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专题研究 > 儿童文学研究 >

曹文芳“水蜡烛系列”顺水流淌的文字


    曹文芳的作品,都是乡土小说。
    说到乡土小说,我们会联想到一连串的名字:鲁迅、赵树理、孙犁、艾芜、沈从文、废名、汪曾祺……而说到儿童文学中的乡土小说,我们也会很自然地想到任大星、任大霖兄弟充满浙东地域风情的一大批儿童小说,以及李有干、曹文轩以苏北水乡为背景的一些作品。但这一类作品在如今校园小说走俏的儿童文学创作里日渐式微,出类拔萃者更是凤毛麟角。因此,曹文芳的“水蜡烛系列”(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出版),就显现出与众不同的价值来。
    曹文芳的小说属于李有干和曹文轩一路的,他们有着相同的生活环境,他们的作品里,“水”是共同的关键词,白水茫茫,烟雨蒙蒙,处处河流。与水共生,注定了他们的作品也具有了天然的水的特质。
    我一直有个想法,对于文学来说,农村相对于城市有着天然的优越,有着更为宽广和丰厚的文学表现空间。农村的土地是养育文学最天然的土壤。这不仅是因为农村拥有四季鲜明充满灵性的自然风物,更有率真淳朴的民俗和民风,以及伴随这些而生的各式各样的人生故事和命运挣扎。以农村生活为背景的文学作品,以天地灵性为依托,以“人性”为基石,往往更加湿润、更加丰富,也更加具有沉甸甸的分量。
    曹文芳在后记里说“写作,原本不是我的梦想”。但我以为,对于一个生长在农村、从小在父亲和哥哥那里熟悉了文学的气味,且又敏感多思的女孩来说,拿起笔来写作实在是一件自自然然的事情。而她已经出版了的作品,全都是经过了时间的磨砺,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这些文字里记录了她追寻文学梦从稚拙到成熟的轨迹。
    曹文芳的文字是顺水流淌的文字,不是受某个理念驱使、刻意“做”出来的文字。她写作,是因为有话需要表达,有故事需要与人分享。她的语言,恰如水的流动,随波逐流,自然、平顺。她笔下的故事也是如此,不追求大悲大恸(尽管死亡是她小说里常见的情节),也不靠哗众取宠的意外变故来吸引眼球,哪怕写变故,也写得克制、淡然。她钟情于日常生活里的小情小调和小动作,那些充满意趣的生活图景在她的作品里俯拾即是——晒盐、箍桶、采莲藕、染指甲、给梨花授粉……相对于单调灰暗的城市儿童生活,曹文芳的作品给读者展开的是一幅意趣盎然、淡雅而芬芳的水乡风情图景,也是乡村生活众生相。
    曹文芳笔下的乡土是女儿气的,哪怕写苦难病痛,也用女儿心去化解。她的女性视角让粗粝的土地变得细腻、柔美。我欣赏她淡淡的笔致,善于留白,不经意间追求着“清简”的格调。她善于点到为止、戛然而止,把余韵留给读者去品咂。
    曹文芳的作品里,写的都是她自己的童年,虽然物质并不丰裕,但她获得的爱却很富有。“在我的记忆里,没有坐在教室里听课的场景,成天跑在空旷的田野上,记忆里尽是绿色的荷花田、瓦蓝的天空、青砖小巷的村庄……”“我小说里的孩子跟我一样,他们小小的心灵感受着大自然的色彩,为身边细细碎碎、生生死死的事快乐着、恐惧着、烦恼着、忧伤着。”这样的童年生活,是解读曹文芳小说的钥匙。年幼的心灵和大自然水乳交融,那些所谓“细细碎碎”的故事也带上了水的灵气、花的芳香、天空的疏朗。有别于一些拘囿于城市生活的儿童小说,曹文芳的作品便有了一种天然的悠远、清淡、疏阔的气质。同时,也正因为是书写自己的童年,是内心汩汩流淌而出的文字,使得她的作品更具有了明净、真诚、朴拙的调子。
    当许多儿童文学作家奔着浅、轻、嬉闹而去的时候,自自然然地走入文学的曹文芳,依然守着她心目中以为的文学,守着她自己的童年,这或许不是她刻意为之的,但她守着的恰恰是文学的本真。读她的小说,心气浮躁不行,贪图重口味者也不合适。
    读曹文芳的小说,可说是一种“绿色阅读”。这是一片匆忙的、烦乱的、灰蒙蒙的世界,儿童身处其中,从小饱受学业和分数的压力,更需要接触这样的“绿色阅读”。因为写的人,是捧着一颗真诚的心慢慢去写的,不拿腔拿调,不事雕琢,而读的人也可以从阅读中回归自然、回归本真、回归慢、回归纯净。
    原载:《文艺报》2011年02月14日
    
    原载:《文艺报》2011年02月14日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