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读书指南 > 阅读指导 >

理工科学生阅读的法门


    进入大学后,作为理工科学生,人文课程明显减少,要求也降低了许多,再也不用为了提高阅读理解和考场作文分数去功利地读书了。那我们还要不要坚持阅读呢?如果要,又该怎么读书呢?
    我以为当然要!阅读从来不仅仅是为了功利的分数,更是为了提升自我。学校教育不光是为了培养某个领域的专门人才,更重要的是,培养具有自己独立认识和自由思想的现代公民,不迷信、不盲从,敢于批判不合理的现象。然而,众所周知,目前学校很难做到这一点,坚持阅读是通往这个目标的不二法门。坚持阅读,我们会对社会现象、历史、政治、法律、经济等外在事物,对亲情、友情、爱情这些关于人性的问题,以及宇宙、时间、上帝这些超越人类理性的东西有一个逐步加深的思考,形成自己的想法,这些绝不是专业课上那些公式、定理可以轻易替代的。作为即将走入社会的大学生,有什么比对身处的社会、自己的人生有自己的思考更重要的呢?阅读让我们与作者交流,扩展自己知识的广度,提升自己思维的深度,锻炼自主学习的能力。也许我们学到的专业知识很快就会遗忘,但这些通过阅读所得到的东西却会让我们受用终生。
    那么又该如何阅读呢?美国学者艾德勒和范多伦写过一本《如何阅读一本书》,总结了阅读的三个层次以及阅读不同书籍的方式,我读后深感受用,精读此书,可以让你在阅读过程中少走不少弯路。一开始,我建议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书籍,并且以各个领域的经典为主,这些经典经过时间的检验与众人的评判,值得细读。阅读时,准备一个笔记本,带着问题意识,随时摘录自己有想法的地方,或赞同、或批驳、或补充,做读书笔记的过程会让你对作者的看法、对自己以前的观点有更深入的思考。读完一本好书,一定要写个书评,系统地整理阅读过程中的想法和阅读此书的收获。只有坚持把阅读、思考、写作相结合,才能把书上的文字真正变成自己的知识。不必觉得自己的思考过于简单甚至幼稚就拒绝动笔,思维的深度是随着阅读的深入逐步提升的,一段时间后再翻阅以前的笔记,就会发现自己明显的进步。经典的书值得反复品味,随着自己认识的逐步加深,再回头读这些经典,往往会有不同的感悟。坚持阅读一段时间后,可以涉及一些自己忽略的领域,以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如果对这些领域兴趣不浓的话,我建议先挑几本入门书,它们通常会比较有趣,读完后会让你对这个领域有粗浅的认识,届时再决定是否深入下去。我曾经对经济学毫无兴趣,但在阅读了郭凯老师的《王二的经济学故事》后,一下子激发了我的好奇心,接连阅读了《国富论》《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等几本经济学的经典著作,对这个领域有了一些了解。
    如果阅读时遇到读不懂的地方怎么办?其实大可不必担心,有疑问正说明我们在思考,抓住这些问题,反复研读文本,去图书馆找来相关书籍交叉阅读,解决这些疑惑。同时,我们还可以就这些问题发邮件或当面请教这个领域的教授或是学长学姐,请他们提出一些建议,一般来说,他们都是乐意帮忙的,多与前辈交流,听听他们的心得,有时候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实在一时无法解决,可以先在自己的笔记本上记录下来,待日后有了更多的积累再来回顾,说不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总之,不要轻易放过自己的疑问,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不仅让我们对这个领域有更深入的思考,更重要的是,锻炼了我们自己查找资料、请教前辈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点远比大学课堂上学到的那些死的知识重要。当然,如果有较多概念性的疑问,可以参阅相关的教科书,对于厘清一些名词概念很有帮助。
    在学校里,组成读书会是帮助我们阅读的绝佳方式。与几个同样热爱阅读的同学共同研读一本好书。每个人都可以就书中的内容发表看法,提出疑问,解答他人的疑惑,同样,在读书会上可以交换各自的读书笔记,互相交流学习。每个人的生活经历和知识体系都不相同,读书会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让我们注意到一些被自己忽略的细节,发现看待问题的不同角度,对问题有更深入全面的认识。同时,为了在读书会上能与同学分享,我们势必会在阅读时更加仔细,促使自己带着问题意识去咀嚼文本,不仅要解决自己的疑惑,也要设想他人可能提出的问题并提前查阅资料。如果能邀请在相关领域有所见解的教授或同学一同参加读书会,那更会让我们对这本书乃至这个领域的认识有一个全新的高度。这个学期我参加了一个讨论自由主义思潮的读书会,把几本讲述自由主义的经典书籍重读了一遍。当初阅读以赛亚·伯林的《自由论》时,仅仅摘下了几个漂亮的句子,了解了积极自由与消极自由的概念,这次为了准备读书会的交流,仔细重读了此书,在人文学院的一位学长的带领下,我们阅读了同时代学者对伯林的自由观念的批评文章,比较了穆勒与伯林的自由观念的差异,对伯林的多元主义自由观点有了些许认识,这些都是我当初一个人阅读时所忽视的东西。读书会,给了我啃下晦涩难懂的经典书籍的动力,也让我对这些经典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阅读方法和感受,以上是我的一点浅薄的体会。祝愿大家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更重要的是,从现在起,一起阅读!(作者:金渝淳,系厦门大学学生)
    《中国教育报》2016年7月4日第10版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