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教育有道
http://www.newdu.com 2024/11/27 06:11:46 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 熊纪涛 参加讨论
中国文化经典浩如烟海,其中能够在全球发行量名列前茅的经典当属老子的《道德经》。《道德经》也是中国先秦时代除了儒家经典之外,少有被冠以“经”字而又广为流传的一本典籍。《道德经》又称《老子》,在《周易》的基础上,进一步阐明了“道”是天地的本源,主张“道法自然”。其丰厚深邃的思想,对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精神结构和文化追求等方面都产生了深刻而久远的影响。《道德经》虽然并没有专门明确地论述教育,但是对教育来说仍然是一本引人思道、启人智慧的书。 归根守中是教育悟道之本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是《道德经》的开篇之句,似乎揭示了一个困境:道是存在的,但很难言说和定义,然而又不得不言说和定义。其实,教育的道也是如此,不说不行,想说说不好。不过,《道德经》主张,不可言说的道理,完全可以少言说,甚至可以不言说,那就是“行不言之教”“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和“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归根守中是一种返璞归真、向内悟道精神。 教育是人类的复杂活动,有无数难以界定和解释的现象。这些现象,每一位师生都在时时刻刻经历着,如果没有悟道的精神,就很难触及教育的本质,也终将导致所有的活动失去方向,而成为反教育的失道行为。《道德经》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在教育中,一个教师不懂得教育之道,而迷失于声光电色等等知识、技术、方法和手段之中,最终必将遭受教育之道的惩罚。《道德经》说:“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所以教师要作化繁为简、归根守中的智者,从心灵出发,把心灵作为循道和行道的根本。如果教师没有思悟的精神而长期游离在教育之道的外围,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可怕而悲哀的教育过程,对教师来说也是一种盲目而妄为的教育过程。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中小学的名师并没有高深的教育理论,也没有一本本的皇皇巨著,却能影响学生的一生,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些名师虽然不善于言道,但却善于悟道。他们不仅善于拨开和驱散教育现象的重重迷雾去思考和发现教育的本质,而且也善于利用和创造各种教育现象与条件去契合和达成教育的本质,深刻而辩证地践行了“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中小学里大多数教师并非名师,然而只要拥有了思悟的精神,也会向道更近一步。于漪老师说:“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这句话既是于漪老师用一生来探求为师之道、从教之道的真实写照,也是她对自己用一生来实践悟道精神的生动诠释。归根守中的悟道精神,启示着每一位教师应当善于从纷繁复杂的教育现象中寻找教育的规律,把握教育的本质,实践教育的真义。 人是教育的对象,也是教育的目的。教育过程中所有的活动和现象,都要回归到人,让人站在教育的最中央。《道德经》说:“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和道、天、地共同构成域中四大。这是因为人不仅能够承天接地,而且能够体现道。归根守中的悟道精神,让教育重新认识人的价值和意义,让人成为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清静无为是教育体道之法 教育有道,教育循道,教育守道,都是在言说教育对自身之道有着一种坚守和回归的本能。那么教育如何追求道,如何更好地体现道?《道德经》说:“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又说“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这两句话回答了求道体道的方法:清净、无为。 清净是教育的自然状态,既包括外在的清净,也包括内在的清净。教育只有做到清净,才有可能守住其自然本真。教育能否做到清净,十分考验人的智慧。在教育界,不少中小学一心一意地办学,潜下心来触摸到了教育的本真,形成了一些特色。然而,随着一些教改模式风起云涌,你方唱罢我登场,竞相宣称自己一个模式尽得天下之道,而更多的中小学则认为天下教育之道皆在此而争相观摩学习,这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教育内部的乱象。用道的眼光来看,一个学校的教改模式不过是众多殊途同归一道的一途而已,大肆宣传无异于自毁清净,严重背离了“行不言之教”的行道要义。真正的教改,人是核心,要依靠教师。《道德经》说“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就是这个意思。校长们唯有寄望于自己潜心激发本校教师教改的意愿和热情,才有可能成功。否则,只能徒劳。一些所谓的外出观摩,不过是一种激发教改的手段,这对潜心教育的人来说,是可选动作而非必选动作。 无为是教育的规律使然。在《道德经》中,无为不是什么也不做的无所事事,而是做事必须顺应自然规律,方可感到没有怎样费力气就做得很美。当然,教育也要遵循规律,否则将受到规律的惩罚。然而,教育的规律并不是写在纸上就可以让人直接搬用的,也不是可以随便言说就能使人掌握的,我们需要借助知识、技术、方法、活动等来用心寻觅、体会和把握。所以教师要对自己所使用的知识、技术、方法、活动等进行思考,减少不合教育规律之处,逐渐进入无为之境。这过程恰是《道德经》说的:“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一味追求知识、技术、方法等,越学越多,最终将如《庄子·养生主》所言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而徒增苦恼和慨叹。追求教育之道,应当清静无为,方可有顺应自然大化之为和大为,即所谓“为无为,则无所不治”。当然,守住了教育之道,教育便可自然而然、一派生机。《道德经》说:“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一正。”在《道德经》里,“道生一”,执一便可循道。所以教师守住了教育的根本,才会拥有清净、安宁、灵明、丰盈和生长。反过来说,同样成立。清静无为的体道,让教师的工作从体力和技术的活动走向智慧和艺术的活动。 素朴自然是教育用道之境 道,需要悟,但更需要用。用道,可以促使人更深刻地悟道。《道德经》说:“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窗户相对于墙壁是空虚的,正因为它是空的,对房屋才有用。其实,道对教育来说也是一扇窗户的作用,看似无形其实却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和意义。有人采用题海战术,压实、榨干学生所能挤出的一切时间,最终以高投入高产出而提高了学生的考试成绩,然而却让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乐趣。原因就是教育离开了道的关照,别说没有门窗,连一点缝隙都没有,最终成了一个严严实实的铁屋子。如此一来,人还能和鲜活的世界连通吗? 求道需要智慧,体道需要智慧,用道更需要智慧。近年来在中小学里相当流行的精细化管理,本是为了细化落实共同愿景的一种管理技术体系,但是在执行过程中因为执行者不了解或者忘记了目的和初衷,陷入纯粹的细节主义,最终走向了反人性,而成为一种冠冕堂皇的评价体系和管理桎梏。有位教师说,我为什么从一个给我高薪待遇的民办名校离开呢?就是因为我上岗的时候,领导每一节课都会轮番派人监控我,有人站在后门从透视窗看我,有人打着学习的旗号到班里听课,有人让学生每一节填写上课日志……真不知道这样的教育管理到底是看人还是看贼呢?《道德经》说:“朴则散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善于用道,管理者才能成为参透管理真义的管理者。其实,人是管理的出发点,也是管理的归宿。没有人道,没有对人起码的尊重,管理也就无道可言。 类似推理,教师对待学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呢?《道德经》说:“上善若水。”最美的管理和教育应当如水润心,“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人,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这样用道,管理才会有无为而治、无为无不为的效果。一个人的成长,是多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要素朴自然地用道,发挥教育之道的作用。《道德经》说:“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要生长陶养人,都要循道育人而不依仗道外之物,都要促进人的发展而不主宰他们,这叫做玄德。 教育者需要广泛阅读经典巨著,和古今贤哲对话,汲取古往今来的智慧,让自己准确而深入地体道和用道,所谓:“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用道,目的是用规律审视自己的教育行为,从而减少教育中妄为、失道的现象。《道德经》说:“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也就是说,掌握自古以来的规律,去理解今天身边发生的所有事,能够懂得原来道的初始,这叫做道的规律。这恰恰启示着教育者应善于抓住事物的端倪和发展之路,才能循道而为,更好地发挥教育之道的作用。 在《道德经》的思想体系中,悟道之本、体道之法和用道之境是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的,甚至是互为因果可逆的。以道观教育,也需要在探索、体悟和使用教育之道上采用一种拨开云雾见天日的思维,既不要陷于定义和说法的争论与困境,也不要纠结于说多还是说少的问题,而应对教育之道进行内悟和自省,方有如“水至柔而至刚,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的境界。(作者:熊纪涛,作者单位:河南省郑州市实验高级中学) 《中国教育报》2016年11月28日第9版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别得“书单流行病”,阅读不是赶潮流
- 下一篇:我们不适合阅读“四大名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