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当读典
http://www.newdu.com 2024/11/28 02:11:14 人民日报 马涌 参加讨论
读书当读典。何谓典? 《说文》中说:“典,五帝之书也。”《尔雅》里说得更加干脆:“典,经也。”“五帝之书”也好,“经”也罢,总之在古人眼里,“典”是有渊源的书、是不可轻易删改的书、是足以成为其他书的依据的书。不过在古人那里,够得上这一个“典”字的书是极少的,三皇五帝,四书五经,也就只有数得过来的那几本。今人就要幸福得多,时光已然沉淀出一批批历久弥新的经典,以五千年阅历的挑剔眼光拣选而出,呈现在今人面前。 读中学时,语文老师便告诉我:读书当读典。他说,读书不在多,在精,要向源头去读书,读那些可以产生其他书的“原书”,也就是经典。然后,他就给我们留了一项家庭作业:期末之前,将老子的《道德经》背下来。他说,虽然你们现在肯定读不懂,但是留在心中,自然有所裨益。时至今日,《道德经》已被我忘了大半,但偶尔灵光闪现,也会忽然觉得似乎悟得了只言片语,五千言的《道德经》就像撒进蚌中的五千细沙,天长日久总会有那么一两粒结出令人欣喜的珍珠,这便是“有典在胸”的妙处了。 后来在大学里,教授唐宋文学的老师也要我们背诵唐诗宋词,彼时我们心里还颇有微词:又不是小学生,搞什么背诵,何况考试又不考,不如老老实实翻翻教材和鉴赏文章,掌握“艺术特点”即可。这话后来传到老师耳中,他便在课上告诫我们:读第一手文献,做第一流学问;读第二手文献,做第二流学问。《全唐诗》是第一手,《沧浪诗话》等算是第二手,到你们手里的教材,只怕已经是七手八手,你们若止步于此,做的学问也就只能算是九流以下的不入流学问了。这一番说教,虽然后来我没有成为学界中人,至今却也记忆犹新,每每与人言论,口若悬河之前,总是先扪心自问:在这个领域你的知识是“第几手”的知识?你这观点又敢不敢说是入得了流的观点? 可叹现在的时代,像上两位老师那样缜密严谨的读书人,却是越来越少了。社会发展,生活节奏加快,现代人的阅读习惯也越来越快餐化,大部头的原本典籍啃起来费劲怎么办?各种“速成读物”便应运而生:诸如“500本世界名著速读”、“傻瓜经济学”,甚至“一小时读懂相对论”、“五分钟哲学入门”,一时间,谈历史的不读《史记》、《春秋》,论哲学的不读康德、尼采,讲文学的浑然不知一部作品厚度几何,大家仗着各自的“一小时”和“五分钟”高谈阔论甚至互相挑剔攻讦,互射“空包弹”,却也打得不亦乐乎。当下微博正红火,什么都沾一个“微”字,今日“微阅读”,明日“微研究”,你来“微科学”,我搞“微文史”,却不见有谁承认自己做的是“微学问”。 当下社会日新月异,不奢求做全学科的“知识分子”,退而求其次地做一个“知道分子”,也是未尝不可,这样是不是就不必读典了呢?依我看,只要是时间精力允许,还是读为更佳。读书当读典,不只是为了追本溯源、做一流学问,也是对自己的知识负责,对自己的宝贵的时间负责,确保自己珍贵的阅读时间,不会浪费在不入流作者的误人子弟的书本上。而经典虽然往往年代久远,却总能常读常新,这也正是“典”之为“典”的价值所在;而堪称经典的作品卷帙浩繁,总有能吸引你的一部,满足并超乎你的期待,正如卡尔维诺所说:“通过阅读经典,我们感到它们远比传闻中所想象的更新鲜、更出乎预料、更不可思议。”读书当读典,可能从一开始就无关实用主义的知识与学问,只是为了更好地追求阅读带给我们的快乐吧。 (马涌)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穿越尘世肮脏,科幻是良方
- 下一篇:给阅读一个新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