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读书指南 > 阅读指导 >

苦读之后是“悦”读


    无论苦读还是“悦”读,无论狂读还是静读,毋庸置疑,读,已成为这个暑期的关键词。那就让好故事填满整个假期吧,让情感随文字激荡,让思想与思想碰撞。在读中,你总会收获属于自己的那份体验。
    周末奖赏自己,买了一本休闲杂志,躺在床上悠哉游哉地翻阅,那是纯粹的“悦”读——不用记录什么,没有任务压力,仅仅是读而已。学生时代曾有无数这样的“悦”读时光,然而今天,身在职场,年过不惑,这种纯粹的、不带任何目的性的阅读越来越少。
    秋季要教六年级,从一年级带上来的学生已熟知我对“课内海量阅读”的要求,很多时候,不用老师讲,他们拿到书,就会按惯例自学,从少说话这个角度来说,老师轻松得很。但经历了五年海量阅读的学生那种迅猛的接受能力也让我有些吃不消:我和十位同事从前年就开始编写一份阅读材料——按历史顺序排列成语。我们用了一年多的时间编写、修改,我的学生仅用一个多月就全部读完了。那不是浏览性的阅读,而是理解基础上的朗读或背诵。面对那些让人费解的文言文,看到我的学生读上两遍、三遍就能背诵,欣喜之余也感到巨大的压力:让海量阅读“撑大了胃”的这些孩子在六年级能“消化”掉多少知识?我要在这个假期为他们准备多少“食粮”?《论语》、《道德经》、《诗经》……缺乏经典文化底蕴的我要想让学生乐于读这些艰涩的经典,需要事先阅读多少诠释的书籍才能在教学中游刃有余?“啃”经典,对我来说不是纯粹的“悦读”,而是大汗淋漓的苦读。
    然而,苦读过程中流淌着快乐的溪流,而且快乐的溪流会越淌越宽阔,我的阅读体验让我深信这一点。六年前,上一届海量阅读实验班的学生即将升入六年级的那个暑假,我咬着牙苦读《论语》、《老子》,开学后边教边读。于是,几乎没有接触过这些古书的我和孩子们一起走进了经典,面对经典高谈宇宙之奥秘,纵论天下之文章,充分体验到了苦读后的快乐。两年前的那个暑假,当这届学生准备大量学习唐诗、宋词时,我“啃”了《唐诗300首》、《宋词300首》,从此以后,诠释诗词的书对我没有了太多的文字障碍,成为我的枕边书、休闲书,阅读这类书不再只是为了工作,而成为了一种消遣。
    已经教过两遍的《中华上下五千年》已不再出版,下届学生到哪里能买来共读?于是扫描、校对、修改,趁着刚教完不久,对书中的细节记忆犹新,在人家的书稿上挥动“手术刀”,使之符合我教学的要求。271个历史故事和相对应的古文,60多万字,这是一项浩大的工程,没点毅力不行,然而想到下一届学生读到这套书时,会读得比前两届师哥、师姐更轻松、更有趣,于是心中充溢着无限的快乐。这个暑假,首先把这套书逐字“筛”一遍。家有存粮不犯愁,先存下,心里踏实。
    至于学生的阅读,只有一本必须读的书:一直到期末考试前一天我们才共同读完《历史中的成语》,有的学生已达标,他们没有必读任务;有的学生还没有通过检查,他们就要在假期中自己阅读,完成达标任务。至于再读什么,随学生的爱好,如果孩子们能像韩老师一样捧起诠释唐诗宋词、诸子百家的书读,那是因为在课堂共读的过程中已培养了学生的高雅情趣;就算孩子们迷恋流行的书,我觉得也比迷恋电视、电脑强,我在学生时代也迷恋过言情、武侠小说。小孩子的阅读要给他们“纵情”的时光,这段美好的时光就是暑假。当然,我还会再次倡导每天早晨的“日日诵”,并像以前的数个暑假那样为“日日诵”的学生准备好奖品,至于孩子们能不能做到天天诵读,那就随他们的便了。
    查找资料时打开书橱,视线被一本没有读完的书吸引,站在那里读了半天,心中充溢着无限的惊喜:这么好的书,我怎么没有读完就束之高阁?于是放到床头柜上,打算慢慢细读。暑假中的闲遐时间多,书橱会被我无数次翻开,我还会按惯例把几个书橱整理一番,相信会有无数的惊喜等待着我,那是纯粹的“悦”读;傍晚,把刚做好的热气腾腾的晚饭盛在碗里凉着,然后坐到阳台的藤椅上边看书边等待家人归来,也是纯粹的“悦”读啊!晚上散步回来,洗漱完毕,又能进入优哉游哉的“悦”读状态了。
    暑期的阅读时光,真好!
    (韩兴娥,山东省潍坊市北海学校语文教师,中国教育报《读书周刊》“2010年度推动读书十大人物”之一。著有《我的语文实验故事》、《踏上阅读快车道》等。)
    《中国教育报》2012年7月26日第3版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