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画书相伴童年的最美记忆
http://www.newdu.com 2024/11/28 02:11:51 中国教育报 张贵勇 参加讨论
相伴童年的最美记忆 ——儿童文学理论家彭懿谈图画书阅读 图画书是孩童成长的缩影,里面蕴含着喜怒哀乐、酸甜苦辣,不但滋润孩子的心灵,也让他们学到如何有智慧地待人处世。让孩子感知图画书的最好方式,就是让图画书进课堂、进教材。 图画书对于孩子的成长真的有那么重要吗?儿童文学作家、图画书研究者彭懿的回答是“很重要,而且人应在童年、成为父母之后、老年3个人生阶段阅读图画书,那样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那么,如何阅读图画书?给孩子选择哪些图画书?近日,彭懿向记者讲述了他心中的图画书阅读。 “现在是图画书阅读的最好时代” 据了解,国内对图画书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但彼时市场上鲜有销售。自2000年以来,国外优秀的图画书陆续被引入中国,最近几年达到高峰。在彭懿看来,如今国外最顶级的图画书几乎都被翻译出版,在国内基本都能买到,“可以说是进入了图画书阅读的最好时代”。 国外经典的图画书被引进出版,并不意味着图画书阅读深入人心。说到图画书,尚有相当多的人以为文字配上图就是图画书,更不知道有哪些堪称经典的图画书。出于回答什么叫图画书、怎样读图画书、什么是好的图画书等问题,彭懿出版了《世界图画书:阅读与经典》一书。 据彭懿介绍,这本书是他对5年前已出版本的全面修订,同时增删了一些东西。例如,去掉了纯英文版的插图,换之以国内已出的版本。在筛选原则上,排除个人喜好,根据国外权威儿童阅读指导机构,如国际安徒生奖、美国凯迪克奖、英国凯特·格林纳威奖、美国刘易斯·卡洛尔书架奖等,交叉比对,确定书目。之所以没有选择本土原创图画书,是“作品总量和精品均不多”。 在该书中,彭懿对图画书进行了全方位的剖析和解读,不仅梳理了图画书的历史,还从图画书封面的设计、环衬的作用、开本的学问,到图画与文字的关系,画面的连贯与叙述、大小与色调的变化、视角与框线的构思等,都予以了细致的分析,并辅之以具体的图画书加以说明。 “现在对图画书的认识还存在误区,一些成人质疑一本图画书都是画,文字很少,既不能帮助识字,又无助提高考试成绩,没有意义。”在彭懿看来,对图画书的这种质疑可以理解,因为“我们都不是读图画书长大的”。图画书是艺术品,是世界孩子共同的财富。在西方,图画书陪伴孩子的童年。而置身图画书中,人生就像打开了一扇窗,一般人都会被那些优美的故事所冲击、感动,“可悲的是,现在市场上浅薄、搞笑的书占了大部分”。 “图画书非常适合在课堂上阅读” “阅读图画书与场合、心境以及自身经验有关,不能抱着实用、功利的心态。”彭懿举例说,曾有一位母亲跟他说过这样一件事。一次,孩子的姥姥去世了。在办完丧事返程的机场,孩子偶然读了英国作家苏珊·华莱的《獾的礼物》,故事让孩子很感动,也让其心情渐渐平复。“其实,好的图画书不必在乎孩子能不能立刻读懂,只要反复去读,那种感动自然会读出来。而且,一旦读过,那些或生动或感人的故事就会沉淀在孩子的心里,成为永久的记忆和财富”。 “图画书在艺术表现和思想主题上是很深刻的,不是只给孩子读的,更是帮助成人了解孩子、认识孩子的最好工具。小学一二年级的孩子应多读图画书,而此时,教师的作用占绝对的主导地位。在美国,图画书有学生版的,装订相对简单,价格比较低廉。而国内的图画书一般比较贵,在图书卖场往往是塑封的,不能随便翻阅,这需要学校和教育部门担起责任来,呼吁社会力量的参与,让经典图画书走近孩子。一旦孩子拥有了海量图画书,就会有丰衣足食的感觉”。 彭懿认为,真正促使那些生动的画面、美丽的故事、积极的价值观深入童心,最有效的途径是将图画书阅读引入课堂。从现实角度讲,我国的中小学尤其是北方的中小学,目前在推广图画书阅读方面做得远远不够,许多学校图书馆里甚至没有一本真正意义上的图画书。南方一些发达城市如深圳、广州、南京等地的中小学,由于经济和观念等原因,图画书阅读状况相对较好,图画书在课堂上讲授得也比较多。 在彭懿看来,图画书进课堂完全可行。而今,许多小学教师甚至直接用图画书教学,而且产生了非常理想的教学效果。“在幼儿园,老师可以给孩子读故事。到了小学,孩子可以自主阅读,读完故事后,可以让学生发表看法,自由讨论,把书中的话题延伸开来,进行更广范围的拓展阅读。在这方面,《敌人》、《铁丝网上的小花》、《让路给小鸭子》、《高空走索人》等都是不错的素材”。 “图画书应进小学语文教材” 据了解,在美国、日本等国家,有很多经典图画书完整地进入了小学教材。而且,图画书不仅画面充满着艺术张力,文字也很优美,是非常不错的阅读素材。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是,所有的教育主题在图画书中都可以找到。日本图画书作家松居直就说过:“图画书是文章说话,图画也说话,文章和图画用不同的方式都在说话,来表现同一个主题。如以团结友爱为主题的李欧·李奥尼的《小黑鱼》、充满奇趣幻想的大卫·威斯纳的《疯狂星期二》等。 彭懿强烈呼吁在课堂上阅读图画书,并使图画书进入小学语文教材,让更多的孩子感受图画书的美丽。但他也指出,图画书是一部独立的艺术品,在引入小学教材时不能删减。彭懿说,可喜的是,现在一些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已经在借鉴图画书中的作品。同时,他也建议,在用图画书教学中教师不必被书中的导读所束缚,导读只是参考,让孩子沉浸在情境中就是一种最好的学习,也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图画书与电影不同,讲究的是阅读享受,哪怕只是默默地看着书中的一幅幅画面。” 图画书是人生的缩影,里面蕴含喜怒哀乐、酸甜苦辣,不但滋润孩子的心灵,也让他们学到如何有智慧地待人处世。例如,《我等待》、《爱心树》、《我永远爱你》等作品都能让孩子对人生、对命运产生长久的思考和深刻的感受。“我始终觉得,图画书一旦错过就不再,童年有图画书相伴,对孩子来说是一件天大的幸事。”彭懿说,国外许多大作家、大艺术家都积极投身于图画书创作,有的虽然一生仅创作几本图画书,但却历经岁月的洗礼,为一代代孩子的精神打底。 的确,图画书没有重样的,都是富有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孩子一旦看过那么多美丽的东西,就会与别人不同,而这种不同会慢慢融入孩子的生命,并在其成长过程中慢慢显现。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