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专题研究 > 明四大奇书研究 >

《西游记》中为何没有“松箍咒”


    一、“紧箍”来源
    《西游记》第14回孙悟空看见唐僧包袱中有一顶嵌金花帽,得到唐僧的允许,他就戴上了这个帽子,“似一条金线儿模样,紧紧的勒在上面,取不下,揪不断,已此生了根了”[1]197。我们知道,任何事物都不会是在人的头脑中凭空产生的,换言之,孙悟空头上的紧箍的原型是什么?或者说,吴承恩受到什么启发而给孙悟空戴上了这个“紧箍”?就笔者所见,这个问题探讨者并不多。杨国学先生《孙悟空头上的紧箍儿咒探源》认为,在玄奘取经的壁画中,玄奘的弟子石槃陀用一要带箍将头发拢于脑后,那条“带箍儿”可能演化成了孙悟空头上的紧箍[2]。杨先生所言给人以很大的启发。但此图似乎并不常见,《西游记》的作者能否一定看到并以此为蓝本还在未可知之数,况且这个石槃陀是不是孙悟空的原型也难以确定,因此说石槃陀的“带箍儿”是孙悟空“紧箍”还可商榷。
    杜贵晨先生《〈西游记〉数理机制论要》认为“‘紧箍儿’应脱化于佛教‘金刚圈’之象。……此佛教禅宗‘金刚圈’之喻很可能就是‘紧箍儿’的本源”[3]。导夫后学,启迪先路。但“金刚圈”与“紧箍儿”之间还缺乏明显的证据。
    笔者认为,孙悟空头上的“紧箍”最早的原型应该是一种束发的用具“头箍”。这种头箍约有两种人使用。一种是明清之际的妇女。如《酌中志》卷十六载:皇女戴寸许阔小头箍。至十余岁留发,至年余,择吉打扒角。至选婚有驸马,始择吉上头,此皇女事也[4]129。清初小说《醒世姻缘传》第9回“这是一包子戴不着的首饰——两副镯子合两顶珍珠头箍,合这双金排环”[5]110。明代还有女将戴金箍的。如明《禅真逸史》第三十八回女将蜚仙“头戴束发金箍”[6]377。 这种头箍最为常见,因此《西游记》最容易取材。
    还有一种是明清头陀用的束发用具。杨国学先生在他的文章中已经提到玄奘的弟子石槃陀有个带箍,这就类似头箍。在《水浒传》中,就有行者武松头戴戒箍,“(武松)把毡笠儿除下来,解开头发,折叠起来,将戒箍儿箍起”[7]408,这里表明,头陀因为留有头发,所有必须用个箍子把头发束起。这里行者武松与孙悟空的头箍有极大的相似,所以杨国学先生敏锐地认识到“武松的头陀装束和‘行者’名号,是不是被后来的作家借用而套在了孙行者的身上的呢”?事实上很多人很容易看出,武松与孙悟空的相同之处,除了杨先生所举两点之外,还有武松开始时用的是哨棒与孙悟空的金箍棒;武松曾经喝了十八碗酒而孙悟空大闹天宫前也曾偷喝御酒而酩酊大醉;武松打虎与孙悟空从五行山下被唐僧放出时也曾打过虎;武松在孙二娘的店中看出是毒酒没有喝而两个公差喝了,唐僧师徒在黄花观喝了毒茶而只有孙悟空一人看出而没有喝。等等。
    实际上还有一点而且是非常重要的,但常常被大家忽略。在《西游记杂剧》中观音菩萨送给孙悟空的就是戒刀,而不是金箍棒。“我与你一个法名,是孙悟空。与个铁戒箍、皂直裰、戒刀”[8]100,这似乎表明孙悟空的形象是受武松的影响而来,当然,两者到底如何影响还不能轻易下个结论。按理说,头陀头上戴有头箍(或戒箍)应该很可能说明孙悟空头上的紧箍的来源。但事实上,很难断定武松与孙悟空是谁受了谁的影响,而且武松的头箍是一个孤证,尽管后来不少的头陀头上都有头箍,但笔者认为这些大概都是受了武松的影响。例如:
    《封神演义》第74回“丘引伤痕全愈,要来报仇,乃不戴头盔,顶上戴一金箍,似陀头样,贯甲披袍,上马拎枪,来奔至周营,坐名要黄天祥决战”[9]662;第79回法戒也戴“赤金箍”;《野叟曝言》第14回“只见一个头陀,……头上束一条戒箍,把头发束住,拖下来有四五寸长,连肩带眼的罩着”[10]177;《镜花缘》第1回“第一位,绿面獠牙,绿发盖顶,头戴束发金箍”[11]2;《儿女英雄传》第6回“只见一个虎面行者,前发齐眉,后发盖颈,头上束一条日月渗金箍”[12]64;《广陵潮》第41回“ 早见先前那个老头子,黑魆魆的捧出一座铁汉来,乱髻齐眉,一道紫金箍,紧紧束着,敞开胸脯,一撮黑毛,像是未辟的蚕丛一般”[13]463。
    明清之际小说中的头陀还有很多是戴有金箍的。如果这些小说都是写实而不是受《水浒传》中的武松的戒箍或《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的紧箍的影响,则我们可以得出,孙悟空头上的紧箍实际上是就是按照头陀的形象刻画的。
    笔者认为,“紧箍”是《西游记》的作者从妇女或头陀的束发用具而启发构思的。
    “紧箍”另一个来源可能是刑具“脑箍”。《西游记》中“紧箍”是惩罚孙悟空的工具。如唐僧一念紧箍咒,“他依旧生痛,痛得竖蜻蜓,翻筋斗,耳红面赤,眼胀身麻”。第38回“教师父念《紧箍儿咒》,把这猴子的脑浆勒出”。
    这里的“紧箍”就是封建时代严刑拷打犯人的刑具“头箍”。这种刑具在唐代就有了。《朝野佥载》卷二“周推事使索元礼,时人号为“索使”。讯囚作铁笼头,青其头,仍然加楔焉,多至脑裂髓出”[14]30;《宋史》卷二百刑法志“或缠绳于首,加以木楔,名曰:‘脑箍’”[15]4996;《警世通言》第十五卷《金令史美婢酬秀童》:“见秀童不招,心下也着了慌。商议只有阎门栓,铁膝裤两件未试。阎门栓是脑箍上了箍,眼睛内乌珠都涨出寸许,铁膝裤是将石屑放于夹棍之内,未曾收紧,痛已异常。这是拷贼的极刑了。秀童上了脑箍,兀而复苏者数次。”[16]220
    有意思的是,在《西游记》第97回,刺史用“脑箍”来拷打唐僧,“拿脑箍来,把这秃贼的光头箍他一箍,然后再打”。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孙悟空头上的“紧箍”其实是束发用具与刑具的混合体。
    二、为何没有松箍咒
    我们常常有一个常识性的小错误就是唐僧或观音给孙悟空戴上的紧箍。从实际上看当然是唐僧与观音的预谋,但是这个紧箍却是孙悟空“自己戴上”的,系“咎由自取”,小说第14回:
    行者去解开包袱,在那包裹中间见有几个粗面烧饼,拿出来递与师父。又见那光艳艳的一领绵布直裰,一顶嵌金花帽,行者道:“这衣帽是东土带来的?”三藏就顺口儿答应道:“是我小时穿戴的。这帽子若戴了,不用教经,就会念经;这衣服若穿了,不用演礼,就会行礼。”行者道:“好师父,把与我穿戴了罢。”三藏道:“只怕长短不一,你若穿得,就穿了罢。”行者遂脱下旧白布直裰,将绵布直裰穿上,也就是比量着身体裁的一般,把帽儿戴上。
    而第17回观音收伏熊罴怪,“菩萨又怕那妖无礼,却把一个箍儿,丢在那妖头上”;第42回观音收伏红孩儿,“这宝贝原是我佛如来赐我往东土寻取经人的金紧禁三个箍儿。紧箍儿,先与你戴了;禁箍儿,收了守山大神;这个金箍儿,未曾舍得与人,今观此怪无礼,与他罢。”收伏此二怪,观音主动给两怪戴上,而孙悟空却是他“主动“戴上的,虽然观音与唐僧是有预谋地让孙悟空戴上它。
    一般来说,能戴上就能取下,然而孙悟空向唐僧或观音要求取下紧箍时,唐僧大惊道:“悟空,我当时只是菩萨暗受一卷《紧箍儿咒》,却没有甚么松箍儿咒。”第57回菩萨笑道:“《紧箍儿咒》,本是如来传我的。当年差我上东土寻取经人,赐我三件宝贝,乃是锦襕袈裟、九环锡杖、金紧禁三个箍儿,秘授与咒语三篇,却无甚么《松箍儿咒》。”
    更有意思的是,孙悟空两次向“紧箍”的发明创造者如来佛祖要求褪下紧箍来时,如来道:“你休乱想,切莫放刁。我教观音送你去,不怕他不收。好生保护他去,那时功成归极乐,汝亦坐莲台。”如来佛祖却总是顾左右而言他,这似乎暗示着连如来佛祖也没有什么“松箍咒”。为什么没有松箍咒?难道连法力无边的如来与观音也不能松箍吗?显然不是,这里面是一个公案也是一个禅机。关于此问题,学术界并未见有人关注。孙士承先生《为何没有松箍咒》是一篇调侃性的杂文,并非学术论文,没有触及问题的实质[17]。
    而后来孙悟空头上的紧箍却自动消失了。《西游记》第100回:
    孙行者却又对唐僧道:“师父,此时我已成佛,与你一般,莫成还戴金箍儿,你还念甚么《紧箍咒儿》掯勒我?趁早儿念个松箍儿咒,脱下来,打得粉碎,切莫叫那甚么菩萨再去捉弄他人。唐僧道:“当时只为你难管,故以此法制之。今已成佛,自然去矣,岂有还在你头上之理!你试摸摸看。”行者举手去摸一摸,果然无之。
    这紧箍不是如来也不是观音也不是唐僧取下的,是自然消失了,换言之是孙行者“顿悟”后,没有了束缚自己的“圈”。我们可以认为,“紧箍”实质上孙行者自己制造出来、管制自己的圈。孟子说,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同样人自身有缺陷才会被别人控制。《后西游记》第30回,造化小儿用各种各样的圈子如名圈、利圈、富圈、贵圈、贪圈、嗔圈、痴圈、爱圈、酒圈、色圈、团圈、气圈,还有妄想圈、骄傲圈、昧心圈来套小行者,所有的圈都套不住小行者,造化小儿暗暗喝彩,因想道:“这猴子虽酒色财气无侵,贪嗔痴爱不染,你看他跳来跳去,十分快活,定是个好胜之人,只消一个好胜圈儿,自然圈住。”结果小行者被好胜圈套住了,我们来看小行者被套住时的表现:
    小行者被圈儿套住,欲往上跳,不期那圈儿就跟着他上去。欲往下钻,不期那圈儿就跟着他往下去。欲将身子变大,那圈儿就随着他身子也大了;欲将身子变小,那圈儿就随着他的身子也小了。周围虽稀稀透亮,及要变化去钻,却又没丝毫缝儿;欲要使金箍铁棒打开,却又地方窄狭,施展不开;欲要用拳头去打,却又软脓脓,无处用力[18]343。
    《西游记》中孙悟空也有类似的经历,唐僧念咒时,“他就耳里取出针儿来,插入箍里,往外乱捎”。最后太上老君对小行者说:“造化小儿那有甚么圈儿套你?都是你自家的圈儿自套自。”并解释道:
    圈儿虽是他的,被套的却不是他。他把名利圈套你,你不是名利之人,自然套你不住;他把酒色财气圈儿套你,你无酒色财气之累,自然轻轻跳出。他把贪嗔痴爱圈儿套你,你无贪嗔痴爱之心,所以一跳即出。如今这个圈儿;我仔细看来,却是个好胜圈儿,你这泼猴子拿着铁棒,上不知有天,下不知有地,自道是个人物,一味好胜。今套入这个好胜圈儿,真是如胶似漆,莫说你会跳,就跳遍了三十三天也不能跳出。不是你自套,却是那个套你?
    结果小行者听了老君的话,圈子自动解除:
    小行者闻之大悟,因叹说道:“我只道好胜人方能胜于人,今未必胜于人,转受此好胜之累。罢,罢,罢!如今世道,只好呆着脸皮,让人一分过日子。”因把铁棒变小了,收在耳中,就要别老君,下到造化山去。老君道:“你下去做甚么?”小行者道:“有甚么做,不过见造化小儿。下个礼,求他除去圈儿,放我师父出来。”老君道:“你既转了好胜之念,又何必求他。你今再跳跳这个圈儿看?”小行者真个跳一跳,已跳出圈儿之外。喜得他抓耳揉腮,满心快活道:“原来无边解脱,只在一念,那些威风气力都用不着。多谢老官指教,今日且别过,改日造府奉谢吧!”
    小行者这个好胜圈正好可做紧箍一个最好的注脚。从某种意义上讲,孙大圣头上的紧箍是自己制造出来的“心箍”。《景德传灯录》卷三僧璨大师开导沙弥:
    有沙弥道信,年始十四,来礼师曰:“愿和尚慈悲,乞与解脱法门。”师曰:“谁缚汝?”曰:“无人缚。”师曰:“何更求解脱乎?”信于言下大悟[19]40。
    《景德传灯录》卷十五投子山大同禅师对众人说:
    汝诸人来这里,拟觅新鲜语句,攒华四六,口里贵有道。我老儿气力稍劣,唇舌迟钝。汝若问我,我便随汝答对,也无玄妙可及于汝。亦不教汝垛根。终不说向上向下、有佛有法、有凡有圣。亦不存坐系缚,汝诸人变现千般。总是汝生解自担带将来,自作自受。这里无可与汝,不敢诳吓汝,无表无里可得说似汝,诸人还知么?[19]282
    在佛教看来,没有人束缚自己,能束缚自己的只能是自己而非外人。外人也不会给自己任何东西,所有的都是“汝诸人变现千般。总是汝生解自担带将来,自作自受”。紧箍是孙悟空自己戴上的,也必须由他自己摘下来。猴子头上的禁箍要自己解下。宋代惠洪 《林间集》卷下载: 
    (法灯泰钦禅师)少年时其悟解已逸格,然未为人知……独法眼禅师深奇之。一日法眼问大众曰:“虎项下金铃,何人解得?”对者皆不契,钦适自外至,法眼理前语问之,钦曰:“大众何不道:‘系者解得。’”于是人人改观[20]832。
    那么猴头上的紧箍也只能与系者解得,这就是所谓“解铃还须系铃人”,与“松箍咒”同一机杼。
    杜贵晨先生指出,孙悟空形象之初略有六祖慧能的影子,与“孙悟空”之名体禅宗顿教之义密相关合[21]160。确实如此,我们从《坛经》中可知,六祖慧能反对一味坐禅,他说“道由心悟,岂在坐也?”[22]165,而《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也不会坐禅,行者道:“兄弟,实不瞒你说,若是踢天弄井,搅海翻江,担山赶月,换斗移星,诸般巧事,我都干得;就是砍头剁脑,剖腹剜心,异样腾那,却也不怕。但说坐禅我就输了,我那里有这坐性?你就把我锁在铁柱子上,我也要上下爬蹅,莫想坐得住。”这样我们就可以从禅宗的角度来审视一下孙悟空。
    禅宗讲究“自性自度”,讲究用自己的本力来超度自己,并认为“众生识心自度,佛不能度众生”[23]190;《坛经》讲“各须自性自度,是名真度”[22]90。因此悟空头上的紧箍只能由自己摘下。
    第24回孙悟空对唐僧说:“只要你见性志诚,念念回首处,即是灵山。”第85回,孙悟空用乌巢禅师的《多心经》提醒唐僧:“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这只聪明的猴子也知道这些事情,而对自己的紧箍却不明白,或许是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吧。
    孙悟空不断的向唐僧、观音及佛祖要求念一下“松箍咒”,但是都不行,最后却自己解除下来,从宋代以来就有一个“求人不如求己”的故事,张端义《贵耳集》卷上:
    宋孝宗幸天竺及灵隐,有辉僧相随。见飞来峰,问辉曰:“既是飞来,如何不飞去?”对曰:“一动不如一静。”又有观音像手持数珠,问曰:“何用?”曰:“要念观音菩萨。”疑问:“自念则甚?”曰:“求人不如求己。”[24]412
    这虽然是一则趣话,但其实涵含着人生的至理。《古尊宿语录》卷二百丈怀海说“佛是无着人,无求人,无依人”[25]21。常言道,公修公得,婆修婆得,不修不得,就是讲究自修的重要性。《泥洹经》载:“父作不善,子不代受,子作不善,父不代受,善自获福,恶自受殃。”[26]562《无量寿经》佛告诫世人:“天地之间,五道分明,善恶报应,祸福相承,身自当之,无谁代者。”[27]643这“无谁代者”就是指什么都不能代替自己。
    中国古人是非常了解事事必须依靠自己的理念。《论语·卫灵公》:“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文子·上德》:“故怨人不如自怨,勉求诸人,不如求之己。”[28]256这些都显示着人类生存解脱困难的本质:这世界上只有自己救自己,自己解脱自己,从来没有救世主。《国际歌》唱得好“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所以孙悟空头上紧箍的消失过程诠释着中华民族及人类的一贯坚持的自力更生的原则。
    三、紧箍的作用
    当下不少读者对孙悟空戴上紧箍表示愤慨,认为这是打击自由、压制个性的表现。但实际上,从人类发展的历史来看,任何人的成功都必须有他人约束或自我约束,古代学校就有夏楚二物来惩罚犯规者,《礼记·学记》:“夏、楚二物,收其威也。”[29]960常言又说“离规则不成方圆”。孙悟空也不例外。早在《西游记》杂剧中就表明,戒箍主要不是用来惩罚孙悟空而是“戒你凡性”[8]100。
    《后西游记》第4回孙行者给小行者戴上紧箍时说了一番意味深长的话“这箍儿大有好处。昔年是我的功臣,今日是你的魔头。他来寻你,便是你入道之时。安心静养,我去也”。
    俗语常说“不受磨难不成佛”,给孙悟空戴上紧箍是孙悟空成佛做祖的前提条件。《后西游记》小行者对头上的紧箍说“又是我的魔头,又是我的正果”,就表明了这一点。我们称赞英勇无畏、大闹天宫的孙悟空,但也应当遣责他在花果山的恶劣行为,如第14回他说“不瞒师父说,我老孙五百年前,据花果山称王为怪的时节,也不知打死多少人”;第27回行者笑道:“师父,你那里认得!老孙在水帘洞里做妖魔时,若想人肉吃,便是这等。或变金银,或变庄台,或变醉人,或变女色。有那等痴心的,爱上我,我就迷他到洞里,尽意随心,或蒸或煮受用;吃不了,还要晒干了防天阴哩!师父,我若来迟,你定入他套子,遭他毒手!”这些行为已经到了不可不除的地步。《西游记》中龙王对孙悟空说“大圣,你若不保唐僧,不尽勤劳,不受教诲,到底是个妖仙,休想得成正果”,又告诫悟空说“不可图自在,误了前程”,指的大约就是这些。
    佛家把“戒定慧”称为三学,而“戒”字为首。《五灯会元》唐宣宗问弘辨禅师曰:云何名戒?对曰:防非止恶谓之戒。[30]225释迦牟尼要求弟子们以戒为师。百丈禅师著名的法则就说“精进以持戒为第一”。从这一点上说,“紧箍”就代表着“戒”。
    对孙悟空来说,到西天不但是一个取经的过程,也是一个摘掉紧箍的过程,可以说,非摘掉紧箍不能取经,非取经不能摘掉紧箍,或者说两者就是一回事。
    总之,“紧箍”脱胎于束发用具与刑具。它只能是由孙悟空自己戴上,也只能由孙悟空自己摘下。孙悟空要成佛,不但要走完荆棘载途的西天之路以取得真经,还要克服自己身上的种种缺点度过自己的心灵之路以摘掉紧箍。
    参考文献:
    [1] [明]吴承恩.西游记[M].齐鲁书社1991.
    [2]杨国学.孙悟空头上的紧箍儿咒探源[J].运城学院学报,2005(1).
    [3]杜贵晨.《西游记》数理机制论要[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5(1).
    [4] [明]刘若愚.酌中志[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4.
    [5]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M].济南:齐鲁书社,1994.
    [6] [明]方汝浩.禅真逸史[M].济南:齐鲁书社,1998.
    [7][明]施耐庵、罗贯中.水浒传[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
    [8]转引朱一玄 刘毓忱.西游记资料汇编》[Z].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
    [9]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6.
    [10]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
    [11]李汝珍.镜花缘[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
    [12][清]文康.儿女英雄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13]李涵秋.广陵潮[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6.
    [14][唐]张鷟.朝野佥载[M].北京:中华书局,1979.
    [15][元]脱脱等.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7.
    [16][明]冯梦龙.警世通言[M].济南:齐鲁书社,1995.
    [17]孙士承.为何没有松箍咒[J].各界,2011,(2).
    [18][明]无名氏.后西游记[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5.
    [19][宋]释道元.景德传灯录[M].成都: 成都古籍出版社,2000.
    [20][宋]惠洪.林间集[M].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52册.
    [21]杜贵晨.“孙悟空”名义解[A].数理批评与小说考证[C].济南:齐鲁书社,2006.
    [22][唐]惠能.坛经[M].北京:中华书局,2010.
    [23]转引高令印.中国禅学通史[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
    [24][宋]张端义.贵耳集[M].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65册.
    [25][宋]赜藏主.古尊宿语录[M].北京:中华书局,1994.
    [26]转引任继愈[M].中国佛教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27]黄念祖.大乘无量寿经解[M].江西庐山东林寺,1986.
    [28]李定生、徐慧君.文子校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29][清]孙希旦.礼记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9.
    [30][宋]普济.五灯会元[M].北京:中华书局,1984.
    原载:《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7期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