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孩子不爱读经,总是读些搞笑、惊悚的故事,越是恶搞的题材越喜欢得不行,这种现象正常吗?”“我给孩子报了一些国学班,孩子倒是不抵触,是不是该一直学下去呢?”“孩子能熟练背诵《三字经》《千字文》,为什么我感觉他还是不礼貌、不成熟?”近年来,总有些家长困扰于孩子阅读传统典籍的方法、效果等问题。其实,引导孩子“读经”,使其愿意钻研传统文化,既不能上来就啃原典,也不能过于迷信各种“国学班”的速成,个别家长让孩子告别学校跟随“大师”上私塾的做法更存在不小风险。真正的传统典籍阅读,还应遵循儿童的阅读和认知规律,本着亲子共读的原则慢慢来。 先理解再背诵 引导孩子从小阅读传统典籍,有着启迪心智、完善人格的重要作用,但遵循复古的读经方式,如大段大段背诵、不加分析地囫囵吞枣,既违反儿童的学习规律,从具体效果来看也是事倍功半。 北大学者张中行回忆自己求学经历时举过一例:他从通县师范学校刚毕业,一时没找到工作,正好赶上北大招生,他就交了一元报名费进了考场。国文课考的是《论语·季氏》里的一句“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要求考生试申其义。他以“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为例,得了高分。虽外语、数学等其他科目考得比较糟糕,但他还是因国文成绩出类拔萃而被北大录取。 一文进北大,张中行归功于自己的启蒙老师(一位姓刘的秀才)引领自己找到了国文学习的门道。与传统的私塾教育不同,刘秀才教传统典籍分三步走,先讲解,再让学生背诵,再和学生议论。由于明白每个句子的意思,经典名篇的句子自然深深印在学生心中,一生难忘。可见,应该引领孩子循序渐进地从点到面、由表及里,明白典籍所要表达的思想与含义,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某些“学者”提倡的那种动辄20万字直接背诵原典,不加讲释,不求理解,是不合适的。 上世纪30年代,我国一些地方主政者提出在学校重拾复古式读经方式,学者胡适明确表示反对,认为中小学课本选读古经传必须限于学者公认可解释的部分,而不要选“一流学者认为不易解的部分”。应该说,胡适这种重理解或者理解在先背诵在后的想法,与刘秀才的做法异曲同工,是更适合孩子的学习方式,即让孩子对传统典籍有了亲切可感的第一印象后,再引领其深入阅读。 将传统典籍生活化 传统典籍并非凭空而来,多是古人生活、处世哲学、教育经验的总结,其中蕴藏着丰富的思想内涵,是一门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处事智慧。因此,将传统典籍生活化,深入浅出地与孩子的日常生活相对接,以讲道理的方式促使孩子深入认知,将传统典籍变成孩子生活的一部分,才能让孩子真正受益。 例如,给孩子讲读《论语》时,大可不必一上来就“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可以先从孔子的生平入手,讲讲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再反观他的生活智慧和教育理念是怎么来的。这样,孩子眼中的孔子就不再是一个老学究、一个单纯的教书先生,而是一个可爱的有血有肉的老师。从孔子的生平入手来讲解,原本“高大上”的传统典籍就变得通俗易懂了。 讲解《论语》的具体篇章时,不妨把孔子的教育理念与他对弟子的教诲结合起来,这样孩子才容易听得进、听得懂。如有好几位弟子曾问过孔子该不该“闻斯行之”(听说一个主张很好,是不是该马上实行),孔子答复子路说:“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还有比你更有经验、更有阅历的父兄,应该先向他们请教,哪能马上就做呢?)答复冉有则说:“闻斯行之。”(当然应该马上实行。)弟子公西华不解为何答案不一样,孔子的回答是:“冉有遇事畏缩,要鼓励他勇敢;子路遇事轻率,要叮嘱他慎重。”(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事实上,子路最终死于蒯聩之乱,就是仗义执言、不顾后果的性格害了他。 孔子的思想在不同年龄阶段是有变化的。如果家长能多角度讲解《论语》,将孔子生平、教育思想与《论语》内容相结合,跟孩子辩一辩、议一议,传统典籍便走下神坛,其中的精华也更容易被孩子消化理解。孩子了解了孔子的为人,对其他传统典籍也会有了解的欲望。 父母成为“读经”引领人 很多家长认为自身对传统典籍研究不够或一窍不通,所以认为把孩子交给国学班或私塾,让孩子跟“专业”人士学习才是正道,以为那里“不仅教知识,也教做人”。此种做法虽讨巧、易行,但对儿童尤其低幼孩子而言,并不靠谱。 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历来是起步于家庭,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阅读传统典籍的价值,不在于孩子对《孟子》《礼记》《大学》倒背如流,而是帮助孩子学会为人处事、知书达礼,了解古人智慧,为今所用,为己所用。如果父母将这种责任轻易让位,显然违背了让孩子读经的初衷。古人家门口往往写有“诗礼传家”的字样,就是强调家庭中传统文化传承的意义。很大程度上,这些教诲至今仍是家庭教育的核心所在。 孩子阅读传统典籍,父母不能袖手旁观,最好和孩子一起研读和辨析。目前童书市场上有很多适合亲子共读的传统文化典籍,如“写给儿童的启蒙经典”系列、“国萃戏剧图画书”系列、“大家小书”系列中的《孔子的故事》《司马迁》《中国史学入门》《中国古代衣食住行》,以及夏昆的《在唐诗里孤独漫步》《温和地走进宋词的凉夜》等,都有专家通俗易懂的注释,还原了传统典籍生活化、趣味化的一面,吸引孩子对传统文化有初步的了解。父母和孩子边阅读边探讨,不仅增进了亲子关系,也有助于提高孩子的思辨力。在此基础上,父母再引导孩子逐渐去阅读原典,如爬坡一样拾级而上,便真正窥见了读经的奥秘。(作者徐日君,系渤海大学教授) 《中国教育报》2016年11月10日第09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