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专题研究 > 西部文化研究 >

陈哲和他的土风计划

为庆祝国际音乐理事会第32届大会暨第二届世界音乐论坛在北京召开,“中国云南原生态音乐会”10月中旬在北京举行。这场由中国音乐家协会和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主办的云南原生态音乐会,是本届年会暨论坛中的惟一一台专场音乐会。
    近70位来自云南各民族村寨的乡土演员,用天然的嗓音和朴素的舞蹈,真情歌颂他们的生活、劳动、爱情、节日及家乡美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音乐理事会、国际音乐家联合会等19个国际组织有关负责人,美国、加拿大、德国、瑞士、韩国等37个国家的著名音乐专家、学者共300余人观看了演出。晚会上,著名音乐人陈哲带来的普米年轻人,又一次将曾在很多地方表演过的普米传统歌舞展现给了来宾。这样的表演,正是陈哲推广的“土风计划”的一个项目,它的宗旨是——活化传承民间文化!
    传承民族文化的特殊计划
    当人们在为舞台上改编过的“原生态”艺术而鼓掌激动的时候,很少有人知道,有一个音乐人,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已经默默地在乡间村寨行走了10多年,用自己的才华和真诚一点点收集和记录着民间文化最真实的声音,他就是著名音乐人陈哲。
    创作过《让世界充满爱》《血染的风采》《黄土高坡》《同一首歌》的音乐人陈哲,已经远离主流乐坛,长期深入到民间音乐资源极为丰富的广西、云南、贵州地区,进行搜集整理保护民间音乐的工作。目前,由陈哲倡导发起的“土风计划”正在推广和实施,并成为2006年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传承的一项大事件。
    “土风计划”是陈哲发起并推动的一项原生态文化传承行动,是一项旨在抢救保护濒临失传、不可再生的民族文化资源,探索良性发展,促进民族文化由资源优势转化为民族文化产业优势的系统保护工程。在此前的1992年到1994年间,陈哲完成了“中国音乐西行计划”:到西部流行音乐尚未渗透的地方,挖掘当地的民歌资源。后来他又到云南少数民族地区挖掘当地民歌资源,并将这个计划完善成现在的“土风计划”。
    “土风计划”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艺术家介入、摄取,把民间文化固化下来;另一方面是“活化”,即让资源地的人们实现民族文化的自我传承。“土风计划”经过了陈哲长达10年的考察和实践。三年前,由“云南村寨文化传承项目组”在云南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选择4个村作为试点,现在已初见成效。而“普米族传统文化传习小组”已于2004年被列为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试点项目。今年上半年, “土风计划·兰坪民间文化村寨传承培育”的二期项目已正式启动。二期项目的总目标是通过两年时间,探索如何在乡土文化乐趣化中保持持续传承。
    陈哲认为,文化在劳动中生存,血脉便在其中传递。传承必须社会化,通过社会化形成补血,这样才能把文化传承、人才培育、形成文化产业等联系在一起,并吸引相关利益群体将这些“品种”打造成品牌,加以利用,转化成社会成果而惠利本土。因此,项目从一开始就确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回到劳动链中存活下去”的理念。“土风计划”提倡引导项目在开放的空间中健康运行,使村民、艺人和文化本身在这个空间中获得免疫力和抗冲击力,从外部世界反馈中获得自信,避免在外部经济浪潮猝然到来时遭到灭顶冲击。同时还可以避免偏远山区文化因长期孤立在公众视线之外日久无援而出现的萎缩。
    “土风计划”的理论核心——ABC
    陈哲将民间文化比喻为一棵大树,因此有了“土风计划”的理论核心——ABC理论。
    A即“根文化”。根文化是一个民族灵魂所在。根文化多样性的基因是不能动的,所以不是展现给人看的。根文化长期孤立在主流文化之外,是它不为人知的原因。正因为这样,它需要人们去传播。
    B即树干,它是对A的延续。它要求必须用科学的手段来传播根文化的内容。进行这样的传播应当是一种国家行为。B理论原则是,参与这项工作的人必须有主人翁的意识、“根文化”的意识。因此一定要对歌手的来源作过考察后才能让他(她)去展示,对歌手的考察就是也就是对“根文化”的考察!
    C即大树的花朵,它是对树干果实的张扬。C的阶段主要是艺术家的创作。一个艺术家在进行艺术创作前,应当先去了解根文化。民间文化这棵大树只有按ABC顺序将整个根、树干、树叶都协调起来,才会有生命力。
    在陈哲看来,民间文化的保存不是靠拯救而是靠“活化”传承。他认为,目前做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一件超前的事情,只有在经济高度发展阶段才能去做文化遗产的保护。现阶段,陈哲们能够做的就是去传承它,让它自身慢慢循环流动下去,最后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活态文化,而不是用录音、纪录片记录将会消失的东西。在民间文化保护过程中,陈哲提出要让根、树、花各尽其职,才能让民间文化这棵大树枝繁叶茂。
    陈哲认为,必须要提早培育一种有效的机制来面对目前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文化流失现象。中国的民间文化极其丰富,对很多知识分子带着一种“拯救”的态度去面对民间文化的态度,陈哲并不赞同。他认为,每个“外人”都应当带着协作者的态度去帮助民间文化的继承者发展、保存文化,而不是作为主体去改变对方。
    在实践中,陈哲提倡的做法是,先在村寨成立一个学习小组,小组的成员都是年轻人,让他们做村寨的协调员。第一步是传承;第二步是推动这个工作;第三步是展示成果。他认为,这些年轻人在舞台的时候是C(花),在寨子里面的时候就是协调员。
    “‘土风计划’要求具有建设性、思想上的引导性。现在的当务之急就是让这个民族了解自己的文化民族,并为之自豪。一个民族不是为了别人而存在的。因此首先应当获得一种选择权,知道自己的存在价值。这样,他们就会自觉将自己的民族文化进行传承。决策的事情交给村民去做,让他们在一个良性循环的系统中更深地了解自己的母体文化”,陈哲形象地比喻这个理念:“即使陈哲们这一代没有完成这个计划,但是这个计划可以薪火相传下来去。”这就是陈哲的理想。
    一名理想主义的音乐人
    陈哲常常说,一个民族必须有传承自己文化的愿望才能自觉去传承。有自觉还必须要有教育。但传承文化很不容易,何况要持续下去。怎样做更好?传承民间文化,农民是主体,他们的想法是什么样的?在大瑶山行走的10年里,陈哲一直在思考这些问题的答案。
    “土风计划”就是在这些思考中萌芽的。
    10年来,陈哲走遍了广西、贵州、四川、云南的山山水水,采撷了大量丰富的民间文化素材,包括服饰、歌舞、工艺、吟诵、对话,并把一切民族文化的养分都纳入了陈哲的声像资料库中。歌曲《兰坪姑娘》的创作,也正是得益于陈哲对民族初始文化形态原汁原味的品味。陈哲经常出现在云南兰坪的村寨里,每踏进一个村寨,他都要先找到最熟悉当地民俗和民间艺术的长者,记录下他们的语言、歌声、舞姿和手艺……
    作为陈哲的挚友,著名音乐评论人金兆钧先生一直关注着老朋友在音乐道路上的脚步。1986年,在知识界展开“寻根热”的大潮中,陈哲也开始了他追寻“原生态音乐”历程的第一阶段。当时他的目的很单纯,就是想创作较好的、较真实的民族民间音乐。他在北京郊区进行民间文化纪实的资料采集,通过摄像和采访,记录了很多传统文化资料。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中央电视台海外中心、北京文艺台、广东电台“音乐之声”为了推动民乐改革创新,联手倡导了一次行动,取名“新民乐运动”,主要是为了区别于学院派的传统民乐。从那以后,中国的音乐圈中开始了对创作真正的民族民间音乐热烈的讨论。据金兆钧回忆,当时开了一些讨论会,陈哲也参加了。在会上,陈哲的观点显得比较激烈。在围绕发展民族音乐的讨论中,他提出了“创作民族音乐,不穿长袍马褂,也不穿西装”的口号。
    “那个时期的陈哲,其实就是一个理想主义的音乐人,他满脑子想的还是怎么做最纯粹的民族音乐。”金兆钧这样回忆道。但是陈哲所倡导的纯粹的民族音乐,并不为当时大部分音乐人所认可。在此之后,陈哲转向民间,开始了自己独立的“创作发现之旅”,并在实践中从理想主义的音乐人慢慢完成了他成为民间文化保护传承实践者的转型。
    金兆钧认为,原生态音乐的“活化传承”是最有创造力的理论。通过口传心授一代代延续下去,最大限度地维持其民族文化“根”的纯粹性。对今天来说,音乐惟一的途径,只能是活化。因为音乐具有流变性、即兴性,通过死板的记录,那些音乐中最珍贵的东西,即“魂”的东西就会丧失殆尽。
    金兆钧形象地比喻陈哲:“他认为自己就是个传教士,当然他传的不是宗教,而是一种留住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精神,一种责任感。在音乐圈中,很多人认为陈哲‘疯了’,可是有的时候我在想,我们真的需要陈哲这种人,需要普米族小村落这样的‘乌托邦’存在。陈哲所做的,是一个理想主义者的自我救赎。他在试图挽救现代社会边缘化乃至消亡的我们民族文明的根与魂,就像他自己经常告诉人们的那样,他是在还债,是在替现代化、替城市人还债,在替我们还债。”
    原载:《文艺报》2007-11-8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