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迎来 1900 年新年钟声的那一刻,瑞典女教育家爱伦 ·凯向全世界宣布,“20世纪将是儿童的世纪”。一百多年过去,儿童完整独立的个体价值日益受到关注和尊重,儿童教育理念也日臻完善,相关的学科陆续出现,其中就包括20 世纪 60年代诞生的 “儿童哲学”。 儿童哲学的诞生始于美国李普曼教授的一本儿童哲理小说 《聪聪的发现》,五年之后,儿童哲学研究所 (IAPC)成立。时隔短短两年,辅仁大学杨茂秀教授将李普曼的 《哲学教室》(大陆 1997 年引进该书,译名为 《教室里的哲学》)译成中文,正式将儿童哲学引入台湾地区,并且建立毛毛虫儿童哲学基金会,开发更适应本土环境的成人及儿童课程,通过绘本和思考故事的阅读、课堂讨论、游戏等不同形式开展全民儿童哲学推广。 相较之下,大陆在儿童哲学开发和推广上则起步较晚。1989 年美国哲学家马修斯的 《哲学与幼童》由三联书店引入。20 世纪 90 年代之后李普曼的专著才和大众见面。虽然在现今社会,儿童哲学仍然不为所有人了解和接受,但就如古老师所言:“哲学其实是每个人都需要的,因为对智慧的探索与合理的思考是每个人都有的理性需要,而且每个人都经过这样的思考阶段,在不同的成长时期对世界、对人生都会有疑问,而这些疑问,最后都会深入到哲学上的一些基本问题。” 只要人们还保有批判和内省的精神,哲学就不会消失。只要儿童教育的探索还在前行,儿童哲学无疑将是反思当代教育的一剂良药。 家庭学校:对大众父母来说,哲学是高深的东西吗?儿童哲学是可以让他们触摸到的事物吗? 古秀蓉:哲学其实是每个人都需要的,因为对智慧的探索与合理的思考是每个人都有的理性需要,而且每个人都经过这样的思考阶段,在不同的成长时期对世界、对人生都会有疑问,而这些疑问,最后都会深入到哲学上的一些基本问题。比如:成年人努力在追求幸福的生活,可是随时都会遭遇 “什么是真正的幸福?”这样的问题,还有中国哲学史上经常谈到的 “义和利”的取舍等等,都是常谈常新的哲学问题。哲学是围绕问题的思辨的学问,哲学家们围绕着这些问题,根据合理的思辨方法来展开论证,著书立说,成就很多智慧学说。对于大众来说,这些各家各派的哲学理论看起来是比较深奥,但是对这些哲学问题的思考,是大多数人都经历过的,只是,哲学家们用了哲学学术的话语方式来论证,成了这一方面的专家。也正是这样,哲学作为一门 “爱智慧”的学问,是每个人都能够接触的。儿童哲学是结合儿童天生的好奇心,和儿童一起探讨他们感兴趣的哲学大问题。在欧洲,就是常说的 “做哲学”(do philosophy )的传统;在美国,集中于思维训练,发展成一门专门利用哲学探究来训练儿童进行合理思考的儿童哲学课程(philosophy for children ),这个课程在世界一百多个国家都有推广,台湾和大陆这边一般谈的 “儿童哲学”就是延续了这个意义。不过在学界,儿童哲学还有两层更为理论化的意义:一层意义类似于 “儿童的哲学”,就是结合着来自于儿童的朴素哲学探究,梳理出儿童对很多哲学问题的看法,形成朴素的儿童的哲学视界,有时候,这个领域也就是学者们所讨论的 “儿童的精神世界”,去解读儿童对很多哲学问题的看法,同时也从哲学层面去解读儿童的世界。再进一层意义则是 “童年哲学”,“儿童期哲学”,即从哲学层面来解读童年,解读儿童期。前者侧重于呈现儿童自己的关于哲学的声音,后者侧重于哲学层面的解读。 家庭学校:有些父母希望了解儿童,了解自己的孩子,但是他们用了一些比较奇特的方式,比方说星座。现在很流行用星座来分析人的性格,很多年轻的父母也喜欢用星座来分析自己的孩子,甚至会特别在意让孩子在哪个月份出生,从而具有某个星座的特质。请问您对此有什么看法? 古秀蓉:对星座问题我没有专门研究过,所以不好说,但是从了解孩子和分析孩子来说,我建议还是尽量先抛开很多从出生就定下了的命相、星座、生肖之类的先见,尽量从孩子自己的现实表现上去观察,去回应。尊重孩子,是尊重孩子的现在,尊重孩子的发展可能性,而一切和生日相关的信息,都是已经发生的,是过去时。父母在与孩子的互动中加入自己的星座偏好,可能会有 “皮革玛丽翁”似的期待效应,但同时也可能会忽略孩子的真实表现,曲解孩子,影响孩子自由发展的可能性。 家庭学校:那您觉得,让父母来了解了解哲学是什么,了解儿童哲学是什么,对于父母自身和亲子关系以及小孩的发展,有什么影响呢?能举一些具体的例子来说明吗? 古秀蓉:父母了解儿童哲学,最重要的就是能尊重孩子的想法,让孩子能够将他们对世界、生活的各种看法表达出来,舒缓他们对一些哲学大问题的焦虑心理,满足他们的好奇心。人类个体的孩童时期,就像人类进化过程中的早期文明时期一样,很多哲学上的根本问题都是从这个时候发端的,比如 “我从哪里来?”“天之外是什么?”“为什么有好人有坏人?”“什么是死亡?”之类,孩子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很多我们成人习以为常,但对他们而言是无限新奇的东西,这种时候,都有可能和成人进行哲学对话,这都是他们在进行智慧的探索。而了解儿童哲学,知道和孩子进行哲学对话的方法,就能够呵护孩子的好问、好奇之心,促进他们的智慧探索,促进他们合理地进行思考。 家庭学校:父母需要在这个过程中做什么努力呢?如何将这种习得融入和孩子的接触和教育中? 古秀蓉:对父母而言,最需要做的就是倾听儿童自己的声音,鼓励儿童自己对于这些哲学问题的探究,并积极地配合儿童,与儿童形成哲学对话,促进孩子合理地思考。儿童遭遇哲学问题,通常是来源于他的好奇心,来源于他对日常世界的疑问,父母需要呵护的,恰好就是这种提问精神和对话精神。比如每个孩子都会问 “我从哪里来?”这个问题,有些父母觉得要告诉孩子个体生命产生的生物学知识,但因为涉及性知识,又感觉尴尬,不知道从何讲起,这种从生物科学角度的回应已经有很多童书帮忙了,比如 《小威向前冲》这本图画书,还有其他一些科普类图画书。但是有时候孩子问这个问题,除了想要了解生物科学层面的这个具体的 “我”的肉体从哪里来,还想了解 “我的妈妈从哪里来?”“我的妈妈的妈妈从哪里来?”——最后你会发现他关注的其实是 “第一个人从哪里来?”这就问到人的起源问题了。你就不能仅仅从个体生物科学角度来给答案了。面对孩子提出这样的问题,儿童哲学的态度首先是理清楚孩子问题的背后他所关注的对象,是对自己存在的担忧,是对自己生命的好奇,还是对谁是第一生命的穷究不舍。有时候,我们成人自以为是给出的科学答案看似解了孩子的疑惑,实际上却堵住了孩子的嘴,让他无法再深入探究下去,因为科学知识是递进性的,很多高深的知识让孩子望而却步了,他被父母给出的科学术语吓坏了,听不懂,父母也很少能讲得深入浅出。这种时候,最好的办法恰好是哲学探究的办法,将问题抛回给孩子,鼓励他就这个问题讲讲自己的想法。其实,每个人在提问的背后,也都隐藏了自己的答案和态度,孩子也一样。父母需要做的,恰好是理解孩子的提问,摸清孩子的态度,关注孩子所关注的问题的角度。 家庭学校:能举一些简单的例子来说明,儿童和哲学的关系是怎样的吗? 古秀蓉:刚才已经说过,儿童作为人类个体的早期发展阶段,可能会提出人类发展早期阶段所提出的那些朴素的哲学问题,对世界万物的各种朴素提问。另外,儿童对日常生活的新奇感,和哲学家们是一致的,哲学家经常干的事就是对大家习以为常的事情质疑,试图拨开现象看本质。所以,我常说,儿童是本能的哲学家,他要适应环境而成长,自然而然就会探寻生活世界的规律,会质疑,提问,并探究,形成自己的智慧。而且,儿童还是审美意义上的哲学家,因为儿童经常将哲学探究、智慧探索当成游戏,很多时候表现为语言、概念的游戏,没有功利心的,纯粹好玩、好奇的游戏精神,自觉地去做哲学游戏。比如,儿童对时间的概念很模糊,除了白天和黑夜的区分非常明显外,我们常说的 “几点”对他们而言太抽象了,他们会自以为聪明地将闹钟拨晚些,想让自己多玩玩,这是他们不知道时间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区别;甚至有个孩子会发牢骚 “早和迟不是什么东西,不像桌子、椅子这些一样,人们干吗服从它,干吗那么怕它”。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