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访谈 >

历史云波中的新诗研究——孙玉石教授访谈录(3)


    思想和艺术上更欣赏“九叶诗人”
    李浴洋:在现代诗,尤其是现代的现代主义新诗中,就您个人的阅读趣味而言,比较喜欢哪几家或者哪几个流派?
    孙玉石:就我个人的爱好而言,“五四”时期的新诗,我比较喜欢沈尹默、鲁迅和周作人的,不太喜欢胡适的。例如,我认为沈尹默的《月夜》是“五四”时期最好的一首新诗“绝句”。他的意象是古典的,但形式是现代的。在从旧体诗变化为新诗的过程中,他增加了很多新的味道在里面。这种味道就是其中的象征意蕴,借助景物来烘托自己的独立人格。总的来说,我喜欢的是这类比较“朦胧”的诗,不太喜欢太直白的诗。不过“五四”时期这类新诗还不太多,要到30年代,才成为了一种潮流。
    在40年代的新诗中,“九叶诗人”群体的诗是我比较喜欢的。我写了关于他们的文章后,曹辛之看了非常喜欢,就邀我到他家里去,还把当时健在的在北京和临时来京的“九叶诗人”,一起请去聚会、交谈。我欣赏他们在那样一个时代还能坚持自己的艺术追求,在当时那是有很大压力的。我虽然研究新诗,但很少跟诗人直接接触,因为我在研究中始终遵循一条原则,那就是不要跟研究对象过多地打交道,因为过于亲密的私人关系会使自己的研究变得不那么客观。但惟一例外的就是我跟“九叶诗人”之间的交往。有时在曹辛之家里,有时在郑敏家里,我们经常一起喝酒聊天。
    李浴洋:记得我此前来拜访您时,您谈到自己正在进行“七月派”诗人阿垅的佚诗搜集与整理工作。现在这一工作的进度如何?
    孙玉石:阿垅是现代新诗史上一位很特殊的诗人,他属于“七月派”。在“七月派”诗人中,我跟牛汉先生有些接触,不过主要是出于政治上的同情,因为他们的命运实在是太苦了,但我很少写关于他们的系统研究文章,在思想和艺术上我更喜欢的还是“九叶诗人”群体。之所以会较多关注阿垅,也跟同情他的遭遇有关。他最后冤死在监狱中,可以说是现代新诗史上一个最冤屈的灵魂。
    阿垅的新诗创作始于杭州时期,大概是他十六七岁的时候。他先是在延安,后来在重庆,参加国民党军队,先后都写了一些倾向革命的新诗。他形成了自己的诗风,直到去世也没有改变。“七月派”的整体风格不是现代主义的,但阿垅的有些诗,用了现代主义的手法,这是在新诗史上值得研究的问题。
    我现在已经搜集了阿垅的80余首佚诗。如果搜集全的话,应当还会多些,有两首目前只有题目,我还没有看到文本。搜集之后,我准备写一篇长篇序言,介绍相关情况,然后就把它们出版。抱着一种特殊的感情,搜集、编辑这本《阿垅集外佚诗汇录》,可能是我这一生最后要做的一件事情。 (责任编辑:admin)