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实践中学会阅读
http://www.newdu.com 2024/11/28 03:11:16 中国教育报 王晓霞 参加讨论
只要带上耳朵,听听老师“贩卖”过来的二手理解,高兴了抄抄笔记,或干脆找老师拷贝课件,这就算完成了课文阅读,考试时再翻出笔记背背,挣个好分数,这就是当今语文教学的现状。 为什么有人认为学生寒窗十载却成了语文教育流水线上合格的“废品”,究其原因,无非是语文课以讲代读,忽视阅读积累,不重视语文实践的结果。 自2001年新课改启动至今,虽已过去了十余年,但语文课依然故我:还是以讲为本代替以读为本,用教师的说课代替学生的阅读体验;还是用题海战术代替阅读积累,导致学生该减负不减负,该积累不积累,吃力却不讨好;还是用书面练习代替语文实践,剥夺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语文的机会和权利。以上种种,都是违背了语文教育规律的做法。 新中国六十多年来,关于“语文是什么”、“什么才是真正的语文教育”的探寻见仁见智、莫衷一是,有人说语文指“语言”、“文字”,有人说语文指“语言”、“文学”,甚至有人把文字、文学、文章、文化、语言、修辞、逻辑和创作等统统归到语文名下。我们不妨回望叶圣陶在解放初期给“语文”下的定义:“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是指口头为语言,书面为文字,语言文字合起来就构成了语文的范畴。而口头语言是培养听说能力的,书面文字是培养读写能力的,因此,语文课就是学习口头语言、书面文字,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这是叶圣陶对“什么是语文”、“什么是语文教育”的最初界定,应该说比较明确。 我国最新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基本上依据叶圣陶这一精神。如其规定:“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活动,存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但是,现在的语文课却常常游离于上述精神,背离语文教育规律,严重影响了语文教育质量。 比如,在语文课上,有些教师只是把教学参考资料或网上的课文分析复制粘贴,然后端上讲台,这就成了他们对于课文的理解和态度。至于学生,只要带上耳朵,听听老师“贩卖”过来的二手理解,高兴了抄抄笔记,或干脆找老师拷贝课件,这就算完成了课文阅读,考试时再翻出笔记背背,挣个好分数,这就是当今语文教学的现状。语文教材也问题多多,有人说:“语文教材的编选,从小学的虚假、中学的空洞理想到大学的无趣审美,形成了一条严格运行的‘废品’生产的流水线。”这话虽然说得有点过头,但不是全无道理。 语文课真是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了,但要力挽狂澜,必须首先在阅读教学上有所突破,而且,最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会阅读。 首先,走进阅读,体验阅读。真正的阅读实践必须走进文本,走进作者,才能有所触动,有所感悟和理解。不要误把老师的讲解当成自己的理解,以为抄抄笔记就完事。阅读实践必须感同身受,才能获得切身体会和理解,否则,就像欣赏干巴巴的塑料花,无论怎样也带不来鲜花般的鲜活感。 其次,个性化阅读。现在的课堂多半是教师利用话语霸权引导学生阅读“齐步走”,同化思维,长此以往,何谈另类声音、另类解读。学生的阅读惰性就这么慢慢培养起来了。个性化阅读就是让学生打破阅读惰性,不依赖成见、成说而获得的独到见解或理解。 再其次,课内外阅读之间要举一反三。叶圣陶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既然如此,那课内教材就是一个个阅读案例,要想检测与促进课内阅读效果就得通过3个课外阅读案例来反馈,这就是所谓的“举一隅而三隅反”。尤其在现有考试制度下,要想有效促进学生阅读能力和水平的提升,教师就要充分把握好二者关系,即课内阅读是课外阅读的案例和导读,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延伸和拓展,然后用有限的课内阅读案例来引导无限的课外阅读拓展。比如,教师或学生可以课文内容为主题选择一组文章或相关章节构建课外阅读单元,这样既可以促进课内阅读技能的掌握,又有助于课外阅读能力的形成,二者相辅相成。 最后,阅读实践要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这就要打破狭隘的文学阅读观,即以为阅读仅限于文学类作品。学生未来要经历的生活是全方位的,所以要把尽可能丰富的生活内容通过阅读呈现在学生面前,让他们为未来生活做好充分的知识储备和心理准备。各类作品包括哲学著作、科普读物、名人传记、历史文化著作甚至地方志等,都是作者对自然、社会生活或人生的感悟,只要学生有兴趣,就可以让他们通过广泛阅读,尽可能地从前人或他人的经验中获得对于未来生活的全面了解和把握。(作者单位: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中国教育报》2012年9月2日第10版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倪江:莫言来了,很好
- 下一篇:快阅读不如慢阅读读得多不如读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