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当代文学 >

百年中国农民城市梦的审美嬗变(6)


    ①逄增玉、苏奎:《现当代文学视野中的“农民工”形象及叙事》,《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②包亚明:《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第48页,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③④⑤⑥苏童:《米》,第3、32、33、77、212页,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3。
    ⑦⑧吴义勤:《长篇小说与艺术问题》,第71、71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⑨苏童:《米》,第32、33、77、212页,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3。
    ⑩刘剑锋:《惊不破的桃源梦——略论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城乡对立描写》,《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11)(12)(13)(14)贾平凹:《高兴》,第44、32、121、133页,北京,作家出版社,2007。
    (15)苏童:《米》,第78页,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3。
    (16)贾平凹:《高兴》,第127页,北京,作家出版社,2007。
    (17)包亚明:《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第96页,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18)贾平凹:《高兴》,第152页,北京,作家出版社,2007。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