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民族文学 >

[李斯颖]壮族布洛陀史诗演述及其信仰传统


    在壮族民间采风, 若你足够心细, 会发现歌手们在用一种特殊的文字记录歌词, 而民间磨教祭师— “ 布磨” 也用它抄写经文。这种文字, 貌似汉字, 有些像是日文, 但无法用汉语阅读, 更无法按日语理解。它是壮族独特的民间文字— 古壮字, 又称“ 方块壮字” 、“ 土俗字” , 系以壮族思维为基础, 依据壮语的发音规律, 借用汉语偏旁部首组合拼接而成。举“ 田(上那下田)” 字为例, 其取汉字“ 田” 之意, 以“ 那” 表音, 壮语意思是“ 稻田” 。壮族古老的布洛陀史诗, 就是以民间宗教磨教经典的形式, 被历代布磨誊写于形形色色的纸张之上, 活跃在壮族民间,俗称为``布洛陀经诗。
    >>下载PDF文件阅读全文
    本文原载《国际博物馆》2010年3月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