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读书指南 > 阅读指导 >

不为功利而读才长久


    读书兴趣是要从小培养的。
    有印象的第一本书是幼儿园中班时读的《安徒生童话》。那时每年生日父母都会带我到书店选一本最喜欢的书作礼物,开始是“强行”,后来习惯成自然。
    从小学到中学,我读的很多书都来自于老师的推荐。高中的语文老师一直向我们推荐各种各样的书,包括鲁迅、巴金、沈从文、郁达夫等作家作品,还有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的散文诗歌以及一些外国作家的名作,班上很多同学都被培养出比较“高级”的读书选择。
    进入大学以后,我的业余时间大都花在读书上。学校的图书馆环境氛围好,藏书范围广、数量多,有网上预约服务,还会定期推出“推荐阅读书目”。
    我常去图书馆自习,然后每一两周借一次书,除了专业书之外,主要是看文学书,作家作品集,随身带着借的书,课间看,睡前看,一两周读完。到图书馆,我一般是有目的地去找书,希望能够有系统地读些书,培养自己的人文情怀。
    只要用心,获得好书的渠道是很多的。大学老师在课上推荐的一些书籍都值得读。
    比如我最近读到的好书之一,是美国女作家卡森的《寂静的春天》。这本书是“人与环境”课上的推荐书。
    卡森是一名海洋学专家,却自发关注DDT和化学农药对于环境的污染问题,在化学农药使用比较普遍的社会环境下率先提出农药负面影响问题。这本书催生了美国第一个民间环保组织,并最终促成了禁止DDT使用的条例。读这本书时,我觉得这就是文学的“无用之用”,一本文采优美的书引发了一场关于环保的革命。
    此外,在课堂上,老师还为我们推荐了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在读这部小说之前,我们全班同学都只知道这是一部拍得很文艺的电影而已。
    在微博、豆瓣等社交网站上,也会有推荐阅读的书目。比如,有一些微博平台会定期更新一些经典书籍的选读、作者介绍或评论;我的一个同学每月都会把读过的书拍成照片,放在网上,再加上自己的一句读后感点评,其他同学看了会留言和她交流。我就是看了她的推荐阅读了加西亚·马尔克斯的《霍乱时期的爱情》。
    我觉得读书不要抱着太功利性的目的,只有爱好才能使习惯长久。
    当今社会功利性阅读的倾向愈发明显。畅销书榜上一度都是经济管理、健康养生、论语解读等“工具书”,很多人都抱着追求书中“黄金屋、颜如玉”的目的,阅读的闲情逸致越来越少,唯利是图却越来越多。
    阅读应当是一种爱好而不是为了完成任务,各个方面都要有所涉猎。学物理化学的人读读小说、散文集,可以培养人文情怀、陶冶情操;学文科的人读一读科普读物,如天文学、建筑学方面的著作,可以拓展思维,发现另一个领域的美丽。
    比如,我是一个偏科的学生,理科特别差,但高中时的语文老师推荐过一套书,叫《上帝掷骰子吗》,用一种武侠科幻小说的笔调和风格来讲述量子学的历史,妙趣横生,让我读得津津有味,并对宇宙科学产生了兴趣。
    (吴佳玙  记者姜泓冰整理)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