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缺乏阅读习惯,这事到底赖谁?
http://www.newdu.com 2024/11/27 08:11:41 中国教育新闻网 徐徐风 参加讨论
最近有关全民阅读的呼声和讨论很是热闹,开头俱是各路专家、学者、知名人士对于中国人不肯读无用之书、追求实用急功近利的阅读、欠缺阅读习惯的现象大加痛斥,并呼吁大家重视这个问题。 关于“中国人欠缺阅读习惯”或者“中国人读书少”的论断,既来自于一些中外(主要是中国与欧美日发达国家的对比)阅读现象的观察,比如很多人发现在欧美人在公共场合手捧书本的很多,而中国人几乎见不到。另外从数据上来说,《2013~2014中国人阅读指南报告》中显示,2013年中国国民人均纸质图书的阅读量仅为4.77本,比日本、犹太人等都少得多。 虽然数据不一定绝对准确,但是现象和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们国家平均阅读量较少的现实。 在分析阅读量少缺乏阅读习惯的文章中,大部分原因直指文中开头说的中国人“重实用”,不肯读“无用之书”等。作为一个70后,我自己疯狂读书也只是近几年的事。那么我在有能力、有机会和有阅读时间的情况下,为什么没有养成阅读的习惯?这引起了我的思考,因为如果板子打错了屁股,找错了原因也就指错了方向,这事可能永远没个好。 阅读习惯 习惯是什么?习惯如何养成的? 阅读是一种习惯吗? 如果阅读是一种习惯,这种习惯是如何养成的? 还没有这种习惯的人,如何才能养成这种习惯? 当我要思考阅读习惯的问题时,脑子里就冒出了这一连串的问题。这些不是我研究的领域,自然乖乖去查书去,还真有不少发现。 我们首先看看研究人员对“习惯”的研究,认知心理学认为,从信息加工的角度看,习惯是“在行为反应的重复中形成的,引导其发生的认知过程很快、很简单,只需很少的注意资源,所以经常与其他活动同时进行”(Quellette&wood,1998)。也就是说,习惯是一次又一次行为的不断重复中形成的。想想还真是这么回事,比如每天早晨洗脸这事,根本不用去想的,你还可以一边洗脸一边琢磨早餐吃什么。 但是,社会和人格心理学家将重复行为归因于人对目标、意向和倾向的反应,然后在具体的背景下产生重复、特定的行为结果。也就是说,研究说习惯是人们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反复做某些事情而产生的现象。比如说,为了达到减肥的效果,许多姑娘坚持不吃晚饭,后来养成了不吃晚饭的习惯。比如说,为了卫生和要面子,小时候你妈妈每天早晨把你摁到水龙头下洗脸,到后来你也就自动跑到水龙头前去了。 另外呢,生理心理学家通过对神经系统的脑成像研究发现,在重复反应最终形成习惯过程中,大脑指挥行动的区域从主动控制的区域转换到了自动行为区域。非常有意思,这个作为证据也支持了上述的结论,习惯形成后,人逐渐脱离对目标的有意识追求,变成了自动化的习惯模式,所以这个时候你的大脑可以用来干点别的。 总而言之,习惯可以是有意练习的结果,也可以是无意的多次重复的结果,最后都变成了不需要费心去想的自动行为。 后来呢,研究人员综合以上研究,建立了新的模型:人类的习惯有三个要素特征(wood &neal,2007): 第一,背景线索在启动习惯反应中属于核心位置。比如说要产生阅读的行为,那么启动阅读动作的相关信息很重要,可能包括眼睛周围都是书,看到旁边有人看书、包里有一本书。对于每个人来说可能启动阅读的信息都不一样。 第二,习惯建立机制中不存在目标的中介作用。有的学校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给那些在一学期内读书超过20本的同学发奖励。也许有人为了奖励读书很勤奋,正好也不讨厌书,所以就因此养成了阅读的习惯。但是一旦阅读习惯建立了,目标的中介——“胡萝卜”就不那么重要了。 第三,习惯和目标的交互作用以及相关的倾向。目标导致行为,行为的重复行成习惯,而一定的行为又反过来成就相关的目标。上面解释过,比如为了1000米及格需要练习跑步,可能因此养成了跑步的习惯;而有跑步习惯的人,跑步的成绩也会好。 如果我们按照以上理论分析阅读习惯的建立,也许会找到国人阅读习惯欠缺的真正原因。首先,我想回顾一下作为70后的个人阅读经历。 第一,小时候缠着妈妈,讲一遍,再讲一遍,再讲一遍,再讲一遍《七仙女》。 第二,在村里上小学时,全校不知从哪里挖出一本没了封面的王子公主故事,我猜是《安徒生童话》,在同学们中引发的轰动,不亚于2000年的《哈利波特》旋风,高年级同学自动排好班,夜以继日的抢着读。 第三,《安徒生童话》轮到我的时候,草草做完作业开始看,妈妈说,看什么书,拿来。就没收了!想到没看完的书,想到明天被别人追债,编了人生第一个大瞎话:“我们老师让照着写作文的!”不知道是真信还是假信,妈妈把书给我了。然后在趴在被窝里用当时最流行的照明工具——手电看完了那本书。 第四,读研究生时,当我们大多数人在无聊的大课上发呆的时候,我的舍友,总会从她价格不菲的女包里掏出一本书,还涂涂画画“写在人生边上”,而我还发现她的包里永远塞着一本书。考研前她已经是上海某电台的主持人了,后来他老爸到宿舍里看她我们才知道,她家原来是个不大不小的资本家。 第五,工作后也会时不常地逛逛三联书店,多数也会捧着一两本书回家。有一天,我发现一个推了满满一购物车书的人在选书,颇为震惊!后来听一个从事图书营销的人说,统计显示的购书趋势是,越是读书多的人买的越多,而一般人读书越来越少。 第六,有了孩子之后,开始看童书大量购买童书,同时购买教育类书籍管理类以及各种乱七八糟的书,不忙的时候平均一天一本吧。 如果我们用有关习惯理论来分析下,可能很容易找到相关的原因,我们的阅读行为是否有足够的机会重复发生? 第一,习惯在“行为—反应”的重复中形成。 这个“行为—反应”的模式在我们的童年阶段完全没有发生。首先因为没有可读之书。回头看看我们70年代人的阅读过程,几乎都是同样的情形,因为贫穷,生活中任何的报纸、杂志、图书是没有的,图书馆当然也是没有的,顶多有《小学生作文选》之类的书,所以根本没有任何“阅读行为的重复”的机会。 还有成年人的严厉禁止!等到高年级了,经济好一点,市面上书多一些了,好一点的家长会在学校放假有空可以看看,差的就是“作业还没做完看什么书?”、“考得这么差还有工夫看闲书!”“看这些书有什么用,又不考试!”,“考上大学,轻松了有时间再读吧。”不光不提倡阅读,还严厉的打压。 不读书,既是环境的因素——没有书看,也是大人们处、心、积、虑、严、防、死、守的结果。 等真的进了大学,有了时间,有了免费图书馆,我也曾试着走进去过,可是似乎没有太多关于读书的记忆。当我开始工作有了钱,也不过是偶尔买买书,远非现在这样觉得读起来时间不够用。 经过前20年的精心看护,年少的我们慢慢长大,站在你们面前的大多数人,正是那个大家想要的听话、乖、不读“闲书”的好孩子! 第二,习惯和目标的交互作用以及相关的倾向。 如果我们没有机会自发的无意识的重复阅读,建立阅读的习惯,那么有没有可能因为其他相关活动,收获“阅读习惯”这个副产品?我们可以想一想,跟读书相关的行为有哪些呢?阅读大部分情况下是为了获得更多知识、解决疑问,有没有可能在解决疑问的过程中反复查阅图书资料,结果不小心爱上了阅读,养成了阅读的习惯?有没有可能为了获得更多知识,就去多读书,结果一步小心养成了阅读的习惯? 你想多了! 我们的教育尽量不给你产生疑问的机会,也会尽量让你感觉到你学好书本就够了,不需要学习再多的知识,因为考试根本就不会考。 从小学、中学、大学、研究生毕业,我们只有一种书——教科书。在经过不超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之后,你大概就已经知道,所有教科书里的问题都已经有了标准答案,明明白白早就写了好的,在老师的教师手册或者参考答案里,老师们只要照本宣科就可以了。 我觉得匪夷所思的是一种叫“课内阅读理解”的测试题,就是把老师在课堂上已经讲解过的内容再拿来考试。这种题目测试的是什么能力呢?记忆能力而已! 一种教科书、一种理论、一种标准答案所导致的绝对性,代替了任何科学理论的发展都存在不同阶段、不同可能、不同理论体系、被不断质疑和发展的可能性,也剥夺了大部分学生产生疑问和追寻答案的动机,当然也无法促使学生去学习和阅读更多资料。其实开头关于习惯的理论,我们就会发现,不同的研究方向给与不同的定义和解释。当你一切都有了答案,当然是觉得无所不知了,还需要什么书来解惑吗?为什么越是读书多的人,越是买的多、读得多?“学的越多,越是觉得自己无知”。 有个朋友幽怨地说,大学里学尼采很不喜欢,从此对哲学很排斥,后来才知道,尼采的学说只不过是哲学中很小的一个分支而已。我的舍友,那个包里永远塞着一本书的美丽上海女生,我们去她位于上海虹桥的家里的时候,发现满墙的书(前面我说过,她家原是不大不小的资本家)。 那开始的时候我也没有自发养成阅读习惯的机会,包括大部分的人可能都面临看不到的书窘境,后来的很多人为什么有了大量的阅读的习惯呢?主要是职业需求、成长和自我完善的需求,因此购买和阅读了大量的书,同时在读的过程中感受到阅读带来的好处,因而也更加愿意阅读,这就是目标和习惯的交互作用。 习惯既可以在无意识的过程中形成,也可以在有意识的过程中形成,过去我们不但没有积极倡导的阅读行为,反而是压制、限制、打击、杜绝,如何能够走出来一个有阅读习惯的国民呢? 也许有人会说,中国小孩是不是天生不太爱读书? 那些央求大人再讲一遍故事、打着手电在被窝里看书、在课本下面垫上“课外书”、熄灯后在学校宿舍点蜡烛看书差点把蚊帐烧着的孩子们,长大后到哪里去了?马未都回忆说,当年自己作为知识青年去农村时,看到老乡糊墙的书,就央求人家先看一宿,第二天再让人家拿去糊墙! 没有一个孩子不对万千世界充满好奇,没有一个孩子天生欠缺探索的欲望。我前几日追看了《爸爸去哪儿》,4岁的王诗龄在去景点的车上,很自然地问:“山是怎么来的,水是怎么来的,为什么会有《爸爸去哪儿》?”如果有一天他们不再好奇、不再发问、不再追寻答案,不是他们天生缺思考,只能是环境忽视和压制的结果。 本来写到这里准备结束了,可是刚刚看到一篇沉痛回顾自己成长史的文章,现摘录部分给大家欣赏:“(作者当时入读北大历史系)在高中时,我是同学当中公认的比较喜欢读课外书知识比较渊博的人,公认的不是一天到黑死读书的人。但是大城市和农村,重点中学和一般中学的环境差异造成的结果,都不是我所能左右的。……高考状元算什么?上大学前我确实看过很多书——县城能找到的所有武侠小说,大量的军事体育杂志,读完高中已近视到1000度,但这些通俗的低端的文化知识对学术研究好无用处,你是学历史的,别的不说,《二十四史》你看过吗?《剑桥中国史》你看过吗?民国学术中的历史著作你了解吗?各种野史比较你看过吗?降低点标准,《史记》《左转》你看过吗?顾颉刚、傅斯年你知道吗?费正清、黄仁宇、余英时你听说过吗?……这个时候我开始恶补,拼命买书看书。……与那些生长在大城市容易得到好书的同学,与那些家学渊源的同学,与那些中学时代遇到过好老师的同学比,你很难再追上了,…….我以一种可怕的速度进行恶补,在短短的四年时间浏览了诸子百家,跑读了二十四史中的一部分,还有《全唐史》《中国剑桥史》,李泽厚、冯友兰的思想史等大量的数据》这样的速度能读出什么来?结果可想而知。受到如此强烈的刺激之后再回过头来看自己接受的基础教育,我难以抑制自己的愤怒……(《追寻有意义的教育》作者范美忠) 那如果不考虑求知和探索方面,那为了自我完善或者创新能力而读书呢?那更用不着了! 欧美发达国家的阅读推广 我们一起来看看那些我们认为有良好阅读习惯的国家都是怎么做的。我熟悉一点瑞士的情况。 每个年级,教室有读书角,同学可以在自由时间使用。一年级时,老师会每天发一本绘本带回家看,大概就是一页一句话的简单绘本,第二天回学校换新的。二年级,开始学习阅读,每天到学校就拿一本书开始读,图书按照难度不等以颜色区分。三年级时,学校主题学习是各国传统故事,老师带他们去区图书馆借阅所有国家的传统故事书,另外学校每周有阅读课。4-6年级学校每月发一本较厚的小说,要求回家读。 各个国家促进阅读的计划五花八门,好玩有趣,大家可以自行搜索。比如阅读一定的图书可以用积分换书。 到了高年级,选择课题——查阅资料——撰写报告已是常态做法,在查阅资料方面老师规定参考资料和图书不低于3份。到了大学,每门课的参考书都是10本以上,每周的阅读都是500页以上。 我们看到了“行为的重复”——整个小学阶段每天、每周、每月发书,“目标及习惯的相互作用”——各种阅读促进活动、通过对于一个问题不同参考书的要求达到多阅读的目的等等。 那我们再来看看公共图书馆在市民阅读习惯培养方面的作用。欧美国家社区图书馆系统极其发达,随便出入是肯定的,出生后即可免费办理借阅证,所以你经常会看到穿着纸尿裤的娃娃脚步蹒跚地跟着爸妈在图书馆里看书听故事。 我们看几个数据,澳大利亚堪培拉的张丹发来的报告说,30万人口的堪培拉拥有5家市立图书馆1家国立图书馆,平均每5万人口拥有一个图书馆。美国王欣婷的报告说,纽约公共图书馆以及所辖的三区85个图书馆服务人口759万,平均每8.8万人一个图书馆。瑞士日内瓦市区人口18万,公共图书馆7家,平均每2.6万人口拥有一个图书馆。一般每个图书馆都有很大的儿童图书部,周末、节假日都会组织阅读相关的活动。 北京常驻人口2151万人,先不说藏书规模、图书丰富性和服务水准,但就人口来说,按照日内瓦标准北京需要827个图书馆,按照堪培拉的标准需要430个图书馆,按照纽约的标准需要244个图书馆。2013年发布的《中国图书馆事业发展报告2012》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年底,我国平均每44万人才拥有一座公共图书馆,平均每3201平方公里才拥有一所公共图书馆。如果用促使“阅读行为反复发生的概率”来讲,哪一个更高呢? 如何才能养成阅读的习惯呢? 前面提到,人类的习惯有三个要素特征(wood &neal,2007)建立新习惯模型:1、背景线索在启动习惯反应中属于核心位置,2 习惯建立机制中不存在目标的中介作用。3 习惯和目标的交互作用以及相关的倾向。Ajzen提出的计划行为理论认为,非个人意志完全控制的行为,不仅受行为意向的影响,而且与个人行为的能力、机会和资源相关。再写下去有点太长了,下一篇吧。其实大家一思考,结论自然就有了。(徐徐风)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亲子共读,送给孩子最贴心的爱
- 下一篇:让宝宝爱上阅读:需要一群人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