巧妙地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进行了勾连,从而将小“战争”引向大“时局”,凸显了亿万国人在强敌当前形势下,不屈不挠、浴血杀敌的伟大精神,是一部歌颂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的优秀作品。
    与以往很多作品中宏大战争叙事偏重对战争过程中重要节点的浓墨重彩描写不同,作者从一个小人物的视角切入叙事。主人公少年四子出身于武术世家,从小学习武术,有一身好功夫,尤其擅长使用短刀。在尚未成年的四子心中,有一名特别崇拜的女老师——白雪。抗战爆发后,日军攻陷山东禹城,白雪被敌人残忍杀害,这使得四子对敌人的仇恨更加强烈。家仇国恨,涌上心头,激发他坚定不移地加入杀敌前线,用热血保卫祖国、保护家乡,在这个过程中成长为一名机智勇敢的八路军战士。作者正是通过对四子这位最普通的农村少年一步步成长为抗敌英雄的描写,将抗战期间我国广大农村青年在国难当头时所表现出的英勇不屈的精神展现在读者面前,使读者更能体会到胜利的取得是民心所向,是历史不可动摇的必然结果。
    该书的选题来自一次采访。中央电视台编导采访作者,听完了作者为何将禹城这场战争定名为中日抗战中“最后一战”的翔实论证后,十分信服。由于此次采访非常成功,大家都有些意犹未尽,顺便就聊起了战争中其他的一些值得言说的人或事,作者在略带迟疑中将四子这个人物的事情娓娓道来。令大家没想到的是,正是这次讲述,促成了本书的产生,也促成了一段民间人士自发抗敌、英勇奋战的好故事的记录与书写。
    除了主人公四子这个典型的形象,作者还塑造了一批鲜活生命的残忍消逝:如爷爷、大哥、白雪、王克寇、叉子等。在跟随书中描写的他们亲历一次次战斗中,读者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坚韧和顽强,看到了民族大义面前勇往直前的英雄群像,身临其境般感受到“一寸山河一寸血,百万民众百万兵”的宏大抗战场景。作品正是通过一个普通人的抗战经历,将正义必将战胜邪恶,中国人民世代英勇、绝不姑息敌人的民族气节,展示在读者面前。
    作为纪实文学,对于当时严峻抗战形势下的敌我双方对峙和取得胜利所付出的艰苦代价等,作者是严肃客观的,完全尊重史实。用他自己的话说是“收集了上千册历史资料,手写了上百万字的采访笔记,敲打下数百万字的电子文档”。但同时,又能用细腻的笔触优美的文字,还原了一个残酷战争背景下真实感人的生活场景。
    在陈璞平的笔下,漆黑一片的夜笼罩一切,包括正义和罪恶。侵略者和抗战者的殊死搏斗也被掩盖在这夜色中。但同时,夜又是浪漫的,在号角响起时,在激烈艰苦的一次次阻击中,夜缄默地守望着当下,静候黎明来临。这种写作手法贯穿作品,读来不觉枯燥,倒有一种深邃的生活质感。尤其是在最后一章《落幕》中,作者写道:“1945年12月31日,深夜,子时。新年即将开启之时,禹城大战落下帷幕,盘踞在中华大地上的最后数百名拒绝投降日军终于在渤海军区八路军的强势围攻之下,放下武器……”字里行间,平静地诉说着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读来令人动容。
    结尾处,禹城大战以我方最终取得胜利,歼灭日军而告终,这也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最终落幕。作者笔触极其克制,并未极尽渲染地描写胜利后广大军民的热烈欢呼和巨大喜悦,却出其不意地将视线收回到四子,反观四子的内心,用他的心声作为结语。
    其实,作为一名抗战英雄,关于四子原型的故事,作者知道的仅仅是“四子”这个称呼,真实的姓名,具体属于哪个村、哪个部队,都已经不甚清楚,无从查证。甚至现在是否健在抑或已经去世,都不得而知。但在广袤无际的中华大地上,在艰苦卓绝的抗战史上,在鲁西北平原和神州大地上,有着千千万的“四子”,他们因为一个共同的民族信念走到一起,拿起刀枪,奔赴战场,保卫自己的祖国母亲。他们用最热血的青春,将自己的名字镌刻在了历史的天空上,熠熠生辉。
    (作者系浙江音乐学院戏剧系副教授)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