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男人”的《喀拉布风暴》——兼论当代自然书写与英雄建构(6)
http://www.newdu.com 2025/07/04 09:07:06 《文艺争鸣》2015年第201 李丹梦 参加讨论
①红柯、杨梦瑶:《西域给了我一双内在的眼》,《时代文学》2014年第5期。 ②③⑤⑥⑨(12)(13)(14)(15)红柯:《喀拉布风暴》,重庆出版社,2013年版,第5、11、32、34页,第31页,第34、39页,第428页,第99页,第253页,第431页,第49页,第98、236、60、320页。 ④红柯在一次访谈中曾说,新疆的每个地名对他而言,都是一首诗。 ⑦孩子喜欢原始英雄的理由很简单,因为后者本来就是人类童年思维的产物。 ⑧1985年,红柯在宝鸡师范学院毕业留校。一年后他突然辞职远走新疆,在那里一待就是十年。对于辞职的原因,红柯未做过多解释,只说:“留在大学不能满足自己青春的冲动。”参见李勇:《完美生活,不完美的写作——红柯访谈录》,《小说评论》2009年第6期。 ⑩参见拙作:《流动、衍生的文学“乡土”》,《南方文坛》2012年第6期。 (11)红柯:《我的西域》,《中国民族》2001年第4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