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文坛轶事 >

对诗词的执著与敬畏——《归林夕吟》序


    一个人的执著,需要拼心力和毅力,当然,也会得到回报。9年前,黄勇兄曾有诗词集《神思物游》出版。隔两年,他出版了散文集《旅者情思》。今年,他的又一部诗词集《归林夕吟》即将出版,真为他高兴。虽然退休有暇,虽然勤奋刻苦,但他多年的痛风病,几近影响出行。他所学专业是新闻编采,长期从事广电部门的管理与研究工作,却执著于文学,热衷于旧体诗,自有了第一本诗集之后,又有了这本诗集。如此洋洋大观,可见他是一个诗词的有心人,一个要干好某件事,而近乎痴迷执拗的人。
    在我心中,黄勇兄是一个严谨的党政领导干部,一个生活中规范、认真、操守、亲和的兄长。早先我们多有接触,没太看出他的文学情怀,特别是对古旧诗词的兴趣,这与他平时的职业习惯、生活作派、读书兴趣,也难以搭界。后来各自工作学习小有变化,知道他于广电决策和学术理论研究方面时有建树,对当下时政的关注和兴趣依然浓厚,而文学特别是旧体诗词,他默默耕耘,小有收获,令我等朋友惊讶、高兴。他前一本散文集出版,蒙他不弃,约我作序,说及他在两种角色中的转换——研究与创作,理性思维与形象思维,齐头并进。如今,他仍然坚持,让我更是刮目相看。有人评述港台大家余光中,左手写诗,右手写散文,而黄勇兄,虽没有余氏显赫文学成就,但挥墨为文,转换角色,庶几类似,甚至更为不易。他一手写论文,一手创作旧体诗词,笔耕不辍,收获有300多篇诗作。于他来说,写诗填词,是业余中的业余,但坚持下来,没有毅力和恒心是做不到的,即使那些文学中的人,也不多见。
    眼前这本诗词以板块分类,编年体式结集了他近年新作,最大的特色是,诗题广泛,集时事感悟、游历述怀、人生友情等于一体,是他生活思想的文学记录,也是他文学功力特别是诗词创作提升的一个明证。他以感事、抒怀、咏物、交谊、悼缅五篇分类,从现实中寻找诗题,把生活感受升华为诗,表现出关心时事民生,鲜明的时政意识。在创作手法上,他不断精进,讲究炼句、炼意,有了新追求,力求让工整的格律诗作有较好的艺术表达,展示语言艺术的特殊风采。诗作较多的是游历和触景生发,如题目所示,是退休归去,山林野老的一种人生吟叹。其次,是他对某个时间节点的诗意咏唱,比如纪念日和重大政治事件。再是友人间的酬唱及怀人。艺术上仔细打磨,力求于日常化之中见艺术情致。他借鉴经典,习研传统,从博大精深的诗词艺术中吸取养分,比如,活化了一些古诗典故,或者,活用一些名家名句。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他把当年41位大学同窗的名字,编联成诗,藏头嵌名,贴切而畅达,旧典新用,实为不易,枯燥而各不相干的姓氏名字,形成关联性的组合,又化用历史的有关典故人物,增强趣味,足见作者的匠心。
    诗者,艺术中的皇冠。旧体格律,恰如皇冠上的明珠。所以,艺术上高标格,技艺上的硬工夫,是诗词创作的圭臬,也是对作者的考验。笔者不才,对于旧体诗,多有热情而无多才情,学经典作品,最爱的是唐宋名家,背名篇名作,读诗评诗话。喜爱之余,毛泽东主席的话让人信服,旧体诗束缚人,青年不易学。格律不是容易的事。格律框框,有很大的限制性,形成特有的文字枷锁,戴着镣铐舞蹈,多少束缚灵性,限制情感。所以,我对于今人刻意去适应那些格律体的作法,多敬而远之。我们的经验是,你熟读和热爱的众多唐诗宋词,你根本不是因为是什么样格律、有什么样词牌、什么句式,你才喜爱,而是它的意象意境,它语言的优美、精致、凝练、隽永,作品氤氲气韵,作家的情怀吸引你、捕获你,丰富你的情感,触发你的情怀。仅就唐诗来说,那些流传的经典多不是那些格律词牌所能包括得了的。比如,唐诗中“孤绝全唐”的《春江花月夜》,我们从诗的意境、哲理、句式,就领略了它为何是诗中翘楚,如闻一多评价的“诗中的诗,顶峰上顶峰”。即使,被认为唐诗中写月最有代表性的三首,早年乡愁情感的《静夜思》,中年情怀的《望月怀远》,再就是那首千古绝唱的《春江花月夜》,无一不是其语言和意境的魅力,无一不是人生的感悟,世事的咏怀,才引发了千古诵读。所以,格律体式也只是外在的形式,而诗的内涵与情怀,才是生命力。
    说了这些,是想表达我对于诗词的敬畏。当然,也是对作者的敬佩。回头再看黄诗,他潜心研习,有了多年实践,执著专一,热情不减,旧词牌中主要的诸种,他几乎多曾涉猎。执著的几近顽固,顽固的义无反顾。我读他的作品,不时想到,他为何走这最难挑战、最为严苛的艺术之路?也许,对于格律体的偏爱,是他的生活和写作的一种文学外化。与他熟悉的朋友都认同,黄勇兄平时行事端正、一丝不苟,注重程序,而格律诗的创作,或许符合他谨严规正的生活习性和行事风格。可以说,是诗词格律选择了他,于是,他以这种不太被大众熟悉喜爱的文本形式,继续着他的文学之旅。其艺术执著,有如堂·吉诃德式的坚执。起初,我曾想不合时宜地进一言,这样的挑战,是自找难题,你能消受得了吗?后来,我觉得除了他的欣赏习惯外,这种快捷简单的记事与抒情方式,对于没有完整时间的业余作者,或许是合适的,况且他的韧性和坚执,是不易被人说通的。诗词体式的七言八句、五言绝句,可以即兴而成,修改和核校也较便捷。这也是一个原因。但是,我要说的是,他的创作,进入了某种阶段后,应当有更高的自我要求,换句话说,就本书的编辑而言,我以为,可以挑选得更为精致些。有的诗题近似和重复,显得单一和单调,比如,某一个景观就有数篇,形成审美的近似值,像紫竹院诗就是。再是,对于艺术的自我要求,这也是写诗填词所必须的。贾岛的“推敲”之说,古人的“捻断须发”比喻,都是严格的诗艺要求。取舍和节制,是诗词艺术的本原。所以,我理解黄勇兄表达激情时的快意,但在锤炼字句上,还有可提升空间,这一点,是决定艺术成色的关键,也是一个创作有年、小有收获的作者,继续前行所要考虑的。还有,他的政治情结浓郁,但有些重大事件,进入诗题后如何避免空泛的内容,也是一个考验,这一点即使诗词大家也是难题。所以,从业余者身份看,黄诗已是相当的成功,而对于这个古老而严苛的艺术,我们的努力都是在摸索和试验中,都是学步的初始,更何况,深如大海的泱泱中华诗艺,我们既要执著也要敬畏。祝贺黄勇兄,与君共勉之。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