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专题研究 > 儿童文学研究 >

两栖带来两种快乐——对话接力出版社总编辑白冰


    他常说:传说中猫有九条命,獒有九条命,我只有一条命,半条命是儿童文学创作,半条命是少儿图书出版,如果不能写东西,我半条命就没了,不能搞少儿图书出版,另外半条命也就没了……
    这个把双栖当做活法,不断精进的人,就是白冰。
    陈苗苗:5年前,我来到接力社,您面试我的问题是:谈谈你的儿童观。我感觉,针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一直盘旋在您的脑海中。
    白冰: 20多年前,我的硕士论文题目就是《儿童观与中国儿童文学观的辩证思考》。论文答辩时,几位评审老师建议我把这篇毕业论文下功夫整理成书,但我当时编辑工作任务很重,这个计划也就一直搁浅。
    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和进步,依赖于儿童文学观的进步与拓展,影响儿童文学观的是儿童观,而什么是影响儿童观最重要的东西呢?那就是如何看待儿童的本质。
    我对儿童本质的理解就是:儿童是独立的生命个体,他与成年人一样拥有平等的权利,比如生存权、受教育权等等。我们从事少儿图书的创作、出版,就是要尊重儿童的权利。我一直铭记儿童文学作家刘厚明的一个观点:儿童文学的功能是:“染情、益智、添趣、导思”。
    陈苗苗:一转眼,论文答辩已成20年前的往事,不过,您却把论文里针对“儿童观与中国儿童文学观”的辩证思考落实在接力社这些年的出版实践中。
    白冰:为孩子出书,首先要关注、尊重儿童阅读心理发展的规律,要出对孩子有趣也有益的书。有趣,才能让孩子进入书的世界,有益,才能让孩子在书海中寻找到他们成长需要的营养。
    接力社的选题论证首先建立在一个对儿童观的认知基础上,具体来说:
    第一,为孩子出的书,应该是最好的、最精美的、孩子所喜爱、所需要的书。孩子是世界的未来,当我们为失足的孩子感到惋惜时,我们是否想过,如果他们在儿时,心灵汲取过最好的营养,他们的人生就会是另外一种样子。我们要把生命力很强的好书、精品给他们读,这样才会让书变成金色的种子,在儿童的心灵中生长出真善美。
    第二,给孩子看的书,应该是独特的书。接力社的书能给孩子带来一种新启迪、惊喜感,那是因为我们在选书的时候,会思考它是否能带给孩子一些新的东西。比如我们的“第一次发现”,在给孩子讲方位的时候,说猫在椅子上,老鼠在桌子下,当把胶片翻过来以后,老鼠和猫的方位就变了,胶片让孩子在动态中认知这个不断变化的世界,给孩子一种全新的认知模式。我想读了这个系列,也许会改变孩子一生的思维方法。
    第三,让中国孩子与世界同步阅读。我觉得,要消灭城乡差别,首先要消灭城乡儿童的阅读差别。同理,每当看到一套其他语种的好的童书时,我特别想把它译成中文出版,让更多的中国孩子读到。接力社有一种理念,“让中国孩子和世界同步阅读”,我们的孩子在阅读上要和国外的孩子在同一个起跑线上,他们才会具有全球化的视野,将来才能参与国际化的竞争。
    陈苗苗:在少儿出版界,您是双栖人,是出版人,也是作家,这种双栖身份是不是也决定了您的出版视角会呈现出更多维度?
    白冰:也许是因为写过一点儿东西,很多时候,我习惯从三个维度选书:创作者的角度、读者的角度、出版人的角度。
    从创作者的角度选书,我们会特别关注作家的叙事和审美诉求。有时候读到好的作品,发现精妙的构思、绝妙的语言,看到作品叙事的峰回路转,我们常常会惊叹,“他居然能这么写!”从创作者的角度来选书,不仅对自己的创作是一种滋养,也容易发现作品的独到之处。
    从少年儿童读者的角度来选书,就是转变自己的心态,把自己转变成不同年龄段的少年儿童读者,看看这本书有没有趣,能给自己带来什么样的阅读惊喜和阅读记忆。
    从出版人的角度选书,一定要考虑家长和孩子多层次、多元化的阅读需求,不能只从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出发。要考虑一个出版社完整的选题结构,和出版社产品品牌和企业品牌的打造和维护。作为企业,要考虑市场需求和经济效益,但最主要的还是要考虑为民族打好素质底子,寻找和出版有益于少年儿童构建健康的人格世界和情感世界的童书。
    陈苗苗:要做成一件事情,很大程度取决于当时的环境、形势和条件,对您来说,双栖应该也是这样一种自然选择。
    白冰:要做成每一件事情,都需要天时、地利、人和,需要好多人的帮助。我从初中开始,就尝试儿童文学写作,16岁的时候,在我的语文老师的帮助下,曾经参加河北人民出版社少儿编辑室组织的儿童文学笔会,发表过一点特别幼稚的习作。那时候我姐姐、我的一位堂兄特别爱读书,我总能从他们那儿找到书读。借助他们的帮助,读了《福尔摩斯探案集》、冰心、泰戈尔、高尔基的一些作品,还有俄罗斯童话、阿尔巴尼亚的中短篇小说集等,读得很杂,很乱,也很浅。1985年,到了作家出版社工作,学到了许多东西,编辑米兰·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迈克尔·翁达杰的《英国病人》、尼古拉斯·埃文斯的《马语者》等,拓展了我的视野,编的一些畅销书也让我关注读者和市场。一边做编辑,一边搞业余儿童文学创作,自然地成为两栖。2001年来到接力社以后,我把少儿图书出版工作和业余儿童文学创作的爱好结合在一起了。工作和生活给了我很多馈赠,给了我很多机遇。我比别人幸运。
    陈苗苗:您的双栖身份是不是也对接力社的编辑文化产生了独特的影响?
    白冰:作家需要付出很多辛苦才能创作出优秀作品。所以,我们在编辑一本书的时候,一定要把出版工作的各个环节都做到位,对得起作家。编辑工作和记者工作一样,都是无冕之王,编辑可以体现一个作家或者一部作品的价值,也会泯灭一个作家或者一部作品的价值。在社里,我常跟编辑讲,做策划要勇于创新,做推广活动不能虎头蛇尾,不能委屈作家,不能对不起作家。我们不要求每本书都是畅销书,但是,一本书如果有更多读者来读,就会有更多读者受益,作家作品的价值也就会得到提升。
    对于企业来说,战略决定成败。对于一本书来说,细节决定成败。在接力社,一本书的文案有时会改几十遍,就是为了把作家作品最核心的价值体现出来,把作家的审美诉求、创作诉求体现出来,让读者知道这本书的独特价值。
    陈苗苗:今天的少儿出版可谓“繁花盛开”,同时又“硝烟四起”,接力社在今后的发展中会怎样提升自己?
    白冰:出版工作就像一场马拉松,关键是要有耐心,有耐力,执著地跑下去。面对变化,接力社未来仍然要继续走特色发展之路,提升自己的综合竞争实力,竖起企业的竞争壁垒。
    首先,在选题上,我们永远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新”,摈弃一般化、平庸化的选题。
    第二,接力社要始终以作家为本,以读者为本,全心全意为作家服务、为读者服务。对于原创的图书,不仅要在国内市场做大,还要译介出去,为更多的国外读者所了解。
    第三,面对数字化的冲击,接力社一直在做新的调整,建立产业链,以多媒体的方式共享少儿图书资源,让作品能以多种方式呈现,让企业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第四,以人才为本。出人比出书更为重要。以人才为本,包括人性化的制度、奖励机制建设、培养接力社的人才队伍;以人为本,就要坚持不懈地推出新作品,目的是推出新作家。
    陈苗苗:这次您的《狐狸鸟》获得了第八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出版人的身份对您的创作有滋养吗?
    白冰:在编校工作中经手的国内外好的儿童文学作品和童书,对于我的儿童文学创作确实是一种很大的助推力。前两年,我出版了20多本低幼图画书,明年,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将出版我的三本系列低幼童话“小老鼠稀里哗啦”,这是我最喜欢的两只特别可爱特别阳光的小老鼠;海豚公司将出版我的图画书《不一样的小狗俏俏》。
    我业余坚持儿童文学创作,要特别感谢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感谢“男婴笔会”,我实际上是在这个平台上得到了幼儿文学创作的系统训练。
    陈苗苗:作家、出版人的两栖生活很忙碌,但它已成为您的活法,也许这种生活会带给您更多的人生幸福感?
    白冰:确实,少儿出版给我带来了一种快乐,儿童文学创作给我带来了另外一种快乐,这两种快乐使我过得非常充实。传说中猫有九条命,獒有九条命,我只有一条命,半条命是儿童文学创作,半条命是少儿图书出版,如果不能写东西,我半条命就没了,不能搞少儿图书出版,另外半条命就没了。
    做企业管理确实累,压力大。无所遁形的时候,有一件事情可以让我移情,那就是儿童文学创作。在创作中,可以忘掉很多东西,整个人得到净化。我感谢儿童文学,感谢我们的孩子。
    陈苗苗:创作、出版与人生结缘的活法是一件非常美妙的事情,但实践起来可能很难,对您来说,这个缘分的途径是什么?
    白冰:首先,做什么都一样,都需要真诚,你对生活、对事业真诚,生活和事业也会真诚地回报你。其次,做事情自己要定个标准,这样,做出来的东西才会与别人不一样。一个编辑要形成自己的编辑风格,一个作家要形成自己的创作风格,总要有自己的追求。第三,要保持惊奇之心。人要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接受挑战。如果说,我和创作、出版之间有一种奇妙的缘分,我想,最重要的是,儿童文学创作和儿童图书出版工作给了我一颗惊奇之心,或者更准确地说:是我们的孩子,让我保持着一颗惊奇之心。
    原载:《文艺报》2010年12月15日
    
    原载:《文艺报》2010年12月15日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