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专题研究 > 明四大奇书研究 >

论《三国演义》之“义” ——义的类型剖析(一)


    《三国演义》与“义”是密不可分的,小说共120回,几乎每回都有“义”的表现,有的回目中“义”的描写多达数次,涉及众多的人物,并且与战争、外交、性格、情节等紧密联系,揭示了作品的主旨。可见,“义”在作品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一提及《三国演义》之“义”,人们普遍认为就是“忠义”。实际上作品中的“义”有多种类型,有正反之分。为澄清认识,有必要对“义”进行一番诠释。下面分而述之,本文先论述正面类型:
    一、忠义
    小说用了大量篇幅展示了忠义这一类型,忠义的表现又分为几个方面:
    (一)反废立、反篡逆
    这是忠义的一个方面表现。作为臣子,忠君是天职,反废立、反篡逆是忠臣尽忠的写照。小说第3回就写了董卓欲废帝,立陈留王,问诸大臣意见,荆州刺史丁原推案直出,立于筵前,大义凛然,怒斥了董卓,忠义之心可嘉,然而不久却被董卓收买的吕布砍下了首级。董卓又一次会集百官议定议定废立之事,若有不从者斩。此时中军校尉袁绍挺身而出,与董卓刀锋相对,也着实令人敬佩。第44回,刘表死后,蔡琩与蔡夫人等商议,假写遗嘱,令次子刘琮为荆州之主。幕官李珪则劝刘琮定万全之策,请大公子刘琦为主,并怒骂了蔡琩废长立幼的阴谋行径,被蔡琩喝令左右推出斩首,但李珪至死大骂不绝,尽了忠臣的天职。第66回写曹操欲自立为王,在献帝面前大不敬,伏完与穆顺得到伏皇后密书后,商议密图曹操,后来虽由于事败而被杀,但毕竟留下了忠义报君的美名。
    (二)骂贼、讨贼、杀贼
    这是凸显忠义的另一表现。当乱臣贼子残暴无道时,一些忠义之士便以正义的言行与之针锋相对。第4回当董卓乱行废立之事后,尚书丁管愤怒高叫:“贼臣董卓,敢主欺天之谋,吾当以颈血溅之!”[1]P32后被董卓下令处斩。不久校尉伍孚见卓残暴,愤恨不平,一日拔出藏于朝服内的短刀直刺董卓,被董卓用手抠住,伍孚被吕布揪倒,口中仍大骂董卓“罪恶盈天……吾恨不车裂汝以谢天下!”[1]P34至死骂不绝口。第6回董卓遣使欲与孙坚结亲,孙坚大怒说:“董卓逆天无道,吾欲夷其九族,安肯与逆贼结亲耶!”[1]P49同样正气凛然。第19回张辽被曹操俘获时说的“可惜当日火不大,不曾烧死你这国贼”[1]P74也表现出了对奸贼的痛恨。第23回太医吉平毒杀曹操事败被擒,仍痛骂曹操“乃欺君罔上之贼,天下皆欲杀汝”[1]P209,虽遭严刑却不招供,最后撞阶而死,忠义可嘉。第31回曹操骂刘备背义忘恩,刘备则说“汝托名汉相,实为国贼!吾奉一辈子密诏,来讨反贼!”[1]P273可谓是正义凛然。第36回,徐母被骗至许都后也厉声斥骂曹操是“汉贼”,并取石砚打曹操,后自缢身死,表现了忠贞刚直的品格。
    (三)竭尽忠心
    忠义在小说里更多的表现为竭尽忠心。开篇的桃园结义,刘、关、张三人结义时“上报国家,下安黎庶”的宣言就表现出了对汉室的忠心。紧接着第2回写谏议大夫刘陶和司徒陈耽冒死谏帝罢免二常侍,忠心可鉴,却被后者谋杀于狱中。第7回长史耿武谏韩馥莫引狼入室,韩馥不听,耿武便与关纯伏于城外欲刺袁绍以保冀州,虽反被袁绍大将颜良、文丑砍死,但死得忠义。与耿武忠心为主相同的是蜀川的黄权、李恢和王累,他们力谏刘璋莫迎刘备入川,而刘璋却一意孤行,王累竟用绳索倒吊于城门上,自割断其索,撞死于地,以表忠心为主。第16回,张绣偷袭曹操营寨,典韦身无片甲,中了数十枪,依然死战。曹操赖典韦当住寨门而得以逃奔,最后典韦血流满地而死,曹操感其忠心,痛哭奠之。
    关羽是忠义的典范,其忠义的突出表现就是对刘备的竭尽忠心。从屯土山约三事、受新袍不弃旧袍、拜谢曹操以赤兔马相赠(知兄长下落,可一日而见面矣)到得知刘备消息后挂印封金、千里走单骑、五关斩六将,最后会古城主臣聚义,真正做到了义不负心,忠不顾死。
    孔明是一位忠义贤相,“从他手握羽扇,离开隆中,踏上辅佐刘备征程的那天起,便对蜀汉政权忠心耿耿,毫无二心”[2],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真正做到了为蜀汉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蜀汉阵营中还有许多次要人物在危难时刻同样有竭尽忠心的表现,如刘备兵败彝陵之际,蜀祭酒程畿招呼水军赴敌,无奈敌众我寡,程畿部将劝他快走,而程畿誓不临阵脱逃,最后拔剑自刎,被赞为“身留一剑答君王,博得声名万古香”[1]P713。当后主准备降魏之时,其子刘谌宁死不从,力劝后主背城一战,同死社禝。后主不听,刘谌万般无奈之下,便决定先死以见先帝于地下,到昭烈庙哭拜后自刎而死,成就了忠义的美名。
    吴国竭尽忠心的人物也有很多,除了周瑜、鲁肃、诸葛瑾等等一生都在为辅佐孙权竭心尽力外,小说最后一回还写了吴丞相张悌,当时晋兵顺流而下,势不可当,东吴已岌岌可危,人劝张悌遁去,而张悌声言以降为辱,决心死于国难。当晋兵杀入时,张悌奋力搏战,死于乱军之中,堪称以死效忠的典范。
    袁氏阵营中竭尽忠心的人物也比比皆是,如33回,曹操打败了袁绍及其长子袁谭,将袁谭首级挂于城门外示众,并下令若有敢哭者斩。然而王修却冒死前来哭祭。当曹操问他怎不怕死时,王修说“我生受其辟命,亡而不哭,非义也。畏死忘义,何以立世乎!”[1]P289并表示若能让他收葬谭尸,即便受戮也无恨了。此番言行充分显示出了对故主的忠心耿耿。袁谭战败被杀前曾派了辛评去见曹操约降,曹操不准,并想留用辛评,可辛评说:“丞相差矣。某闻‘主贵臣荣,主忧臣辱’。某久事袁氏,岂肯背之!”[1]P288一片忠心可鉴日月。
    竭尽忠心在小说中还表现在许多女性身上。如貂蝉为报王允的恩养,不惜以青春和美貌为代价,周旋于董卓与吕布之间,完成了王允的连环计,除掉了董卓。曹魏方面有文叔妻和王经母。
    蜀汉则以马邈妻和刘谌妻为典型。当马邈作好不战而降的准备时,其妻李氏知道后先唾其面责骂其不忠不义,等马邈果真降时遂自缢身死。刘谌的忠心不屈前面已述,而崔夫人同样不逊于其夫,当得知刘谌的想法后,崔夫人感其夫君的忠贤,遂触柱而死,以表忠心。
    (四)宁死不降
    降与不降在小说中通常是衡量忠义的一个标准,许多人物用生命对这一标准进行了验证。分别有袁氏阵营中的沮皧审配,蜀川的张任,曹魏的庞德,吴国的于诠,蜀汉的傅彤和傅佥等,都宁死不降,忠义不屈。
    二、仁义
    仁义也是小说着力展示的一大类型。
    由于拥刘思想的影响,作家把仁义的表现更多的赋予了蜀汉集团,以大量的笔墨刻画了刘备这一仁义君王的形象。从小说一开始张飞怒鞭督邮后,急忙赶来喝止的刘备就首先给人“终是仁慈的人”的印象。接下来通过写其收留吕布、不杀吕布、不以的卢马妨人、不强留徐庶、义辞荆州主、携民渡江、不害刘璋性命、不追究降魏的黄权等等,使刘备成为了仁义的化身。关羽的义释曹操,张飞的义释严颜,孔明的义释孟获等作品都冠之以义,都体现出了仁义之举。
    吴和魏也有仁义的表现,如吴将吕蒙破荆州后,传令宽待随关公出征的将士之家,虽然目的是使关羽军中各将皆无战心,但其恩惠仁义却不容否认。还有奸雄曹操,虽奸诈、残忍,但作品也展示了他令人欣赏的一些表现:如仁至义尽地对待关羽,击败袁绍后宽容地将诸人与袁绍暗通的所有书信焚毁,在百姓逃避差役又自首后能劝他们尽快藏避以免被擒获等等,都体现出其仁义的一面。
    三、礼义
    礼义在小说中表现为守礼、重礼节、讲礼让、礼贤下士等。
    如陶谦的三让徐州与刘备,刘备再三地推辞,直到陶谦死后才权领徐州事;吕布来投靠时,刘备又欲将徐州牌印礼让与吕布。这前前后后刘备似乎也有违心之嫌,但其对礼义的注重是有目共睹的。礼贤下士在刘备身上也表现得很充分:善待徐庶,使之倍感恩重,身在曹营心在汉;三顾孔明于毛庐,使之出山辅佐建立功业;礼待张松,使之献出西川图。
    关羽除了忠义、仁义之外还谨守礼义,当年降曹时曹操欲乱其君臣之礼,使关公与二嫂共处一室。而关公乃秉烛立于户外,自夜达旦,令人敬服。曹操也有注重礼义的一些表现,如刘、关、张在关羽斩华雄后受到袁术忌恨而离开,曹操却暗使人送了牛和酒抚慰三人,此前曹操就能不计贵贱,对他们以礼相待。在立嗣时,能沿守立长立嫡的传统礼仪,避免了不必要的纷争。而且他自始至终也未敢代汉自立,这是礼义在约束着他。
    礼义也表现在各军事集团之间的外交礼节,如赤壁之战后,刘备准备了礼物让孙乾送与周瑜,周瑜随后也备了礼物亲自去回谢。周瑜后来被孔明三气而亡,但孔明仍不失礼节而亲赴柴桑吊丧祭拜。
    四、正义
    正义在小说中主要通过对战争的描写表现出来,正义与否是衡量战争性质的一面旗帜。
    小说最初发生的讨伐董卓的战争是由曹操发起的,曹操为聚集力量,不惜发了矫诏,强调了战争的正义性,因此应募之士,如雨骈集。官渡之战前,袁绍对出师是否有名很感忧虑,谋士间也就此发生了激烈的争论,郭图认为“兵加曹操,岂曰无名……?与刘备共仗大义,剿灭曹贼”[1]P193,许攸、荀湛也说“讨汉贼以扶王室,起兵是也”,郭图还进一步提出了“以明公大义伐操,必须数操之恶,驰檄各郡,声罪致讨,然后名正言顺”,最终肯定了出师的正义性。
    当曹操与袁绍争战时,刘备乘虚攻许都,曹操急忙引兵杀来并责骂刘备背义忘恩,刘备则说:“汝托名汉相,实为国贼!吾奉天子密诏,来讨反贼!”[1]P273并于马上朗诵衣带诏,声明出师的正义性。尽管后来寡不敌众,战败而逃,但正义的旗帜始终飘扬。
    赤壁之战也可看作是正义与不义的较量,最终正义一面的孙刘联军打败了发动不义之战的曹军,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彝陵之战是否正义是颇引争议的。笔者认为,刘备为报关羽之仇而发动的这场战争并非舍大义就小义,他的誓言“先灭吴,次灭魏”说明了他目标很明确。与其说刘备最终殉的是义,毋宁说他殉的是理想。这场为理想、为忠义信义而战的战争,是高尚正义无疑的。
    刘备死后,“孔明义无反顾的肩负起‘恢复中原,重兴汉室’的大任。其《出师表》和六出祁山时表奏的‘克复中原,重兴汉室’、‘剿灭汉贼,恢复中原’等高举的是大一统的正义旗帜,在一次次征伐途中迎风飘扬。只可惜五丈原长星坠落,‘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3]
    五、信义
    小说对信义也很推崇。
    先看刘备一方:曹操围攻徐州时,孔融请刘备一同解救,刘备觉得兵微将寡难以轻动,就让孔融先行,自己打算去别处借了兵马随后再去。孔融担心地交待"公切勿失信。刘备回答说:“公以备为何如人也?圣人云:‘自古皆有死,人无信不立。’刘备借得军或借不得军,必然亲至”[1]P91。后来果然守信而至。关羽在曹营得知刘备下落后,随即挂印封金,离开曹营去追寻刘备,是不背旧盟,固守信义的典范。孔明在五出祁山时,遭到司马懿联合西凉大军夹击,形势危急,又正好半数蜀兵到了换班回国之际,杨仪建议先将换班军留下退敌,待新来士兵到后再换,但孔明却说:“不可。吾用兵命将,以信为本,既有令在先,岂可失信。吾今便有大难,决不留他。”众军士听说丞相如此讲求信义都极为感动,纷纷留下,最后大败了敌兵。这是孔明讲求信义取得的效果。
    曹操也有讲信义的表现,当关羽离开曹营后,程昱劝曹操追而杀之以绝后患,而曹操说:“吾昔已许之,岂可失信!”[1]P232并在赶上关羽时说:“吾欲取信于天下,安肯有负前言。”
    另外还有太史慈,在投降后决定去收拾余众共助孙策,众将都认为太史慈此去必不来了,而孙策说:“子义乃信义之士,必不背我。”众皆未信。可第二天恰近日中时,太史慈竟引兵准时到寨了,众皆服孙策之知人,也见出太史慈对信义的讲求。
    参考文献:
    [1]罗贯中.三国演义[M].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
    [2]符丽平.天命观与《三国演义》孔明形象塑造[J].成都大学学报,2006,(6).
    [3]贾勇星.论《三国演义》之“义”——“义”与战争的关系[J].成都大学学报,2009,(1).
    原载:《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