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光影与文字中寻找儿时的梦想
http://www.newdu.com 2025/01/08 02:01:21 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 詹平 参加讨论
最近的票房大片《王牌特工:特工学院》在青少年朋友中掀起了一股特工热潮,这再一次证明了“原来每个人从小心中都有一个间谍梦”,只不过在我们蠢蠢欲动地向着这个梦想进发的时候,现实(社会、教师和家长们)一再教训我们别做梦了,你不是那块料。谁知道呢?如今,我们只能在光影与文字中寻找儿时的梦想。而对于又一茬在孩子们心中萌发的梦想之芽,大人们先别急着掐断,至少我们可以先让他们在故事中过一把特工瘾。 英国童书作家斯图亚特·吉布斯用创作电影剧本的手法写了《间谍学校:我是菜鸟特工》和《间谍学校:恐怖24小时》。在这部获得埃德加奖最佳青少年侦探小说提名的作品中,12岁的主人公本杰明告别普通学校课程,去间谍学校学习自卫术、枪械和拆弹,运气好的话还能和漂亮女同学一起去完成惊心动魄的任务或者去拯救世界! 这就是《间谍学校》开篇的内容。虽然这个套路似乎是烂大街了,但对于孩子来说还是有着百分之百的吸引力的,还能要求什么呢? 本杰明与哈利·波特是不同的:哈利·波特真的是天选之子、能力非凡。本杰明却只是一个被人为认定的“倒霉蛋”,间谍学校招他并不是因为他的才华,只是将他当作一个诱饵,把他称为“密码天才”只为蒙骗敌人而已。这突如其来的一抹让小说的色彩豁然一变,读着读着就突然发现——间谍学校不是霍格沃茨魔法学校,这里没有魔幻、没有诡异、没有浮夸,有的只有现实以及对所谓的权威的讽刺,这个幽默的讽刺给故事带来了精彩之外更容易被记住的东西。 当初特工亚历山大找到本杰明,说明间谍学校多么好,但本杰明进入学校之后才发现名不副实:间谍学校的校长按理说应该是一个神秘而又庄严的人,但一接触才发现那是个连密码都记不住的“特工”;名誉满身的特工亚历山大也是草包一个,最擅长的只不过是恬不知耻地抢走别人的功劳;权威般存在的中情局更是用人不察,漏洞百出,可笑而又讽刺。被这样一座滑稽的学校招进去做诱饵,本杰明的遭遇也就可想而知了。一进去就被愚蠢的考验乙方,敌人无视岗哨半夜偷袭,被关进“匣子”,遇到不良同学的骚扰,被老师教训,被校长教训,被敌人劫持,被“朋友”算计,称得上“多灾多难”。 说到本杰明这个人,给我的印象隐约有三点:头脑说不上很聪明,但是认真;手脚并不强健,但是勇敢;并不像是一个有领导力的人,但奇怪之处在于他能将不同的人联系并团结在一起,这让人我突然想到了我们对孩子的教育: 1.我们也看好那些认真的孩子,但似乎更喜欢那些聪明的孩子。 2.我们希望孩子有强健的体魄,也想将孩子培养成一个内心强大而勇敢的人,但做的比想的要少。 3.我们总是希望孩子能做一个完美的人,希望他们以后能够主导人际圈,于是反复叮嘱让他们与优秀的人接触,躲避那些“差生”。我们可能会习惯性地忘记一点:不管怎么躲避,孩子以后要面对的注定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孩子们真正需要学习的,也许正是怎样与各种各样的人相处。 不知道欧美国家的教育方式是否与我们有所不同,也不知道作者本意是不是要说明这些东西。但既然想到,总会那么悚然一下。 《间谍学校:我是菜鸟特工》《间谍学校:恐怖24小时》 [英]斯图亚特·吉布斯著 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 (詹平) 《中国教育报》2015年7月13日第8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