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院士》:新时代知识分子矢志报国的影像展示
http://www.newdu.com 2024/11/28 12:11:51 中国民族报 杨荣昌 参加讨论
关键词:《农民院士》 以时代楷模、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为原型的电影《农民院士》近日全国公映。影片讲述了朱有勇带领团队,在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蒿枝坝村开展科技扶贫,激发起农民的致富信心,改变山乡贫困面貌的故事,书写了一曲新时代知识分子执着奋进的激昂壮歌。 影片上映以来,无论是思想主题、剧情故事,还是演员演技,对云南风光的展示,都得到了观众的普遍认可。 首先,电影有一条清晰的叙事线索。影片从村民一开始不理解、不配合科研团队展开叙述,整个故事在朱有勇化解矛盾、破解难题中推动情节发展。一方面,他要引领科研团队成员坚定信念,鼓励他们积极帮助村民解决实际困难;另一方面,他又要做通村民的思想工作,让他们树立战胜贫困的信心。为了说服村里有威望的长者,朱有勇与他们把酒言欢,逐渐消除隔阂;为了摸清村民的真实想法,他给村民留下录音笔,让交流一层层推进。最终,在他锲而不舍和讲究策略的努力下,村民们终于打开心扉,奋斗的决心逐渐被激活。直到试种马铃薯成功,尝到科技扶贫的甜头后,村民们终于理解了朱有勇,“农民院士”的美誉也不胫而走。 影片对矛盾的设置、叙事的推进、人物形象的塑造等,均环环相扣,细致入微,符合情理发展的逻辑,体现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法则,展现了时代楷模献身科学、倾情付出的崇高精神。主人公身上正义、无私、乐观、奉献等优秀品质,也让观众深受触动。 其次,电影深刻呈现了中国农村和农民曾面临的困境以及战胜困难的必由之路。影片在集中表现朱有勇践行为民情怀、矢志不渝奋斗的同时,也阐明了要改变贫困地区面貌,必须激发农民内生动力的重要性。蒿枝坝村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可一直未能脱贫,主要原因就是缺乏科学的种植方法,以及农民在屡次种植增收失败之后心灰意冷。朱有勇团队在这片土地上的扶贫实践,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了“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 只有激发起农民的内生动力,外部的助力才会显现效果。影片反映了民族山寨在科技扶贫的支撑下,农产品产量不断提高,农民在享受了实实在在的科技红利之后,思想如春潮解冻,向着科学、文明的方向前行。蒿枝坝是中国农村的缩影,它的脱贫实践成功破译了中国乡村的致富密码,该影片正是以光影艺术记录中国脱贫事业中这一可资借鉴的生动案例。 再次,大量鲜活的生活场景是影片具有感染力的重要因素。影片规避了标签化、脸谱化的模范人物塑造陈套,以润物无声的刻画彰显艺术的力量。朱有勇“把论文写在大地上”,体现的是一种求真务实的品质,受其感召,编剧和表演团队也力求“把艺术形象树立在大地上”。为了做到本色出演,电影的编创团队数次与朱有勇的科研团队深入交流,感受其人格魅力,汲取创作灵感,从真实故事中提取创作素材。 作为资深表演艺术家,影片中朱有勇的扮演者于荣光一身迷彩装束,举手投足间都带着乡野的味道,有着农科专家的坚韧与朴实,这与他此前的荧幕形象形成了陌生化效果,无疑是一次自我挑战与超越。此外,朱晓渔、杜厚佳、王砚辉等演员的演绎也可圈可点。从整体上看,诙谐明快又张弛有度的叙事,写实且细腻的角色表达,饱满而朴实的真情流露,使影片散发着乡村生活的泥土气和烟火气,在娓娓叙述中塑造了可亲、可敬、可信的主人公形象。 云南旖旎的自然风光,“农民院士”矢志报国的理想,昂扬向上的时代精神,三者相辅相成,交相辉映,构成《农民院士》这部电影明朗、抒情的整体艺术格调。影片以一波三折的剧情、诗意化的影像语言,塑造了以朱有勇为代表的科技报国、振兴乡村的知识分子群像。同时,它也说明了一个道理,脱贫攻坚帮扶的重点是人心,是志向,是人的精气神的提升,这需要每个人付出坚韧的努力。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