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作品中的“她思潮”力量
http://www.newdu.com 2024/11/25 10:11:46 科普时报(强国号) 凌晨 参加讨论
关键词:《她——中国女性科幻作家经典作品集》 女性作家 《她——中国女性科幻作家经典作品集》,程婧波主编,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出版 我印象深刻的中国科幻迷大聚会,是1997年的中国国际科幻大会。那年,我第一次在大会上遇到许多热爱科幻的陌生女子。仅仅因为喜欢科幻,萍水相逢的她们就走进我的记忆,陪着我,共同见证、参与、经历了中国科幻的发展。 我遇到的第一位中国女科幻作家,是晶静大姐,1997年时,她已经是获过中国科幻最重要奖项银河奖的名家。我认识的第二位女科幻作家彭柳蓉,1995年在《科幻世界》发表处女作《无言》。那时她还在读书,毕业后她直接去了《科幻世界》工作,在杂志社一干就是15年,一边做编辑一边写科幻小说,写到现在更是获奖专业户,科幻圈的活跃人物。我见她面时常常调侃:“中国科幻应该给我们劳模奖。” 其实坚持20年以上科幻写作的人很多,如果真设置劳模奖,赵海虹绝对应该是获奖者。她的作品连续7年获得银河奖。1999年,更因《伊俄卡斯达》获得了银河奖特等奖。 1999年,天津的作者张卓在《科幻世界》杂志发表了自己的第一篇科幻作品《遗忘》,她参与了《科幻画报》的编辑工作,推动了科幻在京津地区的传播。这年,还是中学生的妲拉也第一次发表了科幻作品,后来她嫁给了科幻作家七月,从事和科幻相关的工作,每天都像是在真正的科幻世界中生活。同年,程婧波把一篇叫做《像苹果一样地思考》的科幻小说寄给了《科幻世界》,得到了发表,她协同参与了世界华人科幻协会创办科幻星云奖的过程。 热爱科幻的女人们,就像涓涓溪流,流淌出传统思维和生活方式的丛林,渐渐聚集在了一起。她们已成河流,一旦契机合适,便会翻滚成浪,奔腾如潮,涌动最先锋的文学声音。 这些河流中有持续创作少儿科幻小说20年的徐彦利,有创下科幻图书销量纪录的《天意》的作者钱莉芳,有学习生物却改行创作的迟卉、办过科幻写作坊的夏笳、获得过国际科幻大奖的郝景芳,她们如同潮水中最前方的弄潮儿,特立独行,引人瞩目。还有科普、科幻、童话等领域多栖的徐渝江,才气横溢的因可觅,科幻和奇幻都爱的E伯爵,性格安静、从事文献修复工作的陈茜,不再依靠传统媒体而是在网络平台上崛起的双翅目。 随着时间的流淌,一批年轻的90后女性科幻作者们走上了科幻舞台,她们有更多平台发表科幻作品,也有了更多机会走出国门,与世界科幻思潮进行交流。她们受到更好的教育,许多人都有硕士或者博士的学历,给中国科幻带来更多元化的风格、更灵动的思维。 她们中有从清华哲学系毕业的修新羽,文学风格混搭的陈奕潞,一边做城市规划一边为未来忧思的顾适,曾担任过编剧、广告策划的柯梦兰,在语言学上开拓科幻题材的昼温,积极参与各种科幻事务的目羽,还有作品先在国外发表、入选美国最佳科幻年选的糖匪,擅长描绘少年成长的陈虹羽,执着于幻想领域开疆辟土的念语,出道就广受好评的王诺诺,以及独立音乐人、艺术学硕士苏莞雯。 这些年轻的、生机勃勃的女性,不但与国外科幻作家交流不需要翻译,甚至直接使用英文写作。中国科幻文化的传播,终于有了懂中国科幻的执行者。这其中有既能写科幻又能搞专业科幻研究的范轶伦,以及致力于国际交流的王侃瑜。 还有一些女性,投身到更基础的科幻事业中。业余时间一直在从事科幻小说翻译工作的顾备,在2017年发表了她的第一篇科幻小说,并且在2019年创办上海浦东新区科幻协会。专业编剧、有5年电影从业经历的段子期,投身科幻文学创作,更加入了重庆钓鱼城科幻坊。 中国科幻的大河,在这些女作家的文字之间,变幻出更加绚丽多姿的色彩。 她们不但通过写作创造出科幻作品中从来没有存在过的新世界,还勇于参加科幻事务,推动科幻文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 《她——中国女性科幻作家经典作品集》就总结展现了上述33位中国科幻女性作家的作品,是一部55万字的厚重文集,第一次整体展现中国女性科幻作家的风采,在中国科幻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作为中国科幻30年大发展的见证者和亲历者,这33位女性科幻作家被科幻改变了人生轨迹,也推动和繁荣了科幻。作品集不仅仅展现了女作家们风格迥异的科幻作品,还介绍了作家们的生活和创作经历,展现出她们丰富的思想、独特的个性,以及对科幻深入的理解和认知。 这些女作家虽处于不同时代,却因对科幻的热爱和坚持而有了大胆无畏、时尚先锋的共同特色,洋溢着时代女性独立坚强的精神,并将这种精神通过作品反映出来,深深吸引着一批又一批读者。 现在,有更多女性参与到科幻创作中来,在未来世界的建设中融入更多的女性的想象力,开启了“她思潮”时代。《她——中国女性科幻作家经典作品集》正是这思潮前呐喊的号角,发出了最清脆响亮的时代强音。 (作者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科学文艺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科普和科幻作家)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