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东圩埂》:记者之眼,仁者之心


    

《东圩埂》是何显玉的又一部散文集。
    读《东圩埂》,刚开始有一种错觉,以为是一部自传性质的怀旧小说。我不敢相信,书中写的都是真人真事。作者竟有如此大的勇气,直面曾经的穷困和不堪。我们都是农家子弟,差不多是同龄人,有着相似经历,都是历经诸多苦难活下来的。
    通读全书,有几点印象特别深刻。
    一是作者写东圩埂特别的地理位置,东圩埂人特别的生存环境。因年复一年的水患所造成饥荒,那种无时不在的饥饿感,那种惶惶不安的生存危机,写房舍的逼仄,写疾病、贫穷,以及由此造成的残疾、死亡等,文字那样异乎寻常的冷静。不知是作者有意克制,还是经过半世沧桑,时间澄滤了一切,让作者能平静看待曾经的人事,以及人情、世情。“我的大哥七岁那年春上,饿得高烧不退,无钱医治。父母亲帮人家稻田车了一天的水,晚上换来两碗新摘的黄豆,母亲赶紧跟人家换点钱,抱着我哥哥往医院跑。半路上,我哥在母亲怀里咽了气。”这样冷静的叙述,书中随处可见。
    读《东圩埂》,想到余华的《活着》,写的都是“人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对世界的乐观态度。”作者都力图通过自己的讲述,让人明白一件事:“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其他事物所活着。”这样的书写,比那种充满戾气的文字,更易让读者感受到那种刻骨铭心的真,更能产生一种感人至深的力量。
    二是本书虽是由各自独立成篇的文章结集而成,但篇章之间有某种或明或暗的关联,使得全书成为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作者说:“我用信仰的力量将沉淀在岁月尘埃中的往事故人写成文章”,力图使文字成为“东圩埂”的乡村纪念碑。
    作者不厌其烦地述说东圩埂的地理位置,而且以自己家为参照,多处写到那些具有坐标性质(地理的、心理的)的地方,比如榨油坊、光爷的老屋、姚拐等,又以东圩埂为参照,多次写到三叉河、陈垱圩、三河街、金牛中学等。但作者写得最多的还是亲人、亲友、乡人,书中很多文章,都可看作是某种意义上的“乡人列传”。光爷、保大爹和他的女人,二爷、婶娘、玉娥姐、素贞,老梅、二狗子、大伯等。其中,作者的父母,既是书写别人的参照,又是作者用墨最多、用情最深的“传主”。当然,乡人中也有恶人,比如强横一方的地痞大狗子等,虽然作者厌恶之极,但还是要让他们丑恶的嘴脸无处遁形;乡人更有让乡人引以为傲的孙立人将军、受人爱戴的谈注渠老师等。
    山河变易,沧海桑田,有些人已经作古,有些人正在慢慢老去,作者显然是想让这些深深扎根于自己童年的地名、人物,永远存留在文字里,不因岁月远逝而消亡。只要这些地名还在,只要这些人物不被淡忘,回乡的路永远不会陌生。作者是用文字铺就了一条还乡路。
    三是作者善于发掘苦难岁月中的诗意。作者在自序中告诉我们:“人间纵有万般苦难,岁月亦不乏温情。我似乎找到了故乡苦难生活中的‘诗意’,发现了故乡人超乎寻常的生命力量。这种力量,让东圩埂人无惧灾难,笑对生死”,永远“往生活的高处与生命的高境行走”。比如书中反复出现的,暑热的夏夜,父亲陪自己学习的情景,“暑假的每个夜里,我父亲用一只水桶装半桶水,让我把腿放进桶里,上面用大手巾裹着,不让蚊子叮咬我,他一声不吭拿着芭蕉扇在我旁边给我扇风。”一个大字不识的农民,对儿子的关爱,实际上是对知识的膜拜。豆点大的灯光下,这情景,总让人感觉一种温馨的诗情。作者的母亲,九岁时就到东圩埂做童养媳,作者在书中先后叙述了母亲艰苦岁月的种种经历。这其间,似是闲笔,“母亲喜欢花”,“母亲做童养媳时会唱‘月月红,月月开,月月大姐有花戴’。”只有儿子知道,不管日子如何苦,如何煎熬,母亲那颗爱美的心都在。此外,玉娥姐的美,校工老梅的善等,都如苦难岁月里的如花美景,映照出作者内心律动的青春诗意。
    四是书中文字表达不藏拙,随处都可以读出一种泥土气。不少地方,从修辞学家的眼光看,有些句子未必那么好,至少是可以写得更好些。比如书中出现了许多似乎是“固执”的类似于絮叨的重复,对于一个成熟的作家,尤其是曾经的名记者,绝不可能是不可避免的,只能理解为作者有意为之。作者或许是想通过这种去修饰的方式,达到一种返朴归真的效果。那种岁月里沉淀的隐痛,那种浓得化不开的亲情、乡情、友情,总在一些特别的时点,不断浮现在作者心头,他不得不一次次面对它,一次次书写它。同样一个人,就可能关联着不同的事件。本可避免的重复,在作者这里就变得不可避免。作者在精神还乡之际,在推敲文字之际,或许联想到了孔子还乡的情景。《论语》“乡党”篇中,孔子的学生们回忆:孔子在宗庙、朝廷上说话,上朝、下朝的时候,同上大夫、下大夫说话,都显得明白、流畅,大方得体,但回到自己的家乡,与乡亲们在一起,则显得特别恭顺,好像不会说话的样子。这既是一种品格,也是一种人生智慧;只有如此,才能真正与乡情打成一片,才能真正同父老乡亲情相近、话投机。
    读罢《东圩埂》,能分明感觉到,作者叙述人生百态的文字背后,总有一双记者之眼,一颗仁者之心,它警示着我们,同时也温暖着我们。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