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俐俐: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念导向与民族文学功能
http://www.newdu.com 2024/11/28 04:11:03 《民族文学研究》2020年第 newdu 参加讨论
关键词:民族文学 中华民族共同体 一、问题缘起:功能研究类型作为“文学事件”理解的民族文学功能 (一)功能研究的两种类型 文学功能依怎样逻辑研究呢?功能,就是有什么用,有怎样的作用/效用。文学功能研究或者说生成,可以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为假说功能型,是从哲学理论、社会政治理论、文学观念、文学文本的结构特性等演绎、推导出的文学功能,属于一种理论假说,或表述为施加给文学的功能期待、功能预设。功能预设体现了价值观念,是依据特定价值观念期待实现的作用。假说功能型归属于特定的价值观念,是“应然”性的价值导向。当然,假说功能型也不能随意假说,它的提出应符合学理并与实际情况和发展规律吻合,具有可实现性。第二种为实际功能型,即从相关文学现象或实践中归纳出的功能。现象包括诸如文学文体、文学发展趋势、文学作品风格的选择与呈现等。实际功能来自经验,对其发现、关注、考察和概括缘于某种特定的自觉或不自觉的价值观念。这类功能概括,或者包含对既有价值观的印证和修正,或者可推导出新的价值观。两类功能来源和性质不同,存在复杂关联与互动,在文学功能研究中都不可或缺,也体现在民族文学研究中。本组笔谈文章关于民族文学功能研究,是对现象和经验的描述、总结和概括,属于“实际功能型”。那么都概括了哪些功能?当置于新中国七十年民族文学发展和当下国家文化建设走向大视野中,应客观地呼吁怎样的假设性功能?为了回答这些问题,首先对价值体系建设关键概念以及理解民族文学的“文学事件”理念做简要介绍。 (二)关键概念与以“文学事件”理解的民族文学功能 “功能”本义是“用处/作用”。功能是事物结构与特性的外部呈现。哲学价值论在功能、价值与价值观念三者关联性中界定:“功能”就是“有什么用”,即“价值事实”。“价值事实是指,主客体之间价值关系运动所形成的一种客观的、不依赖于评价者主观意识的存在状态,它既是客体对主体的实际意义,又是一种‘客观’的事实。”“价值事实”是评价主体把握的对象,相当于“实际型功能”。哲学价值论认为,“价值事实”其实是已经认定了的,并体现了对“应然”的期待,价值观念是期待的依据。 依此逻辑,实际型的文学功能,是文学这种事物的结构和特性呈现的“用处”或者“功用”。文学功能考察分析乃至被认定为“价值事实”,依据特定文学观念,也会给文学观念提出建设性思想或者思想元素。以上介绍和阐述仅为静态理论范畴。静态范畴及其关系一旦纳入具体语境,情况必定会变得复杂。原因在于,所谓凭借的“特定”文学观念,究竟是怎样的文学观念?关注了哪些文学“价值事实”考察和分析功能?这提示我们,文学固然为自然发生,但从文学批评“应然”性质与责任看,终究离不开价值观念。文学的“价值观念”包括“文学观念”与文学具体语境覆盖包容最广大人民利益的价值观念。文学的“价值观念”,用马克思的话说,是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历史作用的结果。文学具体语境本身,即为历史与现实交叉融合的环境。实践论美学的主体实践内涵与过程的思想,适用于将静态功能范畴引人具体语境予以动态性研究,这是以价值观念为最终依据的文学批评理念。质言之,实践论美学给了哲学价值论的静态范畴逻辑地进人文学批评以精髓。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功能的研究希冀获得动态性,可采用伊格尔顿的著作《文学事件》基本思想衍化的方法论:文学作品虽说一旦脱离作家之手就成了语词构成的任何人奈何不得之存在,但它的结构和特性绝非封闭的固化之物,因为它有应答和回应问题的能力,应答和回应的问题来自读者(包括批评者)精神需求的关注以及希望,这就是文学作品本身智慧具有的策略性。读者是历时性阅读主体,读者(接受美学理论就读者特质已有理论阐述)与有着应答回应潜能的文学作品相遇,“文学事件”就发生了。伊格尔顿将文学作品视为事件而非结构的“文学事件”思想,合乎逻辑地推导出:功能决定结构和特性,暗合哲学价值论的潜在观念:功能即此种“价值事实”总是以某种需求即价值期待看出来的。概言之,静态范畴的功能由对象的结构和特性所决定,功能研究趋向真实客观的工作。动态范畴的功能是构成结构和特性的动因,功能研究趋向于此功能需求产生原因,以及此功能期待的价值观念如何等。动态功能研究与事件哲学理念脉络上的“文学事件”思想相吻合,吻合于主体角度的立足点。 依此理解和方法,本组关于民族文学(即约定俗成的少数民族文学)批评理论与实践的其他三篇文章,依循艺术特性、风格、文体以及诸方面的突出现象,概括了若干功能。依循的重点是“突出现象”,就此概括了三方面,分别为《民族文学的民族认同建构功能》(樊义红)、《地方性知识:少数民族文学的认知与传播功能》(曾斌)、《文学民族志:民族文学的文化记忆与阐释功能》(朱林)。笔者以为,三篇文章梳理、描述和概括了特定历史时期的实际功能。那么,与之并行的当下和未来值得期待的民族文学“假说功能型”该是怎样的?怎样的视野才能发现和确定值得期待的民族文学“假说型功能”?笔者以为,我国民族文学历史发展大视野,尤其中华民族共同体视野,是第一原则。以此为原则,继而以马克思主义将事物看作历史与现实的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的产物的思想方法,借助“文学事件”的动态眼光,反思三篇文章功能概括的相互关联,看看属于中国民族文学发展的哪个阶段?才知道应该怎样确定值得期待的民族文学功能。 二、中国民族文学发展的功能研究分析 (一)新中国民族文学发展历史及其功能概览 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决策并推行了民族识别,确定了56个民族,中国少数民族文学概念随之得到确认。回顾我国民族文学发展七十余年,文学功能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民族识别之后到改革开放之初可为第一阶段。这阶段各少数民族文学有了自己的身份和标识性文学地位,纳人了新中国文学总体版图,成为文学共和有机部分。此阶段最主要功能是团结各民族融入新中国文学和文化建设,许多文学作品已被经典化。如玛拉沁夫的《茫茫的草原》等,翻检6卷20册的《新中国成立60周年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十七年”时期文学作品占相当比例即为证。诚然,改革开放之初,民族文学研究界曾提出,这阶段少数民族文学的民族意识淡化,书写题材和意蕴乃为汉族文学的少数民族版,缺少民族自己独特题材及其文化底蕴。如此反思的意义在于发现了民族文学发展的缺失及其历史性根源,探索和追求民族文学特殊地位及其特质的理论努力,置于大历史视野看将日益凸显其价值。“团结各民族融入新中国文学和文化建设”这一作为正面考察与表述的功能,与历史反思并不相悖。笔者曾经仅就“文化身份”维度反思的分期做过如下概括:文化身份意识淡薄乃至丧失阶段(可对应上述功能的第一阶段);民族文化身份意识觉醒阶段(20世纪80—90年代);民族文化身份意识深化阶段(20世纪末一21世纪前十年)。改革开放的历史机遇以及学界的反思,而有了民族文学功能的第二个阶段,此时期从1979年至今,可用关键词连缀出如下表述:民族文化的自我意识觉醒与凸显,促使民族作家回到自己民族的历史纵深,寻找文化之根,重新认识本民族原有的包括民间口头文学在内的文学形态,创造性拓展文类及其文体,自觉地以“文化持有者的内部眼光”描绘本民族历史文化及其延伸,呈现不为外人知晓的文化景观。本民族文化确认前提下,追求传播到更广大的范围和族群。曾经的文学现象有诸如魔幻现实主义、人口极少民族的文学写作、双语写作、人类学散文等,可大致概括为以“多元”为基调的文化确认与传播功能。可以将其看作前一个阶段的延续性功能。延续的涵义是强化“多元”又不与“一体”相对。按照黑格尔的包含对立统一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正题反题与合题的逻辑学,有理由认为,民族团结是正题,强调民族文化自觉是反题。这就获得了中国民族文学功能研究的大历史视野。 (二)“一体”与“多元”功能分析 本组笔谈其他三篇文章概括的功能归属于“多元”阶段,其逻辑为将功能描述与依托的结构和特性互相交叉交错。“地方性知识”是少数民族文学呈现的突出特点,是“功能”发生的特性,个体、民族、国家三种身份认同是其核心功能;认知是其标识功能;审美是其基本功能;民族特色展示和民族精神维系的传播功能则是其重要功能。“文学民族志”是民族文学在文体探索和实践方面的凸显特征,此特征主要功能为民族文化记忆和阐释。笔者曾就阿库乌雾人类学散文集《神巫的祝咒》做过评析。在对其“诗学、民族学和文化学意义上的特性、风格、技巧和文化艺术价值进行述评和理论研讨的基础上”,认为作品“是考量民族文化保存和变异的活态文本,是认识该民族文化的价值、发现该民族当代审美追求变化轨迹的珍贵资料”。民族认同建构功能依托的是民族文学总体特性提出的。三篇文章均依托民族文学书写题材、文化趋向、风格特点等概括功能,属于如上正反题思路中的反题。 以“多元”为基调的第二阶段功能与以“一体”为基调的第一阶段功能的内在联系和呼应如何?首先““多元”阶段的身份认同,总体趋势均为个体身份认同、民族身份认同和国家认同三位一体。其次,关于民族理解,均认可乃至明确提出所谓的民族概念,既是民族国家内部的不同族群意义上的民族,更是民族国家意义上的民族,以前者为主。再次,形成了建构中认同的共识,即身份认同中的建构乃为确认中华民族共同体前提下的建构。第四,文化记忆和传播方面,认为记忆的内涵无法抹去各民族在融合、积淀中的历史痕迹,传播则既有继承涵义也有扩散涵义。继承者为何,扩散于哪里,都不言自明地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相关。这种“多元”基调的民族文学功能和特性研究,近几十年来坚强地沉潜在“反思”思潮中。“我们发现,民族文化身份意识中包含有民主意识,并演化为启蒙追求;民族文化身份中文化因素从单一向多重的综合将成为趋势;当代中国文学的整体性作为一种始终存在的力量,制约着民族文学文化身份意识的人道政治追求的必然性。这三方面所形成的合力,是可以避免单纯的身份政治,而延伸出差异意识乃至建立人道政治的,民族文化身份作为一种边缘性存在具有重要的意义”。诚然,民族文学功能与民族文化身份绝非相同的问题,但如上面描述和介绍的,民族文学功能中重要内容是文化身份建构认同,所以引人近20年前的思考为参照。那时所说的人道政治,完全可以转换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事实也证实了当时的判断:民族文学曾经的“边缘性体验是激发文学激情和艺术想象的力量。这些对于文学都有不容忽视的意义”。 (三)值得期待与导向的假说型民族文学功能 基于如上分析和回顾性阐述,获得进一步的看法: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国家特质,作为国家层面的理念和力量,已经体现于既有文学功能中。回顾了民族文学七十余年发展历史,根据黑格尔正反合题之原理,可否预设导向性的合乎学理的民族文学功能?这首先要到“新时代”语境寻找走向合题的理论与现实的依据,即综合考量我国当下国情、国家层面的奋斗目标和理念。 三、“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与合题性质的新时代民族文学功能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与新时代目标 “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语词,早在20世纪60年代学者研究中华民族形成时即有所涉及。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层面明确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概念是2014年9月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的讲话。总书记指出“坚持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使各族人民增强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源”。“中华民族共同体”既是倡导的理念与意识,也是我国多民族历史的客观概括。民族与国家是各自独立的概念)“国家”体现的是其政治理念及其执行,代表着由多民族构成的最大多数人的共同利益。当前我国的国情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为了实现中国梦,我们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这是中华民族的宏伟目标。“美好生活需要”包含的重要内容就是丰富的精神生活,民族文学即为题中应有之义。新时代的民族文学该有怎样的功能期待?这是需要专门研究的大问题,关涉到多方面。本文暂不展开研究,仅在两方面先期铺垫。第一,提出初步理论假设。第二,借助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为我们意识”(we-consciousness)理论资源,力求回答为什么将合题性质阶段的民族文学功能看作是高层次的。 (二)“民族文学的特殊使命一铸牢中华民族同体意识” 依照结构主义原理的整体概念,整体的内在机制是体系性存在即体系内各部分有机融合为整体。中华民族不是各民族相加之和,而是多民族形成的中华民族整体。任何单一民族都不具整体性特质。56个民族依托中华民族整体获得自身特质。各民族文学是该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具有自己特性的同时更具中华民族整体特性,两者相互依存。按照哲学价值论“功能”原理,可以表述为:各民族文学功能均为凭借中华民族组成部分的结构和特性发挥作用。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国家层面基于中国历史而提出的理念,该理念值得培育。要将理念化为自觉意识。即习近平所说的“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国家层面说,民族文学毋庸置疑为“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精神生活领域。基于此理念的合题性质的民族文学功能期待,可用“民族文学的特殊使命一铸牢中华民族同体意识”这一个理论命题表述。该命题的“使命”具体涵义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特殊使命既符合中华民族一体,又符合各民族文化多元,是多元走进一体与一体覆盖保护多元的民族文学体认。具有民族文学导向和最高层次功能双重特质。导向缘于和国家利益与追求吻合,作为最高层次功能的同时又与各层次功能兼容。“新时代”语境的民族文学功能,经历了正题和反题的功能,理当具有这样的合题。它是继承民族文学历史积淀而合乎情理地延续至今的必然使命。该命题需要在诸多方面深人研究,如落实“铸牢”的诸多因素:艺术形式依托、传播媒介、美学理念、接受心理和特点、与民族文化关联与互动、创作者期待、文学批评期待、实际效果考察等。 (三)高层次民族文学功能实现的当代马克思主义资源借鉴 高层次民族文学功能如何实现?笔者借助西方当代马克思主义的“为我们意识”的思想资源理解和简单回答此问题。 “为我们意识”的概念来自西方马克思主义布达佩斯学派的阿格尼丝•赫勒(AgnesHeller)的《日常生活》。赫勒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卢卡其的弟子。卢卡其终其一生所要建构的是“社会本体论”,赫勒则是从她早期即开始系统建树“日常生活的本体论”,“这是一套完整而系统地从‘此在’的本能、情感、需要、道德、人格、历史的六个维度来确立个体的社会结构之‘社会人类学’”。赫勒认为,人天生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天然具有排他“特性”,但人也有能力和机制从“特性”跳出来形成“个性”。“个性”是人从“自在”状态走向“自为”,向类本质的努力。由于人总是出生于特定环境和家庭,所以在自我为中心的“特性”阶段就开始逐步具有将自我同一个共同体联系而产生“为我们意识”(we-consciousness),即“个人的‘为我们意识’(we-consciousness)是同自我意识同步发展的”。具有“为我们意识”并不表明自动地摆脱了自私的自我中心的“特性”,完全可能挟持着“为我们意识”,或者将自己的失误和错误推倭于团体的“我们”;或者借为我们而行个人私利。概括地说,赫勒看到了“为我们意识”的“我们”既可以是家庭、家族、某团队,也可能是更大的族群、民族等。而且,看到了“为我们意识”的双面效应。 赫勒这一思想给予看待民族文学功能方法论意义的眼光:“多元”的第二阶段功能时期,民族文学实际功能出现了艺术呈现、传播和认同自己民族文化功能,可以概括为“为我们意识”。如此说绝非否定意思,意在有了辨析批评的辩证眼光和方法。第一,“我们”是随语境变化而外延亦随之变化的概念。移用到民族文学身份建构认同功能,会发现认同的“我们”,既是本民族,也是中华民族。我国多民族一体的国情,天然给予从民族文学身份建构认同与从本民族的“我们”过渡和链接到“中华民族”的“我们”以合理性。链接意思是,原本第二阶段功能中已有体现;合理性是说两者本来就是部分与整体关系,“铸牢中华民族同体意识”,定位于“民族文学的特殊使命”,并依此承接和覆盖第一、第二阶段功能。这体现唯物史观尊重历史,将历史理解为螺旋型发展过程的辩证思想方法。第二,固然,中华民族整体的“我们”也是相对意义的“我们”,但是,近年我国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并有落实于文艺发展层面的表述。习近平的《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说:“天是世界的天,地是中国的地,只有眼睛向着人类最先进的方面注目,同时真诚直面当下中国人的生存现实,我们才能为人类提供中国经验,我们的文艺才能为世界贡献特殊的声响和色彩。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我们”,明确内涵是“人类”。这是地球上最大的“我们”,超越“为我们意识”的狭隘性,具有马克思所说的人类向类本质努力的逻辑通道。概而言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民族文学特殊使命,向内与各民族建构认同相通,向外与人类命运相通。 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凝聚为中华民族。文学功能研究作为建设文艺评论价值体系的重要环节,依托理论与实践相互参照印证,由此,文学功能研究逻辑地区分为假说功能型和实际功能型两种。前者为期待和导向性质,后者为求真考察总结性质。民族文学功能研究遵循此两种类型展开,并置于大历史视野辩证考察和定位。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来,民族文学功能经历了“一体”“多元”两个完整阶段,目前将进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特殊使命功能阶段。其定位为特殊使命,属于假设功能型,具有导向和预期性质。该命题立于审美基点,符合国家理念,理论支撑充分,顺应时代与发展需求,覆盖并包容此前两阶段民族文学功能,对于民族文学创作、研究与批评具有重要意义。 原文载于《民族文学研究》2020年第5期,注释及参考文献请见原文。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